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楼道里的声控灯时好时坏,墙皮是那种脆弱的、一碰就可能往下掉渣的白。
1
我住的这个小区,怎么说呢,有点年头了。
楼道里的声控灯时好时坏,墙皮是那种脆弱的、一碰就可能往下掉渣的白。
而我,林瑶,一个靠画笔和电脑屏幕吃饭的自由插画师,对环境的敏感度,大概比一般人高那么一点点。
尤其是在家办公,周围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能在我的世界里掀起一场海啸。
比如,对门王大爷的“拾荒事业”。
最初,我以为他只是有点过分节俭。
每天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我就能听到楼道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那声音很特别,是硬纸板在地上拖行的摩擦声,混杂着塑料瓶被捏扁时的“咔吱”声,还有他那辆小破拉车的轮子,永远缺油,永远在发出“吱呀——吱呀——”的呻吟。
这声音,就是我的天然闹钟,比手机里任何一个铃声都准时,且更让人火大。
我,一个习惯了凌晨两三点才睡的夜猫子,对这种“硬核叫醒服务”实在是敬谢不敏。
“他又开始了。”我把头蒙在被子里,对旁边睡得像头猪的男友周明抱怨。
周明翻了个身,含糊不清地嘟囔:“嗯……让他弄吧,老人家……节约……”
节约?
我从被子里探出头,气不打一处来。
这是节约吗?这是把公共楼道当成他家的私人垃圾回收站!
2
起初,只是声音。
后来,是气味和视觉的双重暴击。
王大爷的业务范围,显然从“捡”扩展到了“存”。
我们这层楼的消防通道,那个小小的、通常只在年底大扫除时才会被物业想起来的角落,成了他的临时仓库。
一开始是一两个整齐码放的纸箱子。
我忍了。毕竟,谁家还没点快递盒子呢。
后来,纸箱子旁边多了几个装满塑料瓶的大号黑色垃圾袋,鼓鼓囊囊的,像几只沉默的怪兽。
再后来,泡沫箱、旧报纸、甚至还有不知道从哪儿捡来的破椅子腿,都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最要命的是,夏天来了。
有些没喝干净的饮料瓶,在高温的发酵下,散发出一种酸甜中带着腐败的、一言难尽的味道。
每次开门拿外卖,那股味儿就跟长了腿似的,拼命往我家里钻。
我感觉我的鼻子每天都在遭受工伤。
我跟周明吐槽:“这哪是楼道啊,这简直就是个小型垃圾中转站!再这么下去,蟑螂和老鼠都要来开派对了!”
周明正埋头打游戏,头也不抬:“至于吗?没那么夸张吧。”
“至于!”我提高了音量,“你天天上班闻不到,我可是在家办公!我画的那些小清新插画,灵感都快被这股味儿熏成重口味了!”
他这才摘下耳机,一脸无辜地看着我:“那……怎么办?要不,你跟大爷说一声?”
说?
我怎么说?
“大爷,您能别在楼道里堆垃圾了吗?影响市容市貌,还污染空气。”
我几乎能想象到王大爷那张布满褶子的脸会是什么表情。
他大概会从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投射出两道“你这年轻人真不懂事”的鄙夷目光。
我怂了。
真的,我承认,我有点社交恐惧,尤其是跟这种一看就特别固执的老人打交道。
3
我决定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
我在业主群里,用一种非常委婉的语气,发了一段话。
“大家好,最近天气热了,楼道里堆积杂物好像有点消防隐患哦,而且也容易招惹蚊虫呢,物业能不能帮忙清理一下呀?@所有人 @物业张经理”
我甚至还配上了一个可爱的表情包。
我以为我这话说得够漂亮了,既指出了问题,又没点名道姓,给了所有人面子。
群里立刻有人附和。
“是啊是啊,我们那栋楼也是,堆得走路都得侧着身子。”
“支持!消防安全第一!”
物业张经理也很快回复:“收到,我们明天会安排人员进行楼道杂物清理,请各位业主配合。”
我心里一阵窃喜,感觉自己像个运筹帷幄的将军。
第二天,物业果然来了人。
楼道里叮叮当当响了半天,然后,世界清静了。
我特意开门看了一眼,消防通道那个角落,空空如也,干净得能反光。
连空气都清新了。
我心满意足地关上门,准备泡杯咖啡,好好庆祝一下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然而,我高兴得太早了。
4
第二天早上六点,熟悉的“吱呀——”声再次响起。
我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吧?
