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次冲入人群,手提一只卤鹅,贴身投喂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卤鹅哥”林江的举动,不仅带火了自己,更带火了一座城。重庆市荣昌区,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西南小城,在2025年上半年一跃成为新晋网红城市。“五一”期间,荣昌涌入35万名游客,荣昌卤鹅一度卖到脱销,甚至
5次冲入人群,手提一只卤鹅,贴身投喂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卤鹅哥”林江的举动,不仅带火了自己,更带火了一座城。
重庆市荣昌区,这座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西南小城,在2025年上半年一跃成为新晋网红城市。“五一”期间,荣昌涌入35万名游客,荣昌卤鹅一度卖到脱销,甚至连机关食堂都挤满了外地人。
最近,“卤鹅下酒,越喝越有”这一口号在重庆市荣昌区很“上头”。即使是30度往上的高温天气,也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热情。就在8月15日至8月20日,一场以此为口号的首届卤鹅啤酒音乐节在当地举办。近万人相聚在此,吃卤鹅、喝啤酒、听音乐、看表演。
就荣昌之后的“长红”路如何走这一问题,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曾表示,流量的最高峰肯定会过去。首先,要有“长红”的意识,而且要有所作为、主动作为,不能顺其自然。只要把荣昌经济推动起来了,就是“长红”。
文 | 廉政瞭望全媒体记者 许然
“卤鹅哥”林江(左)在首届卤鹅啤酒音乐节现场倾情献唱。
“卤鹅哥”火出圈后
走在荣昌街头,“来了就是一家人”的口号随处可见,几乎每隔五十米就会看见一家卤鹅店。“五一”小长假结束后,小城的热度也慢慢退去,逐渐回归平常。随着暑期的来临,这里的人气有所回暖。
早上9点过,零零散散的外地游客陆续来到位于夏布小镇的江哥特产店购买卤鹅。“你看这就是网红江哥的店铺嘛,他的照片还挂在这里。”来自四川的游客蒋先生说,“昨天买了一只卤鹅,味道挺好的,今天又来买两只带回去。”
“昨晚还剩了3只鹅,最后是江哥帮我喊了几声卖完的,还是他的动员能力强!”隔壁卤鹅摊老板小胡说。不一会儿,特产店店员又提着一袋红苕粉出来,“你看,上次有个老年人喊江哥帮他在网上卖红苕粉,江哥给他拿了300块钱,还送了他一只卤鹅。”
还未见到林江本人,大伙儿在闲聊之间,已经将林江热心肠的一面展现出来。趁着午休的间隙,林江才赶忙来到他的店里,嘱咐店员采购一台自动体外除颤器(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医疗设备),以备不时之需,随后又一头钻进办公室查看各种资料。
“这个啤酒节的活动就是我们总冠名的。”作为新晋网红,“卤鹅哥”林江和他的团队最近忙着准备啤酒音乐节活动。看见记者到来,略带疲惫的他依旧笑容满面。
“先是去了四川,又去深圳,后来又去重庆万州,昨晚才回荣昌,很忙但是很充实。”林江扳着手指头数了数最近参加的活动。爆火之后,林江受到多地的邀约,去领奖或是培训。“这不,才代表荣昌区领取了‘王永品牌创新奖’,过几天要去北京,参加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千县万村’助农团活动。”
谈及走红,林江认为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偶然,是因为他自己都没想到,通过努力真的能近身投喂到全球网红“甲亢哥”。说必然,是因为只要能跟“甲亢哥”有互动,肯定会有流量,蹿红是必然。
其实在没红之前,林江也常常在以前的特产店里直播,有时候一播就是一下午,但效果并不理想。“直播也需要开销,加上还要付铺面租金、还房贷,当时压力挺大的。”在今年2月因投喂“甲亢哥”走红后,林江总结了获得流量的法宝,“首先要认可短视频和直播方式,找出可以变现的模式,再去倒推内容生产。”
这一发展网红经济的思维也获得了高洪波的认可。就在此前当地举行的座谈会上,林江与高洪波等领导同坐主席台,分享自己的“蹭流”秘籍。5月1日,林江的这家特产店在开业时,高洪波还专门到店指导。
在林江看来,当地网红经济的发展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我们有一个敢于担当,而且对网络很敏感的书记还是很难得的。”
卤鹅带火网红经济
荣昌区多名公职人员透露,当地一直很重视网红经济。在林江火之前,当地已经云集了各路网红,大大小小共有上百人,其中包括拥有千万粉丝的游戏主播。
5月15日,高洪波主持召开荣昌区网络媒体人士交流座谈会,与百余名网络大V、新媒体代表等围绕“如何推动荣昌区‘网红’变‘长红’”,共商荣昌文旅发展大计。
龙麻子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龙麻子本名叫龙杰,是名“00后”,曾靠着连续奋战36小时,骑摩托车奔赴重庆缙云山火场运送物资,迅速在网络走红,被网友称为“救火骑士”。
