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磊,曾经的“黄小厨”,如今的“黄大厨”——厨艺之“毒”,已成江湖传说。一碗豆角,差点送走宋丹丹母子;一锅炖菜,让嘉宾怀疑人生。可他从不认错,只说“火候到了就行”。好家伙,火候一到,连食物中毒都能解释成“风味独特”。
最近有人提议:让吴京上《向往的生活》。理由很清奇——想看“战狼”和“毒师”同框,来一场“谁更装”的巅峰对决。
我只能说,这建议比节目本身还“综艺”——不是看真人秀,是看“人设崩塌现场直播”。
黄磊,曾经的“黄小厨”,如今的“黄大厨”——厨艺之“毒”,已成江湖传说。一碗豆角,差点送走宋丹丹母子;一锅炖菜,让嘉宾怀疑人生。可他从不认错,只说“火候到了就行”。好家伙,火候一到,连食物中毒都能解释成“风味独特”。
而吴京呢?从“战狼”演到现实,人设比电影还硬。坦克没后视镜?对。枪炮不长眼?
没错。可问题是——您拍戏时用的是真坦克真子弹吗?现场没翻译您能跟“黑哥们”比划明白吗?这些话,听着像战地报告,细品,像朋友圈凡尔赛:“兄弟,我这可是真·生死场归来。”
一个在厨房里“指点江山”,一个在片场“谈笑风生”;一个靠“不会做饭”撑起人设,一个靠“过度硬汉”维持形象。这俩往《向往的生活》一坐,不用做饭,光聊天就能把观众笑出腹肌。
所以,谁更“装”?咱们来打一场“中年男人装腔大赛”。
第一局:生死局
黄磊:差点毒死宋丹丹,一拖二“战绩”封神。
吴京:拍戏跳楼、坠马、溺水,差点真死。
——平局。一个用锅,一个用命,都玩得够狠。
第二局:专业局
黄磊:教刘国梁打乒乓球,说“技巧不重要,心态才关键”。
吴京:说枪炮无眼,黑人语言不通,仿佛自己是非洲战区总指挥。
——黄磊胜。毕竟,吴京至少没教过许海峰射击。但黄磊这波操作,直接让奥运冠军怀疑职业生涯,装得更有技术含量。
第三局:身份局
吴京自称“满族正白旗多尔衮后裔”。
问题来了——多尔衮没儿子,清朝109个武状元,正白旗一个没有。这身份,比他电影里的反派还经不起查。
黄磊倒没攀龙附凤,但“我是北电表演系第一名”这话,年年讲,月月讲,活像个人生导师招生简章。
——吴京败。装祖宗,比装学霸更离谱。
第四局:作品局
黄磊有《人间四月天》《夜半歌声》,吴京有《战狼》《流浪地球》。论演技和票房,吴京甩黄磊十八条街。
可问题是,人设崩塌时,作品越多,反噬越大。吴京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成绩,是成绩撑不起他嘴里那股“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儿。
他公司新片《再见,坏蛋》上映六天,票房27万,直接撤档——这不是“战狼”,是“战败即跑”。
更讽刺的是,他一边讲“真枪实弹”,一边新片扑街到不敢见人。观众不买账了:你电影都“阵亡”了,还谈什么“战场真理”?
而黄磊呢?早就从“神厨”退居“笑点担当”,综艺里自嘲都成了常态。他知道人设塌了,干脆躺平,甚至有点“破罐破摔”的幽默感。可吴京还在硬撑,还在说“我就是这么真实”。
可真实不是靠吹出来的。真实是李连杰说的那句:“夹着尾巴做人。”可惜吴京没听。
这俩人,其实代表了两种“中年危机”:
黄磊是“全能型中年”——什么都会,什么都想教,结果露了怯;
吴京是“硬汉型中年”——只信力量,不信常识,结果翻了车。
他们不是个例,是你我身边的“领导”“亲戚”“老公”——那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说话必须带哲理、吃饭必须讲人生的中年男人。
可时代变了。年轻人不再跪着听“人生课”,他们拿着手机,随时准备截图、录屏、发微博。你越装,他们越扒。黄磊被群嘲,吴京被翻旧账,不是观众变苛刻,是虚假人设,终究敌不过清醒时代。
所以,真要他俩上《向往的生活》,我建议节目组安排一场“自黑大会”:
黄磊做一道“致命豆角”,吴京开一辆“无后视镜坦克”,两人边吃边聊——
“兄弟,咱俩谁更装?”
“你装身份,我装战场,半斤八两。”
“要不,咱组个‘装王联盟’?”
“行,口号我都想好了——‘我们不是装,是你们不懂’。”
最后,别问谁更“厉害”。
问就是:黄磊靠毒菜出圈,吴京靠票房立身,一个塌了人设还能笑,一个塌了人设只剩硬撑。
而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
少说大话,多干实事;
别总想当“战狼”,偶尔也当个“家犬”;
毕竟,观众爱的,从来不是“装狠”的人,而是真实、谦逊、有温度的灵魂。
否则,再硬的“战狼”,也扛不住舆论的“反坦克导弹”。
来源:特别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