我爬起来,悄悄从猫眼里往外看。
只见王大爷,正把他那辆小破车停在刚清理干净的消防通道角落。
然后,他一趟一趟地,从他自己家里,往外搬东西。
又是纸箱,又是塑料瓶。
好家伙,他这是把“库存”从楼道里转移到了家里,现在风头一过,又给搬回来了!
而且,这次他好像学聪明了。
他没堆得像之前那么满,只是靠墙根放了一小溜,看起来“整洁”了不少。
我简直要被他这种“游击战”的逻辑气笑了。
这是跟我玩“敌进我退,敌退我扰”呢?
我把这事儿跟周明一说,他听完,居然也笑了。
“这大爷,还挺有策略的。”
“你还笑!”我踹了他一脚,“这根本没解决问题啊!他这是把物业的清理当成耳旁风了!”
周明揉着腿,说:“那能怎么办,人家就住对门,总不能真撕破脸吧。要不……再忍忍?”
忍?
我为什么要忍?
这是我的房子,我每个月按时交物业费,我凭什么要忍受一个被垃圾包围的居住环境?
我的火气“蹭”地一下就上来了。
行,你不愿意当恶人,我来当!
5
我开始搜集“证据”。
我用手机,对着那个堆满杂物的角落,从不同角度,拍了好几张照片。
我还录了一小段视频,特意把那辆小破车的“吱呀”声给录了进去。
我把这些照片和视频,一股脑儿地发给了物业张经理。
这次,我的语气就没那么客气了。
“张经理,昨天刚清理完,今天早上又堆上了。我们交物业费,不是为了住在垃圾堆里的。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我会考虑向相关部门投诉的。”
我甚至用上了“投诉”这种字眼。
我觉得自己已经把话说得很重了。
张经理秒回:“林小姐您别生气,我马上就去处理!”
过了大概半小时,我听到敲门声。
不是敲我的门,是敲对门的。
我立刻凑到猫眼上,开启“现场直播”模式。
来的是物业张经理,还有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小伙子。
张经理脸上堆着笑,对着开门的王大爷说:“王大爷,您在家呢?”
王大爷只是从门缝里看着他们,一脸警惕,不说话。
“大爷,是这样,”张经理指了指墙角的杂物,“这楼道里,还是不能堆东西。有消防隐患,邻居们意见也大。”
王大爷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声音沙哑地开口了:“我碍着谁了?”
“您看,这占着公共空间了不是?而且万一有个火灾什么的,影响逃生。”
“就这么点东西,能影响什么?”王大爷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
“规定就是规定嘛,大爷。您看,要不您还是收回家里去?”张经理的语气依然很和善。
王大爷沉默了。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但我觉得那是一种无声的对抗。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知道了。”
然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张经理和保安在门口站了一会儿,面面相觑,有点尴尬。
我看着他们无奈离去,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我知道,这事儿没完。
王大爷那句“知道了”,根本不是妥协,而是在说:“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了,但我不会照做。”
果然,那些东西,还在原地,一动不动。
6
我彻底被激怒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堆放杂物的问题了,这是对我底线的挑衅!
我决定,我要亲自出马。
我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做了半天心理建设,然后猛地拉开门。
王大爷正好推着他的小破车回来,车上还装着两个刚从楼下垃圾桶里“拯救”出来的快递盒。
看到我气势汹汹地站在门口,他愣了一下,脚步也停住了。
“大爷。”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还是忍不住带了点颤音,“这些东西,您能不能收一下?”
他看了我一眼,没说话,低着头,想从我身边绕过去。
我往前一步,拦住了他。
“大爷,楼道是公共空间,不是您个人的储藏室。您这样堆着,不仅不卫生,还有消防隐患。刚刚物业也来找过您了,您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我一口气把准备好的话说完,感觉自己的心脏在怦怦狂跳。
王大爷终于抬起了头。
他的眼睛很浑浊,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深。
他盯着我,看了足足有十几秒。
那眼神,很复杂。
有不解,有固执,甚至还有一丝……委屈?
