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831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42岁的李先生,曾是大学篮球队的风云人物。可工作十年后,体重从75公斤一路飙到102公斤,体检单上红字密密麻麻:脂肪肝、高血压、血糖偏高。
他苦笑:“不是我不想减,而是真的太难了。”可半年后,他瘦了整整55斤,连医生都惊讶:“你怎么做到的?”这篇文章就来拆解李先生的减脂方法,5个简单又科学的招数,不节食、不吃代餐,中年人也能轻松瘦下来!
我们常以为发胖是“嘴太馋”,但其实大部分中年发福,都有代谢变慢的影子。
研究表明:30岁以后,人体基础代谢率每10年下降约3%~5%(中国营养学会,2021年修订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基础代谢一旦变慢,即使吃得不多,脂肪也会悄悄堆积,尤其是肚子、大腿、腰背这些部位,成了“重灾区”。
更糟的是,脂肪不光藏在你能看到的地方。内脏脂肪才是最危险的,它围绕着肝脏、胰腺、肠道,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中年人发胖,不只是“形象问题”,更是健康警报!
很多人一想到减肥就节食,早上一个苹果,中午一碗粥,晚上干脆不吃。结果体重没减多少,反弹 得更快。
李先生开始减肥时,也试过“节食”,一周瘦了4斤,接着连续三天头晕眼花,差点晕倒在地铁上。
后来在营养师建议下,他调整为:控制总热量,但保证营养均衡。
早餐:全麦面包+鸡蛋+牛奶
午餐:糙米饭+蔬菜+鸡胸肉
晚餐:少量主食+汤类+鸡蛋
零食:坚果、酸奶,控制在200卡以内
重点在于:不饿肚子,稳定血糖,提升饱腹感。这样不容易暴食,情绪也更稳定。
你可能以为,减肥就得天天跑步、跳绳、去健身房。但李先生从不跑步,他靠的是“NEAT”运动法则。
NEAT,全称是非运动性活动产热(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简单说,就是日常多动。
上班坐地铁提前一站下,多走10分钟
电梯换成楼梯,一天多爬5层
每小时站起来走走,做几个深蹲
看似不起眼,但每天能多消耗200~400千卡,一个月就是一公斤脂肪。
李先生每天坚持早晚快走30分钟,配合每周2次哑铃训练,三个月后,腰围缩了12厘米!
减肥期间最怕瘦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肌肉流失越多,基础代谢越低,减肥也就越难。
解决方法就是:增加优质蛋白摄入。
每天吃够:1.2~1.5克/公斤体重
蛋白质来源:鸡胸肉、鸡蛋、豆腐、牛奶、小黄鱼
李先生每天都吃两个鸡蛋+一杯牛奶+200克鸡胸肉,再用豆腐、豆浆补充植物蛋白。
研究指出:高蛋白饮食能显著减少腹部脂肪,同时保护肌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中国临床营养》2023年第4期)。
你可能想不到,熬夜也是发胖元凶。
当你长期睡眠不足,皮质醇升高,瘦素下降,饥饿素激增,大脑会误以为你“饿了”,让你疯狂想吃高热量食物。
李先生过去经常熬夜追剧,减肥时开始规律作息,每天11点前睡觉,保证7小时睡眠。结果一个月后,他惊讶地发现:食欲没那么强了,肚子也不鼓了。
美国《内分泌学杂志》一项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肥胖风险提高55%。
很多人减肥失败,是因为太急功近利。一两天瘦不了两斤,就怀疑人生。李先生也经历过“平台期”,一个月体重几乎没变化。他一度想放弃。但医生告诉他:“体重下降只是表象,脂肪在慢慢减少,肌肉在增加。”
他坚持记录身体围度、体脂率,而不是只盯着体重。三个月后,虽然只瘦了7公斤,但体脂率降了8%,腰围减少了10厘米!
减脂是长期战,不是百米冲刺。焦虑只会让你半途而废,科学才是王道。
李先生瘦下来的秘诀,不是靠节食、代谢药、或者极限运动,而是靠这5个科学且简单的方法:
不节食,合理控热量
不死练,动起来就行
蛋白质要补足,保住肌肉
每天睡够7小时,控制荷尔蒙
不焦虑,记录身体变化
半年时间,他从102公斤瘦到74.5公斤,血压、血糖、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
所以,别再说“我年纪大了,瘦不下来了”。不是你瘦不了,是你没找到对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张伟. 《高蛋白膳食干预对肥胖人群体脂分布的影响》. 中国临床营养, 2023年第4期.
[3]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3中国睡眠质量报告》.
[4] 梅奥诊所(Mayo Clinic). 非运动性活动产热(NEAT):能量消耗的一个组成部分。
来源:健康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