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想:太了不起了!16岁就懂得今天的努力就是未来成功的来源的因果规律,以及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并能在实践中把远大理想与当前努力相结合。洛克菲勒的成功充分证明: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六、工作方法论
1.文摘:我天天有事做——就是找工作这件事,每天我都把全部时间甚至睡觉吃饭的时间放在这件事上了,找到工作,只是时间的问题。P26
感想:有了远大理想之后,就要聚焦当前行动。
2.文摘:至于我的更长远的目标,它在我心中踏实地装着呢,这个目标在未来的实现当然是要以今天一步步的努力为前提。P31
感想:太了不起了!16岁就懂得今天的努力就是未来成功的来源的因果规律,以及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并能在实践中把远大理想与当前努力相结合。洛克菲勒的成功充分证明: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文摘:我想也许我是对工作本身太在意了,因为我能否把这些事情做好直接影响着我日后的理想能否实现。我在工作时总有一个急切的愿望,把一切做到尽善尽美,因为我知道机会和时间一旦过去就绝不回头了。所以许多人笑我在关键的时候总是紧张得面色苍白,显得胆小如鼠,但是我则认为这是对工作本身的尊重和对我自己负责。当然,过分重视细节时常让我感到心力疲惫,我想稍微转移一下注意力,也许会有利于我做好那些更重要的事。P39-40
感想:由于认识到眼前工作是实现伟大理想的一部分,因此绝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必须全力以赴。小心谨慎、战战兢兢是高度认真负责的表现,是能做好事业的最大的优点!
4.文摘:我喜欢在工厂里走来走去,事实告诉我这是极有收获的事情,因为我可以观察到工厂里的每个细节,让这些细节完善将节省我们的大量成本,让我们取得最大的收益。比如我会夸奖正在打扫被人忽略、无人清扫的角落的人,我总是微笑着对他们说:“这就对了,眼里要永远看得见活儿!”他们得到了这样的赞扬就会加倍努力地工作,有时这比涨工资还有效。P146
感想:现场管理效果好。不过,这种方法仍然体现出洛克菲勒兢兢业业的勤奋工作精神。
5.文摘:把工作和休息结合在一起,以便自我调节,提高效率。我一向认为:做事不抢时间,不求多,稳稳当当地做,就能做许多事情,这有多好。P167
感想:事先选择好要做的事情,然后一件接着一件办,就会又快又好地做很多事情。那种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味求多求快的做事方法反而做不了几件事,而且质量很差。
6.文摘:在我们的门口就有26个炼油商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认为我们的战略应该是:先征服战场的一部分,加强自身的战斗能力,然后迅速行动,开始下一轮的征战。P177
感想:做事情还是要就近下手、步步推进。这些方法是最容易达到成功的方法。
7.文摘: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对批评不置一词,就会让人觉得我胸有成竹,为人刚正不阿。我一向愿意平静地忍受种种诽谤,我与上帝交流,我可以把所有别人的议论都置之度外,我在小的时候就懂得不去理会邻居们那些关于我父亲的谗言。我专注于我的目标,所以必须不去理会这些会让我分神的东西。谁都可以指责我,也可以攻击我,但没人可以阻止我走自己的路。P188
感想:成功的根本法则就是专注目标,排除干扰。
8.文摘:越是在公司发展良好、规模不断扩大时,我就越要注意公司组织内部的管理和运作,一个企业,尤其是像我们这样规模已经扩大至今的一个大型企业,必须有一个秩序井然的管理制度,而且还必须有一个清醒智慧的大脑来执行。P258
感想:初创企业靠点子、靠抓机遇,成熟企业靠管理、靠制度、靠持续经营能力。
9.文摘:我在全公司推广理性管理的思想:从公司最高机构到最底层,每一项成本计算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P260