我被他看得有点发毛。
就在我以为他要发火的时候,他开口了,声音比刚才更加沙哑。
“姑娘,我没偷没抢,就捡点纸壳子,碍着你什么事了?”
我被他这句话噎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碍着我什么事了?
“您碍着我呼吸了!”我脱口而出,“您闻闻这味儿!您看看这环境!我们是住在居民楼里,不是住在废品回收站!”
我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在空旷的楼道里回荡。
王大爷的脸,瞬间涨红了。
他的嘴唇哆嗦着,好像想说什么,但最终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他只是默默地转过身,把他刚捡回来的那两个纸盒,还有墙角的那些杂物,一件一件地,往自己家里搬。
他的背影,在昏暗的声控灯下,显得异常佝偻。
小破车的轮子,依然在“吱呀吱呀”地响,但这一次,听起来却那么刺耳。
我站在原地,看着他把最后一点东西也搬进门,然后重重地关上。
楼道里,瞬间恢复了安静和整洁。
我赢了。
可是,为什么我心里一点胜利的喜悦都没有?
反而,像是堵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难受得紧。
接下来的几天,楼道里安静得可怕。
王大爷没有再在清晨六点制造噪音,消防通道的角落也一直保持着空旷。
他好像消失了。
我偶尔在猫眼里能看到他出门,但总是低着头,脚步匆匆,像是在躲着我。
有一次,我们俩在电梯里迎面遇上。
那是我“胜利”之后的第一次正面接触。
我下意识地想挤出一个微笑,打个招呼,缓和一下气氛。
但他完全没有看我,一进电梯就缩在角落里,脸朝着电梯壁,留给我一个沉默的后背。
整个电梯下降的过程,气氛尴尬得能凝固空气。
我能清楚地听到自己不自然的心跳声。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仗势欺人的恶霸。
我跟周明说起这事,他正在阳台给我的多肉浇水。
“这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吗?楼道干净了,也没人打扰你睡觉了。”
“是……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那种感觉,“我总觉得,我好像做错了什么。”
“你想多了。”周明捏了捏我的脸,“你只是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没什么错不错的。”
是吗?
我看着窗外,心里乱糟糟的。
我维护了我的权益,却好像伤害了一个老人的自尊。
这笔账,怎么算,都觉得不划算。
转折发生在一个星期后的下午。
那天我正在赶一张稿子,画得头昏脑涨,决定下楼去小区里的便利店买瓶冰可乐。
刚走出单元门,就看到几个阿姨凑在花坛边上聊天。
我们小区的阿姨们,是社区情报的集散中心,消息灵通得很。
其中一个,是我们楼的张阿姨,特别热心肠。
她一看见我,就热情地招手:“哎,小林,下楼啦?”
“是啊张阿姨,去买点东西。”我笑着回应。
“哎,我跟你说,”张阿姨压低了声音,朝我走近两步,脸上带着一种神秘又同情的表情,“你知不知道,你对门那个王大爷,他家里的事儿?”
我心里一动:“王大爷?他家怎么了?”
“哎哟,可怜哦。”张阿姨叹了口气,“他老伴,李姐,病了好几年了。”
“生病了?”我愣住了。
我好像从来没见过王大爷的老伴。
“是啊,肾衰竭,一个礼拜要去医院透析三次。那玩意儿,可烧钱了!”张阿姨掰着手指头给我算,“医保能报一部分,但好多进口药,都得自费。一个月下来,开销大得吓人。”
我的脑子“嗡”的一下。
肾衰竭……透析……自费药……
这些沉重的词语,像一块块砖头,砸在我的心上。
“他们儿子女儿呢?”我下意识地问。
“儿子在外地,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女儿嫁得倒是不远,但家里条件也一般,还有两个孩子要养,能帮的也有限。”张阿姨摇了摇头,“所以啊,这重担,不就全压在老王一个人身上了?”
“他退休金不高,为了给他老伴治病,把老本都快掏空了。所以才天天出去捡那些破烂,一个瓶子一毛钱,一个纸箱子几块钱,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攒。”
“他怕那些废品放家里招虫子,影响他老伴休息,所以才堆在楼道里。想着白天家里没人,晚上再拿出去卖掉。谁知道……”
张阿姨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
我全明白了。
我全明白了!
