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字头”再添猛将,江西矿业巨头来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5 19:08 2

摘要:上市公司没有实控人,确实罕见。2022年以来上市的680家企业中,仅有24家采用无实控人架构,占比为3.53%。

中国瑞林,稀有但不平庸。

上市公司没有实控人,确实罕见。2022年以来上市的680家企业中,仅有24家采用无实控人架构,占比为3.53%。

一般来说,没有实控人的企业可能会面临决策效率降低、管理层权力过大等问题。

但截止到2025年3月25日,这24家企业中有12家市值都超过了100亿元。海光信息、拓荆科技、芯联集成、星宸科技等企业也已经发展成行业的龙头。

也就是说,从企业的经营效率来看,没有实控人也并非全是劣势。

3月26日启动申购的中国瑞林,也是一家无实控人企业。而且,中国瑞林进一步印证了无实控人架构“稀有但不平庸”的特点。

三大股东:关联交易创造财富巨人

中国瑞林主营业务为矿业工程设计与咨询,属于技术服务行业。公司前身可追溯至1957年成立的江西南昌冶金设计院,是妥妥的“中字头”企业

穿透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有志者事竟成”的职工持股平台。

员工持股是企业激励员工、优化股权结构的常用方式。华为就是通过工会代持近100%员工持股,成功绑定人才,实现国产飞跃的。

截止到2024年底,中国瑞林各个员工平台合计持股的比例达到了50%。如果治理得当,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

另一部分是三大股东的“三权分立”。

中国瑞林的三大股东为中色股份、江铜集团以及中钢股份,是我国有色金属领域实力最强的三家国有企业。

2024年三季度末,三大股东在内地上市的子公司总资产合计达2800亿元。背靠三棵“大树”,中国瑞林形成了两大核心优势:

一是,关联交易“作保”,业绩稳定增长。

2023年,中国瑞林来自关联方的交易金额达到了16.13亿元,占总营收的56.34%。2024年上半年虽然金额有所下滑,但是占比仍然达到了27.16%。

而且,不仅是交易的“数量”,从“质量”上看,中国瑞林的利润也来源于关联方。

2022年及以前,中国瑞林设计咨询业务毛利率关联交易为50.67%,而非关联方交易仅为36.99%。一轮问询过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

二是,现金财富“巨人”,大额分红。

长期盈利的合作,使得中国瑞林并不缺钱。

2024年公司的期末现金余额高达15.77亿元,约为此次IPO计划募资金额(5.07亿元)的3倍。

此外,2019年以来中国瑞林每年都进行5850万元的分红,五年累计现金分红达2.93亿元。

那么,中国瑞林能一直“衣食无忧”吗?

业务倒挂: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

盈利能力“动荡”,是中国瑞林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已经从2019年的27.5%下滑到2024年的18.52%;净利率也从11.95%下滑到6.23%。

中国瑞林主要有三块业务:工程设计及咨询、工程总承包以及装备集成。近几年,中国瑞林形成了“高成本低效能”的逆向循环。

一方面,毛利率整体下滑。

2019年-2024年,受到建筑及市政领域受外部环境影响,公司三大业务的毛利率都出现了下滑。

其中,公司的工程设计及咨询是毛利率最高的业务,也是同比下降最大的业务。2024年这块业务毛利率为32.42%,下滑了近1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业务“倒挂”。

业务倒挂一般指,低毛利业务收入占比反超高毛利业务,导致整体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的“结构性失”衡现象。

2019年-2024年,中国瑞林工程设计及咨询业务营收从7.2亿元下降到7.04亿元;而装备集成业务营收却从2.99亿元大幅增长到11.33亿元

高毛利率业务萎缩、低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的结构性矛盾,使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困境。

2019年-2024年,中国瑞林的营收从14.96亿元增长到24.74亿元,但净利润却从1.79亿元下降到了1.55亿元。

那么,中国瑞林未来如何发展呢?

截至到2024年6月30日,中国瑞林的在手订单为57.69亿元。其中,装备集成业务拥有233个订单,金额达到了28.47亿元。装备集成业务或许依旧是中国瑞林发展的核心支持。

首先,新兴市场拉动需求增长。

新能源车(插混+纯电)、充电桩、风电、光伏等新型领域拉动铜需求量增长,预计2030年铜的需求量将增至725万吨

再叠加铜价上涨,专做冶炼设备的中国瑞林有望优先受益。

其次,中国瑞林还将装备集成业务开到了国外。

2020年以来,中国瑞林陆续中标了Adani Enterprises、Kamoa Copper SA 以及中色股份的印尼、洛阳栾川的刚果金等装备集成项目。

换句话说,无论是源于业务结构“失衡”还是战略转型“阵痛”,中国瑞林盈利能力持续走弱已成既定事实。

而能否通过大额的订单渡过这一关键转折期,将直接决定公司的生存发展前景。

总结一下: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上市,对中国瑞林来说,仅仅是开始。

募集完资金之后,中国瑞林如何发挥员工持股的股权优势和业务调整的布局优势,解决盈利能力下滑这一核心问题才是关键。

不过,中国瑞林手握近60亿元的订单,短期内业绩还有保障的。

来源:格子说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