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衰这个词,听起来吓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心脏“干活”越来越吃力了。像是一个人年纪大了,搬不动重东西,走几步就喘,这就是典型的心衰表现。心衰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习惯,慢慢缓过来。
心脏不太好的老人,如果能每天坚持睡午觉,半年后,身体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转。
心衰这个词,听起来吓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心脏“干活”越来越吃力了。像是一个人年纪大了,搬不动重东西,走几步就喘,这就是典型的心衰表现。心衰不是一天形成的,但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习惯,慢慢缓过来。
睡午觉,就是其中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办法。尤其是对那些每天早上起得早、晚上又睡得不踏实的老人来说,午觉就像是给心脏的“补班车”,能让它有时间休息一下。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适当的午睡能让心衰患者的身体情况在半年内出现明显改善。研究中提到,中老年人如果每天坚持小睡20到30分钟,心脏的负担会减轻,血压也更平稳,心跳也变得更有节奏感。
很多人以为,心衰是越睡越虚,其实刚好相反。午觉睡得好,身体的恢复能力也会提高。有心衰的人,往往容易觉得累,走几步就心慌气短,甚至晚上睡觉也总醒。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太久,心脏就像一个没得歇的老工人,迟早会出事。
而午睡,哪怕只有二十分钟,就像是给这个老工人发个“短假”。心脏的跳动会慢下来,血管也能暂时放松,整个身体的能量会更集中地用在修复上。
研究发现,那些坚持午休的心衰患者,半年后身体会出现呼吸顺畅、夜里睡得踏实、脚踝浮肿慢慢消退这三种明显变化。
心衰的人最怕的,就是稍微一动就气喘。爬个楼,提个菜,走快一点,胸口就像被石头压住,喘得像拉风箱。
那些每天坚持午睡的患者,半年后明显感觉呼吸顺畅了许多。原本三步一喘,现在能在院子里溜一圈都不觉得累。
这是因为午觉让交感神经放松,心跳没那么快,心脏能省点力气用在白天的活动上。就像电池充满了电,才有力气带动马达一样。
心衰还有一个常被忽略的表现,就是夜里总醒。很多老人半夜三四点就醒了,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还老是发慌。这其实是心脏在“报警”。
心脏一累,就会偷偷在夜里加班,结果人就睡不踏实。但如果中午能小睡一会儿,大脑和心脏都得到了休整,晚上反而容易进入深睡眠。
研究显示,午觉睡得好的人,褪黑素分泌更稳定,晚上容易睡得深,心跳也不会突然乱跳。半年后,不少患者说,晚上终于能一觉睡到天亮了。
心衰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信号,就是脚踝肿胀。原本穿得正好的裤腿,突然觉得紧了,脚腕附近按一下一个坑,半天弹不回来,这就是身体里水分排不出去的表现。
午睡的时候,身体是平躺的,腿和心脏在一个水平线上,血液回流更顺畅,水肿也更容易消退。如果还能稍微抬高一下腿,比如在小腿下垫一个枕头,那效果更好。
不少坚持午睡的心衰患者发现,原本每天傍晚才出现的脚肿,慢慢变得轻了,有些人甚至几天都没再出现。医生说,这是因为心脏压力减轻了,肾脏也能把多余的水排出去。
不少人说,午觉越睡越难受,起来后头晕脑胀,反而更累。关键在于午觉时间和睡姿。
午觉不能太长,一般20到30分钟最合适。超过一小时,大脑进入深睡眠,醒来会觉得头昏;太短则起不到休息效果。
还有一个小技巧,午睡时不要躺在沙发上打盹。最好能躺平,枕头不要太高,背后垫个靠垫,腿下垫个小枕头,这样心脏负担最小。
睡前可以喝几口温牛奶或吃一点香蕉,这些食物含有一种叫色氨酸的物质,有助于放松入睡。
除了睡午觉,有些日常小细节也能让心脏更轻松。吃饭别吃太饱,尤其是晚饭,吃到七分饱就好。饭后别马上躺下,先坐一会儿,让胃轻松点,心脏也不会被“挤”。
还有,别总窝在沙发上。每天在家里走动十几分钟,哪怕是从厨房走到阳台,再走回来几次,也比一直坐着强。动一动,血液循环才顺畅,心脏才不会“堵得慌”。
心情也很关键。生气、着急的时候,心跳会突然加快,血压升高,对本来就虚的心脏来说,是不小的压力。可以多听听轻音乐,或者和邻居聊聊天,让心情保持平稳。
很多人觉得,睡午觉是年轻人才有的“福利”,老年人没必要。越是年纪大、身体虚,越需要给自己一些“喘口气”的时间。
尤其是心衰患者,午睡就像是给心脏安排的“维修时间”,每天小修一次,才不会突然“罢工”。
有人可能还会担心,睡午觉会不会影响晚上睡觉?只要控制好时间,午睡反而能让晚上睡得更香。中午睡太久才是晚上难入睡的罪魁祸首。
如果最近总觉得走两步就喘,不想吃饭,晚上睡不着,脚腕肿得快穿不上袜子,那就要注意了。这些都是心衰可能已经在发展的信号。
午觉虽然不能治病,但能帮身体“争口气”。就像一根快要烧尽的蜡烛,如果能暂时盖住风,或许还能多亮一会儿。
瑞典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心脏病并不总是需要靠药物来维持,生活中的小细节,也能成为改变身体的“关键点”。
有人说,睡午觉浪费时间,其实是赚到了健康。有时候,不是那颗药救了你,而是你愿不愿意让身体慢下来、歇一歇。
心衰不是绝路,只要给心脏多一点关照,它也愿意陪你走更远。睡午觉这件事,不难,也不贵,但坚持下来,也许半年后,走路不喘了,晚上睡得香了,裤子也松了。
这时候,才会明白,原来最好的“药”,可能就是每天中午那短短的二十分钟。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刘俊峰,李敏,张永康.中老年人午睡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4):845-848.
[2]王玉兰,赵海燕.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的非药物干预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4,40(10):765-770.
来源:药师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