为什么他每天清晨六点就出门,因为那时候垃圾桶里的“货源”最充足。
为什么他要把杂物堆在楼道,因为他不想让本就生病的老伴,再闻到那些不好的气味。
为什么他面对物业的劝说那么固执,因为每一张纸壳,每一个瓶子,都关系到他老伴的药费。
为什么那天我指责他的时候,他会是那种眼神。
那不是委屈,那是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却又无法向人诉说的窘迫和无奈。
而我,我这个自以为是的、只关心自己生活品质的年轻人,我都对他做了什么?
我指着他赖以生存的“工具”,骂他污染环境。
我把他为爱人筑起的最后一道防线,当成了垃圾。
我用我那点可怜的、自私的“正当权益”,去碾压一个男人沉甸甸的爱情和责任。
我简直……混蛋到了极点。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家的。
手里的冰可乐,瓶壁上凝结的水珠,凉得刺骨。
可我的脸,却在发烫,火辣辣的,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几个耳光。
我一进门,就把自己摔在沙发上。
周明看我脸色不对,吓了一跳:“怎么了这是?丢了魂儿似的。”
我把从张阿姨那里听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我说得很慢,声音都在抖。
周明听完,也沉默了。
他走过来,坐在我身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背。
“别想太多了,你也不知道情况……”
“我不知道?”我猛地抬起头,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我不知道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伤害别人吗?我但凡多一点点耐心,多一点点好奇心,去问一句,去关心一下,都不会变成这样!”
“我那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是我的睡眠,是我的鼻子,是我的插画!我真是自私得令人发指!”
我越说越激动,最后忍不住哭出了声。
那是一种混杂着愧疚、自责和心酸的复杂情绪。
我哭那个在生活泥潭里苦苦挣扎的王大爷。
我也哭我自己,那个曾经那么冷漠和刻薄的自己。
周明没再劝我,只是把我搂在怀里,让我尽情地发泄。
等我哭够了,他递给我一张纸巾,轻声说:“那……我们现在能做点什么?”
是啊。
现在,我能做点什么,来弥补我的过错?
10
直接去敲门道歉,然后塞钱给他?
不行。
我几乎立刻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以王大爷的性格,他肯定不会接受。
那只会让他觉得更难堪,像是在接受施舍。
我不能再用我的方式,去伤害他第二次。
我需要一种更……委婉,更不着痕痕迹的方式。
我坐在书桌前,看着满屋子的快递箱。
我是个插画师,也是个网购达人。画材、参考书、生活用品……我每周都会收到好几个快递。
那些包装用的瓦楞纸箱,质量都特别好,又大又干净。
以前,我都是直接扔到楼下的垃圾桶。
现在……
我心里有了一个主意。
我把一个刚拆开的、印着某品牌logo的硬纸箱,仔细地折叠好,压平。
然后,我打开门,把它轻轻地、整整齐齐地,靠在了我这边的墙角。
那个位置,既不碍事,又很显眼。
我没有立刻关门,而是留了一道缝,偷偷观察。
过了大概一个小时,对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是王大爷。
他提着一个暖水瓶,看样子是准备去打开水。
他路过我的门口,脚步顿了一下。
我看到他低头,看了一眼那个纸箱。
他犹豫了几秒钟。
然后,他弯下腰,把那个纸箱捡了起来,夹在胳膊底下。
整个过程,他没有朝我这边看一眼,动作却快得像怕被人发现。
我赶紧关上门,靠在门板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心,跳得比上次跟他吵架时还快。
但这一次,是紧张,是激动,是……一种微小的喜悦。
11
从那天起,“送纸箱”成了我和王大爷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我每天都会把我的快递箱,或者周明喝完的可乐瓶、牛奶罐,清洗干净,装在一个袋子里,放在门口。
他总会在某个我看不见的时间点,悄悄地把它们收走。
我们俩,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接力。
我成了他最稳定的“供货商”。
我们的关系,也从之前的剑拔弩张,变得微妙起来。
有一次,我点了份麻辣烫外卖,点多了,红油汪汪的一大碗,根本吃不完。
扔了又可惜。
我突然想起了王大爷。
我鼓足勇气,端着那碗还冒着热气的麻辣烫,敲响了对面的门。
开门的依然是王大爷。
他看到我,愣住了,眼神里还是带着一丝戒备。
“大爷,”我挤出一个尽量自然的微笑,“那个……我外卖点多了,吃不完,倒了又浪费。您要是不嫌弃,帮我解决一下?”
