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晚,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775,简称:影石创新)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延续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趋势,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微增0.25%,盈利
8月28日晚,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775,简称:影石创新)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延续长期以来的高速增长趋势,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微增0.25%,盈利增速有所放缓。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研发费用达到5.62亿元,实现翻倍增长。这份成绩单,既勾勒出公司在全球智能影像赛道构筑的护城河,也反映出阶段性盈利增速的理性回调,更为长远竞争力所铺展的战略纵深埋下伏笔。
业绩保持整体稳健 以长期目标为导向ALL IN未来
从历史财务轨迹与当前市场格局来看,影石创新的行业领先性已通过多维度数据得到验证,其增长动能既源于消费端的深度渗透,也来自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
自2015年成立以来,影石创新营收实现跨越式增长:2017年公司营收仅1.59亿元,2024年已攀升至55.74亿元,7年间营收规模增长超35倍。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分化、国际贸易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公司仍保持50%以上的营收同比增速,显著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彰显出强大的抗周期能力。
短期来看,影石创新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放缓趋势。对此公司解释说,利润增速放缓是因为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战略投入,聚焦新项目孵化、核心技术控制点构建及品牌价值提升。
从影石创新半年报中,其“加大战略投入”“加速新项目孵化”的发展脉络已清晰可见,而值得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研发费用的突破性表现。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5.62亿元,同比增幅100.35%。或许这样看这个数据并不直观,通过两个维度的对比便会一目了然:
其一,横向对照盈利规模——相较于影石创新2024年全年9.46亿元的扣非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占比已攀升至59.41%,半年度研发投入占比全年利润近6成;其二,纵向推演增长潜力——若参照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水平测算,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本可达到约55%,增速略高于营收增长速度,影石创新还是大家熟知的那个高速增长“全球智能影像龙头”。如此高比例的研发投入,是典型的成长型科技创新公司模式。对于影石这样的成长型科技创新公司,未来的空间远比现在的盈利要重要的多,从这组数据就能够看到影石创新在押注未来这条道路上的决心。
即使是在如此高比例研发投入的情况下,影石创新财务基本面依然保持总体稳定。一方面,经营性现金流保持正向,2025年上半年公司现金流净额达2.41亿元,充足的现金储备为研发投入与市场扩张提供可持续支撑;另一方面,近三年来,公司毛利率始终维持50%以上的高位,不仅超过包括GoPro在内的大多数同行,更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关税政策变化的背景下保持稳定,体现出产品强大的定价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这种“高毛利+强现金流”的组合,为公司战略投入提供了安全垫,避免短期利润波动影响长期发展节奏。而财务高增的背后,是公司在核心品类的绝对竞争优势。
“软件+硬件”核心在握
近年来短视频拍摄、直播日益火爆,已成为人们记录、分享、交流、互动的主流方式,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谋生手段。运动相机、全景相机、VR全景相机和航拍无人机作为人们记录、分享、享受生活的基础工具,迎来需求井喷。
而全景相机因为其捕捉视角全面、创意多变且内容适配于手机等各类终端设备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随着全景相机在户外运动、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专业领域中不断渗透,未来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而影石创新也正是踩中了这样的行业风口,实现了飞速发展。
目前智能影像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已从硬件转向“硬件+软件”协同,通过专属视频处理插件实现快速剪辑、防抖、色彩强化等功能,大幅缩短后期处理流程,软件技术已成为厂商必争之地。反观影石创新,软硬件结合一直是影石创新能够在行业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包括全景图像采集拼接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摄影技术、软件开发技术框架、模块化防水相机设计技术、音频处理技术和框架等在内的几乎所有核心技术,均通过影石创新自主研发取得,相当于是把命脉把握在自己手上。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998项,其中发明专利222项。上半年,影石创新消费级产品结构升级与专业级市场突破的精准布局,两大维度共同支撑起营收的高增韧性。
