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启,这些健康重点请查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17:28 1

摘要:九月的南昌,秋风送爽,校园里书声琅琅,新学期的篇章已然翻开。初秋的余热与新学期的忙碌,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广大市民的健康带来了新的考验。为确保学生和市民都能在新学期和新季节中保持身心健康,顺利适应生活和工作的变化,南昌市疾控中心(市卫健执法局)特别

九月的南昌,秋风送爽,校园里书声琅琅,新学期的篇章已然翻开。初秋的余热与新学期的忙碌,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广大市民的健康带来了新的考验。为确保学生和市民都能在新学期和新季节中保持身心健康,顺利适应生活和工作的变化,南昌市疾控中心(市卫健执法局)特别发布这份“九月健康预报”,全方位剖析本月需重点关注的健康问题,提醒大家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做好疾病预防,共同守护健康,迎接活力新学期和美好的秋季生活!

基孔肯雅热

警惕蚊虫传播的“神秘热”

基孔肯雅热的威胁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尤其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随着气温升高和降雨增多,蚊虫密度显著增加,传播风险也随之上升。前往广州、东南亚、非洲等流行地区的旅行者和商务人员是高危人群。

症状表现:身体的“剧烈警报”

感染后通常在2 - 12天内出现症状,患者会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剧烈的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尤其是手、腕、足和踝关节疼痛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甚至长期关节功能障碍。

预防措施:切断蚊虫传播链

防蚊措施:使用蚊帐、蚊香,穿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户外活动时,可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

清除积水:及时清理室内外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水桶、废旧轮胎等,防止蚊虫滋生。

及时就医:从流行地区返回后,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

登革热

警惕蚊虫传播的“隐形杀手”

登革热的威胁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随着夏季的到来,蚊虫数量增多,传播风险也相应增加。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如东南亚、南美洲等)的旅行者、商务人员等是高危人群。

症状表现:身体的“红色警报”

感染登革热后,患者通常会突发高热,体温迅速升高至39℃~40℃,同时伴有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疼痛,仿佛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被紧紧束缚,疼痛难忍。此外,患者还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分布于面部、颈部、胸部及四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其他疾病,从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预防措施:防蚊灭蚊,远离疾病

做好防蚊措施:使用蚊帐、蚊香,穿长袖长裤,尽量减少皮肤暴露。

清除积水:避免蚊虫滋生,清理花盆托盘、水桶等容器中的积水。

及时就医:从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后,若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

食源性疾病

高温下的“隐形炸弹”

食物中毒的威胁

9月份,南昌地区仍处于高温高湿的天气状态,细菌繁殖速度加快。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外卖快餐、农村自办宴席、工地大锅饭等成为高风险环节;亚硝酸盐误用、毒蘑菇误食也时有发生。一旦进食被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品,短时间内即可引发集体性中毒事件。

症状表现:肠胃的“急性风暴”

通常在进食后30分钟到6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伴发热、头晕、乏力。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感染者常见水样便;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可致剧烈呕吐;亚硝酸盐中毒会出现口唇、指甲青紫;毒蘑菇则可能引起幻觉、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把好“入口”安全关

规范保存:熟食2小时内放冰箱,隔餐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 ℃;剩饭剩菜不过夜。

拒绝野味:野外不采、不买、不吃野生蘑菇和野菜;家用调味品专柜存放,防止亚硝酸盐误当食盐。

学校管理:学校应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定期检查食品原料和加工设备,确保食品安全。

应急处置:出现集体呕吐、腹泻立即暂停食用可疑食品,保留样本,就近就医。

诺如病毒

来势汹汹的“肠胃风暴”

诺如病毒:难缠的肠道疾病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毒,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接触传播。感染后通常在12-48小时内出现频繁腹泻和呕吐,儿童多表现为呕吐,成人以腹泻为主,同时可能伴有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不适。

症状表现:肠胃的“惊涛骇浪”

感染后通常在12-48小时内出现频繁腹泻和呕吐,儿童多表现为呕吐,成人以腹泻为主,同时可能伴有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不适。

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守护肠道健康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食物要煮熟,不吃生冷食物。

清洁消毒:定期对居住和活动场所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卫生间、厨房等重点区域,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

及时隔离:如果身边有人感染,应及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高温中暑

高温中暑的威胁

9月份,南昌天气依旧炎热,气温较高,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易紊乱,从而容易出现中暑。尤其对于参加军训的学生来说,长时间在烈日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中暑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军训期间,学生往往需要穿着较厚的迷彩服,这也会增加身体的热量积累,进一步提高中暑的可能性。

症状表现:身体的“高温警报”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若未能及时处理,症状可加重,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心悸胸闷、体温升高(可达38.5℃以上)、大量出汗、脉搏加快等。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无汗、昏迷、抽搐等,甚至危及生命。

防措施:科学防暑,清凉军训

合理安排活动:军训期间,教官和老师应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如中午12点至下午3点)进行高强度训练。如需在高温时段训练,应适当缩短训练时间,增加休息次数。

保持充足水分:学生应随身携带足够的饮用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可适当饮用一些含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等,以补充因大量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合理着装:在不影响军训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如浅色迷彩服,以帮助身体散热。

合理作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物散热,用冷水擦拭身体,可服用一些防暑降温药物,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红眼病的威胁

9月份,南昌地区天气依然炎热且湿度较高,学校开学后,学生聚集,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场所人流密集,毛巾、水龙头、门把手等都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潜伏期短(12小时~3天),传染性极强,可在学校、家庭内迅速暴发,尤其在学生群体中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症状表现:双眼的“火红警报”

突发眼红:结膜明显充血、水肿,重者呈“血红色”。

异物刺痛:灼热、砂砾感,畏光、流泪不止。

大量分泌物:早期为水样,后为黏液脓性,晨起常粘住眼睑。

并发症风险:角膜上皮点状剥脱、耳前淋巴结肿痛,少数出现视物模糊。

预防措施:

勤洗手:触碰眼鼻口前、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洗手。

不揉眼:出现异物感用流动清水或人工泪液冲洗,切勿用手揉搓。

及时就医: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立即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按医嘱使用抗病毒或抗生素眼药。

居家休息:症状消失后7天且结膜无充血方可返园、返校、返工,避免社交活动。

物品专用:患者使用的毛巾、枕巾、眼药水等独立存放,每日煮沸或酒精消毒。

我们还需注意,目前天气依然炎热且湿度较高,隐翅虫活动频繁,其体内含有强酸性的毒液,被拍打后毒液会刺激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随后可能形成水疱、脓疱,甚至糜烂,严重者可能会留下疤痕。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在草地、花丛等潮湿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发现隐翅虫落在皮肤上时,不要用手拍打,应轻轻吹走或用其他物品将其拂去。接触过可能有隐翅虫的环境后,应及时用肥皂水清洗皮肤,以减少毒液对皮肤的刺激。

在九月的秋风中,我们迎来了新的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南昌市疾控中心(市卫健执法局)将继续为大家提供科学、实用的健康指导,与您携手共筑健康防线。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美满!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