我把碗往前递了递。
王大爷看着那碗麻辣烫,又看了看我,嘴唇动了动,没说话。
我怕他拒绝,赶紧又加了一句:“真的吃不下了!您就当帮我个忙,行吗?”
我的语气,近乎恳求。
他沉默地看了我几秒钟,最后,还是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接过了碗。
“……谢谢。”
他说了两个字,声音很轻,很沙哑。
这是自那次争吵后,他对我说过的,最“长”的一句话。
我如释重负。
“不客气不客气!碗您先用着,不着急还!”
我几乎是逃也似的跑回了自己家。
关上门,我靠着墙,大口喘气。
脸上,却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12
周明下班回来,听说了“送麻辣烫”的事,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可以啊林瑶同学,越来越会办事了。”
“那是。”我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但心里,其实还是有点忐忑。
我不知道我的这些“小动作”,对他来说,到底是帮助,还是一种打扰。
第二天早上,我开门准备扔垃圾,发现门口放着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麻辣烫碗。
碗的旁边,还用一个小塑料袋,装着两个热乎乎的、白白胖胖的包子。
我愣住了。
这是……王大爷的回礼?
我拿起包子,还是温的,应该是刚买的。
我突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他明明那么节省,连一个纸箱子都舍不得扔,却舍得花钱给我买包子。
这个不善言辞的、固执的老人,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回应我的善意。
我把包子拿进屋,掰开一个,是猪肉白菜馅的,很香。
我咬了一口,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包子。
13
我和王大爷的关系,因为这两个包子,好像又进了一步。
我们开始有了真正的交流。
虽然不多,但至少,在楼道里遇见,他会对我点点头了。
有一次,我看到他推着那辆小破车出门,车上堆得很高,一个转弯,最上面的几个塑料瓶掉了下来。
我赶紧跑过去,帮他捡起来,重新放好。
“大爷,您这是要去卖掉啊?”我顺口问。
“嗯。”他点了点头。
“远吗?我开车送您一趟吧?”我看着他被重物压得有些弯曲的背,脱口而出。
他摆了摆手:“不用不用,不远,就在后街。”
“没事儿,反正我也要出门。”我撒了个谎,拉着周明,“我们正好顺路。”
周明也立刻会意:“是啊大爷,上车吧,我们帮您拉过去。”
王大爷拗不过我们俩,最后还是半推半就地,把他的“宝贝”都搬上了我们车的后备箱。
那是我第一次去废品回收站。
地方很偏,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复杂的、难以形容的味道。
王大爷熟练地指挥着老板过秤,算钱。
那一车我看起来已经很多的废品,最后,只换来了三十七块五毛钱。
老板递给他几张皱巴巴的、沾着污渍的纸币,还有几个硬币。
王大爷把钱仔仔细细地叠好,放进一个洗得发白的布口袋里,那个口袋,就贴身放在他衬衫的内袋里。
回来的路上,车里很安静。
我从后视镜里,看着坐在后座的王大爷。
他靠着窗,看着外面飞速倒退的街景,不知道在想什么。
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镀上了一层金边。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他不是什么捡破烂的老人。
他是一个披着暮色,为爱人冲锋陷阵的,孤勇的骑士。
14
回到小区,我们帮他把小破车搬上楼。
在他家门口,他突然开口:“姑娘,……进来坐坐?”
我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好啊!”
