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专业跨界汽车实训,他是如何培养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16:22 2

摘要: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杨浦以改革创新为引擎,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与产教融合,构建起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交出了亮眼答卷。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杨浦以改革创新为引擎,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与产教融合,构建起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交出了亮眼答卷。

马波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汽车实训中心主任,作为一名普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他深耕职业教育多年,连续培养出了三届世界冠军他到底怎么做到的?一起来听听马波的故事……

产教融合 教学内容紧跟行业需求

马波是从英语专业“跨界”到车身修理项目的。当他从词汇与语法的世界中,步入满是工具、金属与油漆的实训车间时,感受到的不是隔阂,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这里的问题是如此具体:一个钣金面上的凹陷,一道如何才能完美无瑕的漆面。解决问题的路径,不再是书本上的理论推演,而是手、眼、心与工具的协同作战,是无数次尝试后的灵光一现。

作为学校现代汽车专业群的专业主任,马波始终站在汽车行业的前沿,凭借其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勇当职业教育改革的先锋。“名企引领、按岗定制、工学交融”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使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更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中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不能脱离实际产业需求,只有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真实的行业场景和技术,他们毕业后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马波说。通过与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汽车技术和生产工艺,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定制培养人才计划,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成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种深度融合的产教融合模式成效显著。学校现代汽车专业群的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来,共获得市级荣誉40余项,国家级荣誉20余项,学生杨山巍、徐澳门和朱俊峰分别荣获第44届、第45届、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为国争光。

攻克教学技术难关

汽车车身修复领域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和复杂故障。测量精度低、维修效率慢……面对这些问题,马波老师总是能够迎难而上,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展现出坚定的攻关力。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得主朱俊峰回忆起马波带领汽车教师团队研发的“小发明”、“小创造”津津乐道。磁力贴车身测量尺和低温热熔塑料样规等创新工具,磁力贴车身测量尺利用磁力吸附原理,操作简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低温热熔塑料样规则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和面板形状进行定制,将关键工序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改善了训练效果和比赛的公正性,这些研发成果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难题,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此外,他带领团队参与开发的虚拟仿真焊接设备,技术领先,有效降低了实训成本和安全风险,被指定为国家级比赛专用设备

马波积极引入世界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和虚拟仿真设备,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模、评、练”教学模式。通过模拟世界技能大赛的场景和评分标准,让学生提前适应比赛的节奏和要求,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马波的团队也获得了上海市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针对面板测量精度问题,他通过不断试验,发明了利用低温热熔塑料制作样规的方法,并建立了一套标准流程,极大提高了测量精度,改善了训练效果和比赛的公正性。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针对汽修行业的技术难题进行深入研究。他改良的护目镜显著降低了切割时铁屑入眼的风险,设计的两种训练板件在全国多个院校和国家级比赛中得到应用,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评价。这些攻关成果不仅提高了维修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成本,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方面,马波老师同样积极创新。他引入世界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和虚拟仿真设备,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模、评、练”教学模式。“通过模拟世界技能大赛的场景和评分标准,让学生提前适应比赛的节奏和要求,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马波老师解释道。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2020年,马波老师凭借这一模式获得了上海市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模、评、练”培育顶尖技能精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波老师始终坚信这一点。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创了“巧练 + 反思 + 攻破”培养法,手把手指导学生攻克车身修复中的复杂技术难点。

在课堂上,马波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他亲自示范每一个操作步骤,耐心地讲解技术要领。同时,他也是一位匠心精神的传播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情怀。“我希望学生们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职业,追求卓越。”马波说。

他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近几年,他指导40余名学生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海市中华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世界技能大赛等。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名学生在世界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斩获金牌,练就了一手“精准修复”的硬功夫,成为行业认可的技术骨干。其中包括第44、45、47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选手杨山巍、徐澳门、朱俊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职业技能大赛金牌选手李杰。

除了指导学生竞赛,马波老师还带领团队完成了众多实践项目。五年内,他带领团队完成了1+X证书制度试点、1+X钣喷方向全国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现代学徒制等各项目50余个,完成市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完成市级课题1项,带领团队开发了世赛转化教材《车身修理》,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职业教育不再是“无奈之选”

“我们一直希望职业教育对学生而言,不再是“无奈之选”,而是一种“兴趣与职业导向”的主动选择,未来会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校长曹蓉说。2023年7月,杨浦区将区内两所优质中职校——国家级重点院校杨浦职业技术学校与全国唯一开设中职录音专业的上海市现代音乐职校合并,组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这一整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实现了资源深度融合与品牌升级。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紧密合作,打通"中职—本科"升学通道,为学生铺就学历提升与职业发展的双通道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杨浦区以改革创新为引擎,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与产教融合,构建起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交出了亮眼答卷。

杨浦职业教育以"融创教育"理念为引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等方式激发学生潜能。168名专任教师中,中高级职称占比65.6%,"双师型"教师高达95.5%,24名区级骨干教师与多个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构成强大师资矩阵。五大教师培养计划则为教师成长提供全周期支持,确保教学质量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

杨浦区职业教育集团更以协同之力助推发展。通过教师公开课、论文专刊、信息技术培训等举措提升师资水平,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参与教学,对接"星光计划"举办技能展示,强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配性。同时,学校辐射全国,与云南宁蒗、福建三明开展教育协作,年社会培训超千人次,彰显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担当。

如今,杨浦职业教育正以"高校引领、产教融合、贯通培养"为路径,向着"五高"现代职业学校目标迈进,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杨浦样本"。

来源:上海杨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