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提出创新方法攻克900V GaN-on-Si功率器件背栅效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08:42 1

摘要:氮化镓(GaN)功率器件以其导通电阻低、击穿电场高、开关速度快的特点,在能量转换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由于硅晶圆低廉的价格,以及硅基工厂的成熟性,650 V电压等级的硅基氮化镓(GaN-on-Si)器件已得到商业化并广泛用于快充、工业电机等场景。但是,由

氮化镓(GaN)功率器件以其导通电阻低、击穿电场高、开关速度快的特点,在能量转换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由于硅晶圆低廉的价格,以及硅基工厂的成熟性,650 V电压等级的硅基氮化镓(GaN-on-Si)器件已得到商业化并广泛用于快充、工业电机等场景。但是,由于硅衬底的导电性,GaN-on-Si功率器件的耐压能力受到外延层垂直击穿电压的限制,制约了GaN-on-Si功率器件向更高压应用领域的发展。

将衬底电学浮空是一种提升GaN-on-Si功率器件电压等级简单而有效的手段。衬底浮空使得器件从漏到源的垂直泄漏路径加倍,增强了器件的耐压能力。将标准GaN-on-Si外延层上制备的器件的衬底浮空,器件耐压达到1700 V,充分满足900 V电压等级的耐压能力需求。

图1 将缓冲层厚度为5微米的标准GaN-on-Si器件衬底浮空,耐压由接地时的980 V提升至超过1700 V。

但是,衬底浮空的常规GaN-on-Si器件会受到背栅效应(Back-gating effect)的严重影响:在关态下,浮空的衬底会因为电容耦合效应呈现正电势,从而吸引电子到缓冲层中,形成负电荷积累。积累的缓冲层负电荷会在开态下耗尽沟道电子,增大导通电阻。

图2 (a) 关态下,浮空硅衬底电势随漏极电压升高而升高;(b) 正的衬底电势吸引电子到缓冲层,形成缓冲层的负电荷积累。

为增加浮空衬底的GaN-on-Si器件的稳定性,本文在传统p-GaN栅器件上增加一有源钝化层(Active passivation)。有源钝化层是一从栅极延伸至漏极的p‑GaN薄层,可以实现开态下几乎覆盖整个有源区的空穴注入以及电子-空穴复合发光,从而缓解缓冲层负电荷积累,有效地抑制背栅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图3 (a) 开态下,传统器件的沟道电子受缓冲层积累负电荷的排斥作用,浓度降低,器件导通电阻增大;(b) 有源钝化层有效地扩展了空穴注入及空穴-电子复合发光的范围,大大缓解了缓冲层负电荷积累的负面效应。

通过电荷耦合(CCD)相机,可以观察到在开态下,有源钝化器件相较于传统器件具有更广的发光范围。

图4 (a)-(c) 传统p-GaN栅器件(Conv-)不同栅极电压(VGS)条件下的发光情况;(d)-(f) 有源钝化器件(AP-)不同栅极电压条件下的发光情况。

对器件衬底施以正偏压后去除,可以模拟背栅效应的影响。在该测试中,传统器件表现出明显的电流退化,而有源钝化器件由于更广的空穴注入、空穴-电子复合发光范围,能对背栅效应带来的电流退化形成有效的抑制。

图5 (a)-(c) 传统p-GaN栅器件(Conv-)电流随衬底偏压的变化;(d)-(f) 有源钝化器件(AP-)电流随衬底偏压的变化。

由于有源钝化层对背栅效应的有效抑制,有源钝化器件在衬底浮空、经历900 V关态耐压后,动态电阻退化比率不超过50%,远低于传统器件(大于200%)。

图6 传统(Conv-)与有源钝化(AP-)器件在 (a) 衬底接地及 (b) 衬底浮空时的动态电阻测试结果。

团队介绍

北京大学魏进课题组长期从事GaN、SiC功率器件及功率集成电路的研究。本论文通讯作者为魏进博士,共发表一作/通讯作者论文90余篇,包括微电子器件领域顶级会议/期刊IEDM/VLSI 8篇、IEEE EDL 23篇。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Google引用5000余次,H因子41。博士研究生常昊、杨俊杰为本论文共同一作。

文章信息

900-V active-passivation p-GaN gate HEMT with suppressed floating Si substrate induced back-gating effect

Hao Chang; Junjie Yang; Jingjing Yu; Jiawei Cui; Youyi Yin; Xuelin Yang; Xiaosen Liu; Maojun Wang; Bo Shen; Jin Wei

Appl. Phys. Lett. 126, 163503 (2025)

文章来源:转载自AIP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宽禁带半导体技术创新联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本联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来源:宽禁带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