这是他第一次,邀请我进他家。
我怀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跟着他走了进去。
他家很小,一室一厅的格局。
屋子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但收拾得异常干净,一尘不染。
空气中,没有我想象中的药味,反而有一股淡淡的皂香。
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一位阿姨。
她应该就是李奶奶了。
她很瘦,脸色有些苍白,但精神看起来还不错。
身上穿着一件浅蓝色的碎花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看到我进来,她露出了一个温柔的微笑。
“老王,来客人了?”她的声音很轻,但很清晰。
“嗯,”王大爷走过去,很自然地帮她掖了掖盖在腿上的薄毯,“这是住对门的小林,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经常给咱们送纸箱子的那个好姑娘。”
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
原来,他都知道。
他还把这些事,都告诉了李奶奶。
李奶奶朝着我招了招手:“快过来坐,孩子。”
我拘谨地在沙发边上坐下。
“谢谢你啊,小林。”李奶奶拉着我的手,她的手很凉,但很有力,“老王都跟我说了。你和那小伙子,都是好人。”
“没有没有,阿姨,我……”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我以前……还因为楼道的事,跟大爷吵过架……”
“嗨,那事儿不怪你。”李-奶奶笑了,眼角的皱纹像一朵绽开的菊花,“是我们老王不对,给你们添麻烦了。他就是这个臭脾气,倔得很,什么事都自己扛着,不爱跟人说。”
她看着王大爷,眼神里,是满满的嗔怪,和藏不住的爱意。
王大爷站在一旁,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挠了挠头,嘿嘿地笑。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笑。
没有了平时的固执和警惕,就像一个普通的、和蔼的邻家大爷。
15
那天下午,我在他们家待了很久。
李奶奶很健谈,她跟我讲了很多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
讲他们是怎么在工厂里认识的,讲王大爷当年为了追她,天天在她家楼下唱歌。
“他那时候,嗓子可好了,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们一个车间的姑娘都迷他。”李奶奶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王大爷在一旁泡茶,听到这,脸红了,嘴里嘟囔着:“瞎说,哪有的事。”
李奶奶又跟我讲,她生病之后,王大爷是怎么照顾她的。
每天给她按摩,做她爱吃的清淡小菜,风雨无阻地陪她去医院。
“他总觉得亏欠我,觉得是我跟着他,才受了这么多苦。”李奶奶的眼圈红了,“其实啊,我这辈子,能嫁给他,是我最大的福气。”
我听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看着他们。
一个沉默寡言,用最笨拙的方式,扛起生活的重担。
一个温柔体贴,用最柔软的话语,抚平岁月的艰辛。
这间小小的、简陋的屋子里,没有昂贵的摆设,却装满了最珍贵的,相濡以沫的爱情。
临走的时候,王大爷把我送到门口。
“大爷,”我看着他,认真地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一定要跟我说。千万别跟我客气。”
他看着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
这一次,他的声音,不再沙哑。
16
生活,还在继续。
王大爷依然会去捡他的“宝贝”,只是不再堆在楼道里。
他把它们都整齐地码放在阳台的一个角落,周明还特意帮他做了个架子,这样就不占地方,也更通风。
我还是会把我的纸箱和瓶子,放在门口。
有时候,我还会“借口”自己做了太多菜,给他们送去一份。
李奶奶的身体,时好时坏。
有一次,她因为感染,需要紧急住院。
那天晚上,王大爷敲开了我的门。
他眼睛通红,手里攥着一张住院通知单,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大爷,您别急,慢慢说。”我扶着他。
“小林……能不能……借我点钱?”他终于说出了口,头垂得很低,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他说,这次住院的押金,还差五千块。
“够吗?要不要再多拿点?”我二话不说,立刻用手机给他转了一万块过去。
“够了够了,够了……”他连连摆手,眼泪掉了下来。
那天晚上,我和周明陪着他,一起把李奶奶送到了医院。
办手续,跑上跑下,安顿好一切,天都快亮了。
回来的路上,王大爷坐在车里,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不停地抹眼泪。
我突然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奇妙。
几个月前,我们还是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的“仇人”。
现在,我却在为一个曾经让我无比讨厌的人,而感到心疼。
17
李奶奶住院后,王大爷更忙了。
医院、家,两点一线。
白天照顾老伴,晚上就去更远的地方捡废品,因为后街那一片,已经被他“开发”得差不多了。
他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消瘦下去。
我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跟周明商量:“这样下去不行,大爷的身体会垮掉的。”
周明也眉头紧锁:“是啊。光靠我们俩,能帮的也有限。那一万块钱,对后续的治疗费用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职业。
我是一个插画师。
我能用画笔,记录故事。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慢慢成形。
“周明,”我抓住他的手,眼睛发亮,“你说,如果我把王大爷和李奶奶的故事,画出来,会怎么样?”
