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概念成为市场热点,这些龙头股值得关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02:30 1

摘要:近期密集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国产创新药在营收上正迎来快速增长的势头。曾因高研发投入而连续亏损多年的创新药巨头百济神州,今年上半年首度迎来扭亏为盈。

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高光时刻,上半年出海交易金额超去年全年,多家企业业绩亮眼,资本市场表现抢眼。

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一跃成为资本市场表现最亮眼的板块之一,其中最核心的逻辑就是中国创新药的崛起

近期密集披露的半年报数据显示,国产创新药在营收上正迎来快速增长的势头。曾因高研发投入而连续亏损多年的创新药巨头百济神州,今年上半年首度迎来扭亏为盈

公司核心产品泽布替尼上半年实现全球销售额约125亿元,同比增长56%。

政策面上,创新药今年以来持续获得支持。今年6月出台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创新药产业发展抬上新高度。

医保政策也明确 “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 原则,解决了创新药上市后的支付问题,避免集采带来的价格压力。

资本市场上,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港股(18A章节)为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IPO募资规模同比增长40%。

中国创新药行业主要可分为三大核心板块:服务支撑(CXO)、研发方向和治疗领域(适应症)。这三个板块构成了从研发生产到最终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这是创新药研发的“卖水人”和基础设施,为药企提供研发、生产等外包服务。CXO行业遵循创新药研发的自然流程(发现→评估→临床→生产)。

CRO方向

药物发现:提供新药早期的靶点发现、化合物合成等服务。主要公司包括: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睿智医药、美迪西、成都先导等。临床前/临床试验:负责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估以及临床研究执行。主要公司包括:药明康德、昭衍新药(评估)、泰格医药、康龙化成(临床试验)等。

CDMO方向

化学药生产:为创新化学药提供工艺开发及规模化生产。主要公司包括: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等。生物药生产:为抗体、细胞基因治疗等生物药提供生产服务。主要公司包括:药明康德、和元生物、义翘神州、百普赛斯等。

该板块代表了创新药的主要技术路径和作用机制。创新药研发正从传统的化学药向更前沿的生物药(大分子)演进。

化学药:通过化学合成途径开发的药物,是传统优势领域。代表公司: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健康元等。

生物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药物,如单抗、蛋白药等,是当前研发主流。代表公司: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等。

分子靶向药:能够精准作用于疾病相关分子的药物,是肿瘤治疗的核心。

这是创新药最终的临床应用方向,反映了市场的疾病需求。肿瘤和自身免疫领域因患者基数大、支付意愿强、新疗法效果显著,成为药企必争之地3。

肿瘤:最大和最活跃的研发领域,聚集公司最多。代表公司: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贝达药业、泽璟制药等。

自身免疫:仅次于肿瘤的重大领域,市场需求巨大。代表公司:百奥泰、三生国健、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等。

其他领域:包括心脑血管、感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代表公司:信立泰、以岭药业(心脑血管);众生药业、科伦药业(感染);恩华药业(神经)、健康元(呼吸)等。

1。 恒瑞医药:A股“医药一哥”,上半年营收、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三项指标均创同期历史新高,净利润同比大增三成。创新药销售收入为75.70亿元,加上创新药许可收入后的营收达到95.61亿元,占营收比重提升至60.66%。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44%。

2。 百济神州:创新药巨头,今年上半年首度迎来扭亏为盈。公司核心产品泽布替尼上半年实现全球销售额约125亿元,同比增长56%,已稳居美国和全球BTK抑制剂市场第一位。公司上调了2025年全年营收预测至358亿元至381亿元

3。 药明康德:CXO龙头,近五年研发投入97亿,2025年上半年盈利87亿,翻倍增长,几乎与恒瑞医药持平。药明康德的订单已经排到了3年后。

4。 长春高新:创新药龙头,公司已有24款重点产品共28个适应症进入临床阶段,其中包括9款1类创新药。

5。 华东医药:创新药龙头,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4.84亿元,同比增长33.75%,正在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

科伦药业:创新药佳泰莱、科泰莱、达泰莱上半年合计销售3.1亿元,后续多个NDA品种预计2025下半年-2026上半年陆续获批,若医保谈判顺利有望放量。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快速放量,营收增长显著,正从Biotech向Biopharma转型。

众生药业:拥有差异化GLP-1资产,是未来可能海外授权MNC的重磅品种。

近期的一个确定性较高的催化是9月美联储降息。降息利好创新药,因为创新药是全球定价的资产,这种资产估值的锚通常是美国长债利率,如果降息,创新药的估值水平大概率抬升。

此外,9月有重磅海外医药会议的催化,10月、11月有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后续炒作的空间和题材还是很充足的。

国投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根据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报,国内Biotech创新药公司商业化已逐渐进入正轨,板块整体有望于2026年扭亏

随着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创新药板块有望迎来进一步估值提升。创新药产业的投融资活动有望迎来进一步复苏,尤其是在港股市场和CXO领域,投资机会尤为显著。

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者可关注多个催化剂,包括学术会议、多个BD兑现、医保谈判、商保创新药目录等

。中国创新药正在从“跟跑者”向“引领者”转变,这个过程中的投资机会值得长期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