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求知与成长的道路上,黄州区检察院青干班成员从未停歇,他们前往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开启轮岗交流之旅,在实践中磨炼,在学习培训里提升,每一份感悟都凝聚着奋斗的汗水与思考的智慧。特此在 “崇光青年说” 栏目展播青干班成员们的学习心得,勉励全体青年干警从中汲取前
编者按:在求知与成长的道路上,黄州区检察院青干班成员从未停歇,他们前往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开启轮岗交流之旅,在实践中磨炼,在学习培训里提升,每一份感悟都凝聚着奋斗的汗水与思考的智慧。特此在 “崇光青年说” 栏目展播青干班成员们的学习心得,勉励全体青年干警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获得新的启发。
进德修业 秉鉴持恒
普通犯罪检察部 田淼
八月的汤逊园,绿意葱茏,宁静中透着庄重。作为一名检察官助理,我很荣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湖北省检察机关刑事检察高级研修班。这次培训,不仅是业务的充电站,更是思想的淬炼场。回首此行,我的感悟可凝结为三个关键词:根基、砺剑、明镜。
01
筑牢“根基”,在证据与逻辑中追寻公正
刑事检察的生命线在于案件质量,而质量的根基,深植于对证据的严谨审查和对法律逻辑的深刻把握中。省院魏首峰检察官关于“陈年命案证据审查”的讲授,扭转了我过去对“情况说明”类材料的轻信,“办案单位的情况说明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瑕疵证据的补强”,这要求我们必须直抵证据本源,用客观性证据构建事实骨架。武汉大学蔡颖教授为我们梳理了犯罪认定的基本逻辑:形式思维是屏障,禁止类推;实质思维追求正义,防止法律僵化;整体思维讲究法理情融合。这三重思维,如同稳固的三角,支撑起我们正确适用法律的根基,也启迪我们办案绝非简单的法条套用,而是在恪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的富有逻辑和温度的价值判断。武汉市院高尚检察官分享的疑难案件办理方法也让我印象深刻,“事实查证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法律适用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释法说理要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些话语背后,是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也是对司法责任的有为担当。
02
实战“砺剑”,在出庭与对抗中磨砺锋芒
刑检人的成长,最终要体现在出席法庭的实战能力上,本次培训堪称一场系统的“出庭淬炼”。武昌区赵慧检察长指出,出庭的基本立场是“客观公正、理性平和、文明规范”。这十二个字,字字千钧,要求我们既要有力指控犯罪,也要保障被告人权利,还要对不利证据做出合理解释。孝感市胡卫检察官的“讯问实战应用”课,同样干货满满。面对翻供被告人,不应简单追问“以哪次为准”,而应通过比对首次供述的同步录音录像、笔录修改痕迹等细节,巧妙揭露矛盾,巩固证据体系。从“纸上阅卷”到“现场对抗”,出庭公诉需要我们具备清晰的逻辑、沉稳的心态和娴熟的技巧,这把“公诉之剑”唯有反复砥砺,方能锋芒毕露。
03
高悬“明镜”,以 科技与政策照亮前路
此次培训,如同两面明镜,一面向“新”,一面向“心”,照亮了检察工作的未来和初心。面向“新”的,是科技赋能。全省AI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的应用演示让我震撼欣喜,它不仅能通过证据智能比对推导瑕疵、提示监督线索、自动生成文书、案卡一键回填以及在智能小程序中检索类案,大大提升办案效率,还会通过电子阅卷的强制全面审查,倒逼我们提升办案的亲历性。我意识到,未来检察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如何将人的司法智慧与AI的高效精准深度融合。面向“心”的,是政策与理念。省院蒋建宇检察官对刑事抗诉工作的剖析,何荣功教授对“三效统一”的阐述,都不断提醒我们,不能就案办案,也不能为了办案而办案。轻罪案件重在化解矛盾,严重犯罪则要在整体从严的基调上根据不同作用区别对待,突出打击重点,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面“明镜”映照的,是司法的终极追求,即要追求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课余时分,在羽毛球场上与其他院同仁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检察队伍的热情与凝聚力。结业那天,我注意到接待大厅墙上写着八个字:“进德修业,秉鉴持衡”,这正是此行最好的注脚。返回黄州检察的工作岗位,我将把“根基”打得更牢,将“砺剑”磨得更快,时时用“明镜”检视自身,努力做一名有担当、有温度、有智慧的检察人。
来源:黄州检察
来源: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