周明愣了一下:“画出来?”
“对!”我越说越兴奋,“画成一个条漫,一个关于爱和坚守的故事。我不提他们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就讲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然后,我们可以在网上,发起一个小的募捐。”
“这……能行吗?”周明有些担心,“会不会被人说是炒作?”
“我不知道。”我摇了摇头,“但我总得试试。就算没有募捐,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故事,感受到这份爱,也是好的。”
我决定了,就这么干。
18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几乎推掉了所有的商业约稿。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
我的脑海里,全是王大爷和李奶奶的画面。
是王大爷在清晨的微光里,推着小破车的身影。
是他把皱巴巴的纸币,小心翼翼放进内袋的动作。
是李奶奶讲起往事时,脸上温柔的笑容。
是他们在小小的屋子里,相互依偎的眼神。
我的画笔,第一次,不为稿费,只为情感而动。
我画得很慢,很仔细。
每一根线条,都倾注了我的感情。
我给这个故事,起名叫《拾荒骑士》。
画完最后一笔,我整个人都虚脱了。
但我看着屏幕上那一幅幅画面,心里却前所未有的满足。
我把条漫发在了我经常更新作品的社交平台上。
在最后,我附上了一段话: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无意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是被这份平凡而伟大的爱情深深打动。如果你也被这个故事感动,也想为这位‘拾荒骑士’和他的爱人献上一份心意,可以通过下面的渠道。所有款项,我将一分不差地,交到他们手中,并会公示所有明细。谢谢大家。”
然后,我附上了一个专门为此申请的、公开透明的筹款链接。
做完这一切,我关上电脑,心里七上八下的。
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
19
我没想到,反响会那么大。
第二天我醒来,打开手机,差点被涌入的信息给卡死机。
我的那条条漫,被转发了上万次。
评论区里,是密密麻麻的留言。
“看哭了,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啊!”
“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他们也是这样一辈子扶持过来的。”
“已捐,不多,一份心意。希望奶奶早日康复!”
“博主画得真好,每一笔都带着感情。谢谢你让我们看到这么温暖的故事。”
“我也是肾衰竭患者家属,太知道其中的不容易了。为大爷点赞!”
我一条一条地翻着评论,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我点开那个筹款链接,后台的数字,让我惊呆了。
一夜之间,筹款金额,已经超过了十万。
而且,还在不断地增长。
我赶紧给周明打电话,声音都在颤抖:“周明,周明你快看!我们成功了!”
20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王大爷的时候,他正在医院给李奶奶削苹果。
他听完我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像一尊木雕。
手里的苹果和刀,都掉在了地上。
“多……多少?”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已经十几万了,大爷。而且还在涨。”我把手机递给他看。
他看着那个数字,看着那些温暖的留言,一米七几的汉子,突然就蹲在地上,捂着脸,嚎啕大哭。
他哭得像个孩子,把这些年所有的委屈、压力和辛酸,都哭了出去。
李奶奶躺在病床上,也红了眼眶。
她朝我伸出手,紧紧地握住。
“好孩子,好孩子……谢谢你,谢谢你们……”
我摇着头,眼泪也跟着掉。
该说谢谢的,是我。
是他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是他们,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坚韧、最善良的光辉。
是他们,治愈了我曾经的冷漠和偏见。
2t
故事的结局,很温暖。
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李奶奶得到了更好的治疗,身体状况稳定了很多。
王大爷也不用再那么辛苦地去捡废品了。
他把那辆陪伴了他无数个清晨和黄昏的小破车,擦拭干净,收在了阳台的角落。
他说,要留个纪念。
我和周明,也成了他们家最常来的客人。
我们会一起包饺子,一起看电视,像真正的一家人。
有时候,我站在我家的窗前,看着对面那扇紧闭的门,还是会想起几个月前,自己因为楼道里的垃圾而怒火中烧的样子。
那时候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一扇门的背后,藏着一个如此沉重,又如此动人的故事。
生活,有时候就像一个巨大的盲盒。
你永远不知道,在那些看似平淡甚至让你有些讨厌的表象之下,包裹着怎样的内核。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善意。
也许,你就会发现,那个你曾经不屑一顾的“垃圾”,其实是别人用生命守护的,“珍宝”。
来源:市井气息小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