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大后方 | 名家笔下的战时贵州日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6:27 1

摘要:独山城相当大,街道窄小而整洁,店铺多,大都是平房。每家门方上贴着崭新的春联,有些写得很有趣,可惜匆匆一瞥,什么都没有留在我的眼底。我只记得门方上贴着“亲迎大吉”“于归大吉”之类的横额的也不少。那么,这应该是一个喜庆的城市罢。

独山城相当大,街道窄小而整洁,店铺多,大都是平房。每家门方上贴着崭新的春联,有些写得很有趣,可惜匆匆一瞥,什么都没有留在我的眼底。我只记得门方上贴着“亲迎大吉”“于归大吉”之类的横额的也不少。那么,这应该是一个喜庆的城市罢。

夜带来更多的车。车又带来更多的人。卡车、客车、军用车、邮政车、商车,它们线似地停在车站那条街的两旁。各种各样的人带着尘土立在车的四周,行李凌乱地堆在地上。北方口音、江浙口音、两湖口音、四川口音、广东口音、福建口音,它们像一支神奇的乐曲在这里奏起来。

——摘自巴金《旅途杂记》。抗战期间,作家巴金多次经过贵州,并在贵阳旅行结婚。

运送抗战物资的车辆经过黄果树大瀑布。贵州省博物馆供图

(1942年5月15日)晨五时开车,即上高坡,行四时许而至桐梓。此一段最险峻,有一处名钓丝岩,山崖垂直,而车路极狭,转折处易出事,曾有高级军官若干人覆车殒命。过钓丝岩曰花秋坪,山色甚佳,车路盘旋而上,有七十二曲,据云其实尚不止此数。登最高处下望,车路之线条如粗笔所涂抹,其曲势殊难形容。汽车行驶其间,如甲虫之爬行。

抗日救亡时,贵州人民用血汗修筑一条条交通运输线。资料图片

在桐梓吃饭。下午一时许过遵义。车少停,入站登记即复开。不及往访子恺,颇感怅惘。渡乌江桥,回顾殊为伟观……前此以舟渡,战事起后西南运输以此为要道,汽车候于两岸者亘数里,通过往往需一二日。今有此桥,便利多矣。四时许至息烽,六时半到达贵阳。自川入黔,南望诸山皆可俯视,可见所越山脉之高。

——摘自叶圣陶1942年《蓉桂往返日记》

电影院的内部虽然还不够讲究,但那门面堪称一句“富丽堂皇”,特别是装饰在大门上的百数十盏电灯,替贵阳的夜市生色不少。几家“理发厅”仿佛是这山城已经摩登到如何程度的指标。单看进进出出的主顾,你就可以明白所谓“沪港”以及“高贵化妆品”,大概一点也不虚假。顾了头,自然也得顾脚。这里有一家擦皮鞋的“公司”,堂堂然两开间的门面,十来把特制的椅子,十几位精壮的“熟练技师”,武装着大大小小的有软有硬的刷子,真正的丝绒擦,黑色的、深棕浅棕色的,乃至白色的真正“宝石牌”鞋油,精神百倍地伺候那些高贵的顾客。不得不表白一句:游击式的擦鞋童子并不多。是不是受了那“公司”的影响,那可不知道。但“公司”委实想得周到,它还特设了几张椅子,特订了几份报纸,以便挨班待擦的贵客不至于无聊。

贵阳筑光音乐会在花溪宣传抗日。贵州省博物馆供图

使我大为惊异的,是这西南山城里,苏浙沪气味之浓厚。在中华南北路,你时时可以听到道地的苏白甬白,乃至生硬的上海话。你可以看到有不少饭店以“苏州”或“上海”标明它的特性,有一家综合性的菜馆门前广告牌上还大书特书“扬州美肴”。一家点心店是清一色的“上海跑堂”,专卖“挂粉汤团”“绉纱馄饨”,以及“重糖猪油年糕”。而在重庆屡见之“乐露春”,则在贵阳也赫然存在。人们是喜欢家乡风味的,江南的理发匠、厨子、裁缝,居然“远征”到西南的一角。

——摘自1942年作家茅盾前往重庆途经贵阳时所写的散文《贵阳巡礼》

相关链接

抗战大后方·贵州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抗战大后方 | 贵州:一切为了前线

抗战大后方 | 中国共产党在贵州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

抗战大后方 | 专访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余福仁:用生命诠释“一寸山河一寸血”

抗战大后方 | 中共贵州省工委:汇聚抗战力量

抗战大后方 | 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战国际壮歌

抗战大后方 | 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少将副部长肖裕声:贵州让同盟国看到了中国抗战的韧性与希望

抗战大后方 | 黔军家书见证打通国际通道的壮烈一战

抗战大后方 | 炮火硝烟中安顿的课桌 —— 抗战高校西迁保存教育国脉

抗战大后方 | 浙江大学西迁:在湄潭取得具有影响力的成果

抗战大后方 | 大夏大学西迁:开创贵州师范本科教育先河

抗战大后方 | 广西大学西迁:在榕江埋下了一粒足球的种子

抗战大后方 | 湘雅医学院西迁:与贵州高等医科学府守望相助

抗战大后方 | 烽火中的大通道

抗战大后方 | 专访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朱海波:晴隆二十四道拐是中国“抗战生命线”重要节点

抗战大后方 | 守护文脉的文艺抗战重镇

抗战大后方 | 贵州度过3年时光的丰子恺,从谦谦君子到热血战士

抗战大后方 | 贵阳文通书局:将贵州声音传向全国

抗战大后方 | 这片土地永远记得他们

抗战大后方 | 黔籍抗战老兵、外交部原副部长韩念龙:铮铮铁骨扬国威

抗战大后方 | 黔籍抗战老兵李祖伯:烽火岁月“飞毛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陈麟 李卫红 张焱 冉斌 范朝权 周黎兵

执行/黄蔚 孙晓蓉 陈曦

舒畅 整理

编辑/赵珊珊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