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手里的那张蓝色磁卡车票,8月31日到9月2日,北京南—天津往返六次,最短间隔不到五小时。
三天跑六趟京津,高铁票攒出一沓,劳春燕到底在拼什么
她手里的那张蓝色磁卡车票,8月31日到9月2日,北京南—天津往返六次,最短间隔不到五小时。
很多人以为她只是去串场,其实背后藏着一条大任务链:央视新栏目《津夜看上合》要在天津站广场直播,她得盯全程。
栏目名字听着拗口,做的事很简单——把上合峰会搬进高铁站。
天津站前搭了个会转的演播室,镜头一转,身后就是进出站的旅客,现场感直接拉满。
劳春燕在镜头前稳,镜头后一路小跑,赶车、对稿、补妆,一样不落。
有人算了笔账,北京南到天津站最快33分钟,她三天跑了六趟,等于把高铁当通勤地铁。
有人问她累不累,她回了句:票根攒厚了,心里踏实。
这句话被很多出差党截图转发,说终于有人把打工人的日常拍成了新闻。
节目内容不复杂,就是盯紧峰会期间京津两地的实时动态。
天津负责安保、接待、配套,北京负责主场会议,两边信息得同步。
演播室360度旋转,嘉宾一转身就能对准天津站钟楼,背景音里还能听见车站广播,观众留言:这环境音比特效真实。
为了这场直播,天津把站前广场临时划成三层管控区,最里层留给演播室,中层给媒体,外层留给旅客。
很多人进站时才发现,自己成了背景板。
有旅客拍视频吐槽:本想赶车,结果误入国际新闻现场。
劳春燕同时还在播《军情时间到》《焦点访谈》,时间被切成碎片。
她随身带A4纸,空白处写满提示词,高铁上背,出租车上背,连走路都在默词。
有人拍到她在天津站快餐店啃包子,面前摊着一摞资料,配文:央视主播也吃十块钱套餐。
节目里,她和男主播沙晨一静一动,一个稳控节奏,一个快速补充。
观众留言:这俩人像高铁和绿皮车同框,居然不违和。
直播结束,沙晨在后台递给她一瓶水,她摆摆手,转身又去赶车,下一班北京南开往天津的列车还有七分钟关门。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不直接住天津?
答案很简单:北京机房、化妆间、资料库全在总部,她得两头跑。
央视内部流传一句话:重大直播不住宿,怕信号断了。
劳春燕把这句话执行到极致。
节目播出后,天津站成了打卡点,旋转演播室被围观。
有大学生凌晨排队,只为拍一张同款背景。
天津文旅连夜上线攻略:如何在天津站偶遇央视直播。
评论区最高赞:别等了,主播已经回北京剪片。
三天六趟高铁,车票总价不到三百,却撬动了上亿流量。
有人总结:这不是新闻直播,这是大型实景职场剧。
劳春燕没空看评论,她正把票根一张张贴进工作日志,旁边写着:下次再跑,争取少一趟。
来源:森林里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