感想:真正的精益求精就是精确到数字。
10.文摘:公司运作的规模越大,越是要求关注细节问题,尽管在有些人眼中这看上去有些不合常理,但是如果在一个地方节约1分钱,就可能在全公司省出上千倍于这个数目的钱。今年初我视察了一家位于纽约市的标准石油公司下属工厂。这家工厂罐装5加仑一桶的煤油,密封后销往国外。我观察了一台机器给油桶焊盖的过程后,问一位驻场专家:“封一个油桶用几滴焊锡”?“40滴,”那专家答道。“试过38滴没有?“没有?那就试试用38滴焊几桶,然后告诉我结果,好吗”结果是用38滴焊锡的油桶中,有一小部分漏油——但是用39滴焊锡的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从那之后,39滴焊锡便成为标准石油公司下属所有炼油厂实行的新标准。而这节省下来的一滴焊锡,仅一年就可以为公司节约2500美元。像这样的情况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在保持油桶强度的前提下逐步减少桶板的长度,降低桶箍的宽度。但是,我并不是一味只图省钱,而不过是为了使公司的运营达到一种更完善的程度。P260-261
感想:1.通过节省一滴焊锡,可以看到洛克菲勒对经营管理精益求精的精神。2.生产经营体系是可以不断被优化的,但外在系统优化的前提是有一个不断追求优化的领袖。
11.文摘:我极其重视公司内部的和谐,常常在争执不下的部门首脑之间进行调解。我总是不多说话,尽量是在听完大家的意见后才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且经常做出折中的方案以维护团结。我一般总是谨慎的将自己的决定以建议或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从早年间即如此。我每天都同弟弟威廉以及哈克尼斯、弗拉格勒和佩恩等人一边吃午饭一边讨论问题。尽管公司不断扩大,我仍然在大家意见一致后才行事,绝对不在董事会成员反对的情况下采取重大行动。也正由于所有的想法都必须通过那些有主见的人一致同意这一关,所以标准石油公司很少有重大的失误。我们在行动之前一定要确保正确无误,而且事先安排好对付各种情况的应急准备。P270-271
感想:最大限度坚持了民主决策、集体决策。能这样做是基于:一、对事业高度负责,二、相信他人有力量,三、相信集体的力量最大。但是,极少时候,像收购莱马油田这样的决策,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看来,集体决策方式应该是以多数同意为主,当多数人反对领袖意见时,则以领袖意见为最终决策结果。当然,无论是那种决策方式,在实践中发现是失败的,那么就要立即纠正。
12.文摘:我在学习磨练一种政治家般的镇静。在级别较低的员工面前我也注意举止得体、态度平易近人,听到他们发牢骚也不发怒。P272
感想:这种镇静实际上是一种承受力,需要在困难中不断磨练。从方法上而言,保持镇静才能客观地观察与评估形势,从而制定正确的策略,采取正确的行动。保持镇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遇到棘手的困难时,没有人不焦躁的,物质决定意识,这完全是正常现象。在困难面前从外表到内心都保持平静,必须在同困难的持续斗争中获得。
13.文摘:我还是一个坚持到底,绝不半途而废的人,我常常会去试着解决那些远远超出我自身能力的问题,在问题面前,我会深思熟虑,而且一旦想好就会采取行动,坚决执行。谁也不能阻拦我把坚定的信念作为目标,像箭一样飞出去,决不回头。因为我相信,上帝助我,我一定会达到目标的!P272
感想:1.洛克菲勒不轻易确定目标,总要经过深思熟虑,但是,目标一经确立就要百折不挠执行到底,这是成功之道。成功拒绝随意!2.多去挑战难度大的事情,收获也大,但应该据实而为,步步为营。3.洛克菲勒以信仰上帝这种唯心主义给自己助力打气都管用,何况信仰唯物主义呢?4.自我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
14.文摘:我总是喜欢在独自一人时回忆,总结我的过去、我的经历、我的事业,在日记里有着详细记录。P275
感想:洛克菲勒懂得“吾日三省吾身”的价值并严格执行。他就是在及时做总结,收获巨大!