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作为影石创新营收“压舱石”,其在2025年上半年的核心引擎地位依然稳固,实现营业收入31.59亿元,占比86.06%。上半年,公司推出的旗舰新品Insta360 X5全景相机上市首日即横扫美国、日本、德国等全球多国电商平台,强势登顶运动相机/全景相机品类销量榜首,带动公司高端产品占比显著提升。今年8月最新推出的GO Ultra凭借其独特的“小方块”设计、轻量化机身与专业级影像性能的结合,重新定义了“旗舰画质口袋相机”,成为年轻父母和内容创作者的新宠。
而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虽然目前营收占比较低,但该板块已展现出远超行业的增长潜力,在多个企业级场景实现快速渗透。如公司推出的AI视频会议一体机Connect凭借“摄像头找人”智能交互、10米无差别拾音等创新功能,荣获ISE 2025“最佳展示奖”并与腾讯会议深度集成;公司专业级VR相机(如Titan)通过与激光雷达设备协同,形成“全景+激光雷达”测绘方案,目前已与数字绿土等头部测绘企业推出成熟解决方案,在电力巡检、建筑测绘、道路检测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具备向工业检测场景延伸的技术潜力。
用户共创:千万星光汇聚成一片银河
在消费电子领域,用户体验永远是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众所周知,影石创新拥有一个年轻的创始团队,公司董事长刘靖康也成为科创板首位90后敲锣创始人。而影石创新的产品创新力并不是来自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年轻的团队,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年轻用户。这就是影石创新的“用户共创”模式,其首创的“隐形自拍杆”功能,正是源于用户“不想破坏画面美感”的吐槽。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影石创新的名字一直是跟GoPro一起出现的,但是二者在自己的处世哲学上,选择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有媒体评价称“GoPro像一位孤傲的画家,执着于单方面输出‘完美作品’;影石则像一场永不散场的派对,邀请全球用户共同调酒。这种‘用户共创’模式,让中国品牌在海外建立起情感连接”。
滑雪爱好者用全景相机记录腾空瞬间,宝妈把它咬在嘴里拍宝宝第一视角,甚至有人将相机绑在狗狗身上开发“宠物视角”,这些全部都是影石创新的“共创出圈之作”。而在与用户共创的过程中,影石创新也积累下了无可替代的财富,就是用户需求的洞察力,他们能发现用户自己都没有发现的需求。也可以说影石创新比用户自己更懂用户,他们的产品也就更加契合市场的需求。
影石无人机:品类创新,撬动细分使用场景需求打开增量市场
更值得关注的是,7月28日,影石创新联合第三方共同孵化的无人机品牌“影翎 Antigravity”官宣亮相,产品开发理念旨在重构无人机产品启动“飞行革命”,提升包括现场沉浸感、简化飞控操作、全景摄像在内的用户综合拍摄体验。
目前已公开的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内置了8K全景摄像头,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拍摄参数调整。公司此前曾推出支持5.7K外挂式无人机全景相机产品“瞳Sphere”探索无人机市场,此次新品牌更进一步升级推出内置镜头的8K全景无人机,将是对现有影像设备的有力补充。对此,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用一句生动的总结点明了影石的核心价值:“影石是谁?是给机器设备安装上VR眼睛的男人。”
谈及无人机赛道,绕不开行业巨头大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如同“航母”般稳固。因此,以“挑战者”身份入局的影石创新,也引发了不少市场争议:一方认为其此举宛若“蚍蜉撼树”,难以撼动大疆的统治地位;另一方则看好其差异化优势,认为影石将全景技术融入无人机领域,是在传统赛道之外开辟了全新增长空间。更具话题性的是,大疆此前发布首款全景相机DJI Osmo 360,被部分市场声音解读为对影石创新的“偷家”行为。但从行业视角来看,“庞然大物”大疆的入局并非坏事——凭借其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全球化渠道布局与成熟的营销能力,反而可能为全景相机市场带来更多潜在消费者,在大幅提升品类公众认知度的同时,共同做大整个全景相机市场的“蛋糕”。
回头来看,影石创新的无人机之路还要追溯到五年前,从动因来看,主要是无人机拥有足够的市场且现有很多需求依然没有被满足,这个也在他们公布出来的“影翎 Antigravity A1”参数上可见一斑。没有复杂的遥感操作,体感遥控器“指哪飞哪”,有博主戏称无人机航拍将进入“傻瓜”时代。同时全景无人机作为全新品类,能够做到传统相机和传统无人机无法做到的功能、覆盖更多全新使用场景,实现吸引更多“摄影小白”消费者尝鲜消费,创造新的增量市场。
从行业前景来看,2023年全球航拍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达71亿美元,据Valuates Report预测,到2030年这一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122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速约8.0%,市场增长确定性较强。而影石创新在创新能力、图像算法、AI剪辑等领域的核心优势,有望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依托产品创新撬动更多细分使用场景,进而为公司带来显著业绩增量。根据公司规划,无人机业务预计于2026年实现量产发售,届时将成为继全景相机、运动相机后的第三增长引擎,推动公司完成从“双品类驱动”向“三品类驱动”的战略转型。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影石创新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深耕技术深水区,通过高强度研发构筑起坚实的专利护城河,而高毛利表现也印证了其在高端影像市场的统治力。当前公司的增长逻辑已超越单一财务周期,形成“三级助推引擎”的清晰格局:消费级产品持续牵引价值跃迁,专业级方案向工业领域核心场景渗透,无人机新赛道则为未来发展打开广阔空间。这不仅是影石创新对自身商业版图的重新定义,更是以底层技术创新重构智能影像设备终极边界的重要实践。
来源:梧桐树下V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