见到龙杰时,他正在包扎脚伤,半倚在沙发上。由于日前在厦门筹备新店事宜,高强度的活动让他的脚伤复发。他告诉记者,与荣昌结缘是在2024年。那时候他受到当地政府邀约,到荣昌参加网络达人座谈会,感觉当地对自媒体创业者很支持。“这几年,我一直都在做助农直播。每次来这边直播,当地基本都会提供场地支持,不会像一些地方,播的时候需要反复协调沟通。”
今年4月,荣昌卤鹅火了之后,龙杰便跟女友一起出摊卖卤鹅。“来买鹅的游客很多,线上直播的销量也很好。”却不想,女友因为在“五一”假期过于劳碌,直接晕倒在卤鹅摊,这让龙杰决心开个店铺。于是在5月20日,龙杰和女友领证结婚当日,他的卤鹅店也在荣昌正式开业。
这家店不仅是龙麻子卤鹅店向外地拓展的基础,也成为网红主播的“练兵场”。走进店内,六七名实习主播正用摄像头对准卤鹅。一名年轻主播告诉记者,他从中午开播,到下午4点已经卖出了20多只卤鹅。
“我一般是从下午开始播,播到晚上。一场直播下来,可以卖上千只卤鹅。”龙杰说。
卖卤鹅之余,龙杰并没有忘记自己助农的初心。其爱人表示,龙杰常常抽空去一些地方助农,帮助当地销售水果,前段时间才去了攀枝花。而作为蓝天救援的一员,今年6月,看到贵州榕江遭“超五十年一遇大洪灾”,他立即赶往当地救援,后被通知退洪后撤回。
随着龙杰、林江等人的直播带货,卤鹅线上销量激增,这也对“线下实体+线上平台”无缝衔接的供应链生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4月,相关数据显示,荣昌卤鹅销售量激增500%。对此,当地专门成立卤鹅产业工作专班,由区长担任专班组长,统筹制定卤鹅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生产工艺、食品安全等标准规范。
此外,当地还出台《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6年,培育龙头企业3家,发展规模以上企业5家,全区卤鹅产值超过10亿元。荣昌还将构建“中央厨房+区域仓库+社区零售+电商销售”的销售体系,新增线下销售店、网店1000家以上,完成卤鹅产业全链条整合。
与此同时,高洪波也多次现身荣昌卤鹅生产企业。他表示,要抢抓流量机遇,狠抓产品质量,加大创新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把网络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量和品牌影响力。
何以突破?
“当务之急是如何让‘这道菜’百吃不厌。”有相关专家指出,近年来,很多城市的爆红,都是靠单点引爆,比如某种美食出圈或者某个名人带动。这种模式在初期会十分引流,但根基也很脆弱。“这就好比一家只靠一道‘招牌菜’的饭馆,这道菜再好吃,你专门跑去吃两次也就腻了。”
流量只是一时的,其背后的出圈机制值得参考。“从荣昌的出圈来看,有好的内容,再加上合适的时机,是引爆流量的关键。”在西南政法大学媒介素养科普基地主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韧看来,网红城市要维持长期吸引力,还需修炼内功,比如充分挖掘当地的独特文化资源,加以创新,并在恰当的时机输出。
“比如,荣昌有荣昌陶、夏布、折扇三大国家级非遗,且知名度高,可以通过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它们重新打包、激活并呈现出来。”李韧说。此外,通过与市级的一些活动联动也可以聚集小城人气。当然,不论是从历史、文化方面,还是从消费供给侧方面下功夫,都需要长期谋划。
反观荣昌,这座小城本身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比如刚举办的荣昌首届卤鹅啤酒音乐节,吸引了近万名群众参与。当地计划,未来还将举办美食消费季、夏季龙虾消费季、中秋美食消费季等系列活动以及半程马拉松赛、端午龙舟赛等文体活动,吸引人气;深化文体旅融合,全方位升级文旅服务保障。
为推动网络“流量”变成经济发展的“增量”,高洪波提出,重点在促进荣昌特色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吸引更多优质电商运营平台、直播机构入驻,提升荣昌电商集聚辐射能力。另一方面,要抓好电商人才引育,为电商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有了这波流量的支撑,最近龙麻子正在筹备开新店事宜。“目前通过联营的模式,已在成都、厦门、内江等地开店,让荣昌卤鹅走向全国。”
紧跟家乡的发展节奏,林江也在准备“升级”。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在组建专业团队和直播矩阵,将推介更多“荣昌好物”、展现荣昌的人文风情。“当然,宣传家乡是一种双向奔赴,也希望家乡能一以贯之地支持自媒体达人。”
说罢,林江又起身前往当地政务服务大厅,处理去美国的签证。对于“甲亢哥”发来的做客邀请,他正在用行动作出回应。
编辑 I 曾子芮审核 I 王巧捧来源: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