15.文摘:最近有一个很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弗拉施终于研究成功了一种新的消除硫磺的方法,从而在提炼莱马油田的原油时突破了“酸油”质地改良的难关。这个好消息我已经等了两年多了。它的姗姗来迟既令我激动,又令我欣慰:它将再一次证实我在两年前的选择是正确的。P293
这个事情的成功不仅令我高兴,也让标准石油公司执行委员们深感宽慰和喜悦。那些曾对这项工程持怀疑和反对态度的人们,此时都真正承认了我的眼光和判断的准确。当年打赌说要喝下石油的亚吉波多——自然,我是不会让他去喝的——对我们说,他认为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甚至能看到拐弯的地方。对于这样的溢美之词我只是微微一笑。当然,人到中年,饱经世故之后,我还是很为我敏锐的目光和不一般的观察力而感到骄傲的。P295
感想:洛克菲勒高瞻远瞩,具有真正高超的判断力、预见力,这些能力是卓越领袖必须具备的,凭借这些硬实力,才能获得事业成功,才能赢得同事的赞誉。成功要靠真本领!瞎忽悠、耍把事,都是空架子,是没有用的。
16.文摘:1886年,我和标准石油公司的执行委员会的其他委员们发生了分歧,而且陷入了争执不下的僵局。起因就在于是否购买位于俄亥俄州北部和印第安纳东部新发现的莱马(Lima)油田一事。莱马油田的蕴藏量最为丰富,也正在开发之中,但是真正想要购买的人无几。而我当时正准备开始购买油田。因为那时东部油田已开始显示出衰微的迹象,连宾夕法尼亚州的巨大油田也开始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为了保证我们公司能够拥有足够并且稳定的原油供应,我开始思考打算转向销售和钻探方面。于是我先买下了几个地区性的销售公司,并决定在油田上发展。执行委员会对于我的其他举措并没有异议,但一听说我要买下莱马油田,全都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莱马油田的原油不可能提炼出令人满意的油来,这也是当时大多数人的看法。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当时莱马油田还属于比较荒凉偏僻的地方,二是这里的原油和以前开采的不一样,质地不好,被称为“酸油”。这种原油比较浓,含有沥青、硫磺和酸性,有一种臭鸡蛋似的恶臭。以提炼东部生产的淡石油的办法来提炼它是完全不适用的,而当时谁也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来提炼。所以它的价格低到只卖15分一桶。
所以,人们都不看好莱马油田。我记得亚吉波多甚至说,如果那儿的石油提炼出来的话,他就把那儿生产的全部石油一口气儿全喝下去。他甚至为此将自己的部分股票从一美元降到85美分出售。尽管反对意见如此之大,我还是坚持己见,决定买下这个油田大量开采,我的理由是:首先,宾州油田区无法永久供油,仅依赖于此不是长久之计;其次,来由于莱马油田不在黄金地带,出产的又是劣质“酸油”,故而售价极低。但是如果一旦能够改变其质地,在成本费用上就能大大降低。最后,也就是解决莱马油田的问题的办法是,请专家来研究改变“酸油”质地的方法。这一点能否成功是个未知数儿,而正是这未知数激发了我的兴趣,我把它看做了一项对自己的挑战。所以,我没有像大多数情况下那样,要委员会一致同意之后才采取行动,而是强烈要求听从我的意见。到最后,我明确告诉大家,我愿意冒个人风险自己拿出钱去关心这个产品,哪怕是200万,300万元,只要必要,我都肯出。由于我这么强硬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执行委员会只好同意了,于是,标准石油公司首次以800万元的最后开价买下了莱马油田。
在没有找到能够改变石油质地的好办法以前,我要求将开采的酸油成千上万桶地储存起来,同时我开始物色科学家人选进行提炼。不久,我选中了弗尔曼·弗拉施,他是个德国移民,公认为杰出的炼油化学家,他进行了无数次的研究、实验。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还是一直没有能找到一个解决这个难题的好办法。此时此刻,我们面临了一个两难处境:是抱着对弗拉施的坚定信心等待成功,从而买下俄亥俄州和印第安纳交界处的大片土地呢,还是冒着失去财富的风险,等实验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定夺。执行委员会的委员们大多也不知所措,拿不定主意。又是进行了一次争论,来讨论要不要放弃这一项他们当时认为已没有希望的工程。但是,我认为越是这种进退两难,前景不明的时刻,越是蕴含着巨大的机会和希望,也就越需要不同于平常的胆量与见识。我再一次做了决定,决定对弗拉施的实验持乐观态度,相信他一定会成功,哪怕是三年、五年、八年、十年。这也就意味着我在莱马油田区投下了重重一注。同时,毕竟实验结果还未揭晓,在此之前,我也开始尝试着销售这种“酸油”,为有异味的莱马原油寻求出路。
终于,上帝又一次伸出了他仁慈的双手。今年年中,弗拉施终于成功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消除硫磺的方法,被称为“弗拉施脱磺法”。对此我有多么喜悦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我马上买下了弗拉施的专利,在波顿博士等人的协助下,开始提炼莱马油田的原油。很快,莱马油就从每桶1角5分猛涨到1元的价格。弗拉施提炼原油的过程是用氧化银来沉淀硫磺,因为专利的关系,我们可以享有70年的专利权,而其他公司就只能用价格较高的氧化铅沉淀法了。为了炼油的方便,我在莱马油田附近新开了一家炼油厂。由于这个新的巨型炼油厂的出现,我们逐步关闭了克利夫兰的炼油厂。P293-295
感想:1.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甚至只在一个人的手中。每个人的认识高度不一样,领袖往往比一般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高瞻远瞩,其他人有时会看不到未来。在做决策时,群体决策成员对领袖提出的意见要予以充分重视,尤其当其意见与其他人不同并坚持己见时,除非特别紧急情况,否则,应该再安排一至二次决策会议,充分听取领袖的意见,而后再决策。如果领袖仍坚持己见,就按领袖的意见办。2.优秀集体的力量——包括认识能力大于任何成员,这是普遍真理。集体决策机制重于任何一个单个决策。因此,单纯的领袖力排众议还是越少越好,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可靠性更高一些。3.领袖就要有超过他人的眼光,这是成为领袖的前提条件。4.创始人有过人的思维能力所以能服众。5.对于正确的东西要敢于坚持,虽然压力会很大!
17.文摘:研究所的工作最初进行得似乎不太理想,由于研究目标并不明确,加上资金不足,人手不齐,研究一直没有多大进展。这些医生请求我扩大研究的范围,增加资金。我答应再添100万美元改组研究所,增加资金。这次我们选出了魏尔奇医生的学生西蒙·弗莱克斯诺为研究所领导,并向全国招收优秀的医疗科学人才。西蒙先生也毕业于霍普金斯大学,后来游学欧洲,其人学问广博,回国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是个细心周密并对科学研究有着狂热偏好的人。
新改组的医学研究中心很快成立了,在弗莱克斯诺的领导下进行医学研究工作。我专门成立了董事会来管理财务及行政,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专心从事研究,不必为杂务所困扰。我只管向研究所提供资金,但很少涉足其中,并且鼓励研究人员放开手脚,大胆研究。我一再对他们说不要怕做不好,不要急于出成果。我相信他们有一天会做出成绩的,即便他们做不出,日后他们的后来者也会成功。我们要把眼光放远,这是个长远的计划,可能要继续几代人。很快地,我们的研究所开始取得成绩,这似乎在验证我的预言。
去年,弗莱克斯诺博士成功地研制出了治疗流行性脑膜炎的血清。P385
感想:1.做事业要有优秀的带头人。2.优秀的团队不需扬鞭自奋蹄,富有强烈的自驱动力,最好少加干预、少给压力。3.职能分工,加倍提高研发效率和品质。4.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5.研发久久为功,不可急于求成。6.心态平和,反而功利来得快。
18.文摘:收集所有可以收集到的真实情况,分别加上加号和减号,然后就只需要一张白纸,一支铅笔和一点点时间了。在纸的中间画一道竖线,一半记加号,另半记减号,然后把收集的资料分类填到合适的栏目上,按照得分表的要领记分。这时,一定要仔细评估两个栏目上的各个因素,在旁边从一到十加以记分,再合计各种得分。一旦有一边分数比另一边分数大得多的话。那么应去决定的倾向性就很明显了,或者倒过来考虑一番,是不是有必要全部重新分析或再作定夺就很明显了。P441
感想:这是对于决策单一问题的优质而简易的选择法!
19.文摘:还有我必须说的是,在作结论后,丝毫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不安与焦虑中,当然,这种心态的存在是不置可否的,但做出决定的时候,担心也就该到头了,也就是该战胜挑战的时候了,坚定的意志是人生的一剂良药,一旦已经做出了决定,就不要回过头来东想西想,这易于让人焦虑不安,或又开始担心万分。在南北战争中,林肯总统的信念,正是如此,美国真正实现统一的事实,可以让我们相信,这是他来自生活的健全的,常识性的应该牢记在心的忠告。P441
感想:这是洛克菲勒关于人在决策过程中心态的观点,完全是重要的。有疑则不决,已决则不疑。
20.文摘:所谓从商就意味着痛下决心,尝试一种新的想法,抓住机会,就当去赌一赌,结果当然非赢即输,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成功者,都不可能保持自已永远的胜利,只不过相对于失败,取胜的次数更为多,可因为害怕失败,就因噎废食,完全不去试一试,这便连成功的机会也没有了。在企业界,就像一个幼儿,大胆地迈出的第一步,很快就会成为接近胜利的目标的毫不畏惧的巨人般的一步。P442
感想:为了成功要勇敢尝试,当然,在尝试之前要尽最大可能做好调查研究。失败之后也不要气馁,但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尽力避免重复犯错。
未完待续
来源:《洛克菲勒日记》读后感系列文章中第六篇,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作者:北京至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 邱清荣
来源:至本合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