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7岁男孩成孤儿,野菜充饥,14岁有500万,他却说:我宁愿没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02:39 1

摘要: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德峨镇一户杨姓村民家中,一男婴出生,六斤,便取名“杨六斤”。他刚进7岁,母亲又给他舔了一个弟弟。本就有些困难的家庭,就更困难了。

2007年,7岁男孩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跟人跑了,他只能依靠野草来充饥养活自己,谁料,7年后他突然得到500万,他却哭着说:“我宁愿不要这些钱啊!”

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德峨镇一户杨姓村民家中,一男婴出生,六斤,便取名“杨六斤”。他刚进7岁,母亲又给他舔了一个弟弟。本就有些困难的家庭,就更困难了。

父亲只好出远门打工,不久,因脑溢血突然离开人世。爷爷一次在山上砍柴,不慎摔倒,抢救不及时,也走了。

母亲觉得自己再也没能力养活两个儿子了,一天半夜,她悄悄起床,对熟睡的杨六斤说:“孩子,母亲对不住你了。”然后,带着年幼的弟弟,丢下杨六斤,离家出走了。

奶奶经受不了这些打击,没几天,也随爷爷而去,杨六斤便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他7岁还没过完。好在有一个有良心的堂哥,叫杨取林。堂哥把杨六斤接到他家去,本想养活这个堂弟。

堂哥家也非常困难。为了一家人生存,他只好去远方打工。他把两个儿子送到岳母家,让杨六斤一个人在他家生活,每年给他寄500块钱生活费。

杨六斤还是吃不饱,他便常去山上挖野菜充饥。久了就对野菜熟了,知道什么样的野菜能吃,什么样的野菜不能吃。他还动不动去河里摸鱼捞虾,为自己改善伙食。那些鱼儿,都不足寸把长,他却感到特别好吃。

邻居们不是常来叫他去吃一顿,就是送些米面油薯过来。杨六斤小小的年纪,就很懂得报恩。他每次吃了别人的,过后都要主动去给人家干些活儿,不愿白吃白拿。

杨六斤还很有自尊心,别人请他吃,或给东西他,他都尽量推辞,不想麻烦别人。这样,他自然还是过着很苦的日子,让谁看了都忍不住落泪。

有好心村民就想到,带着杨六斤去找他母亲。母子俩一见面,拥抱着哭个不止。哭够了,母亲只是一个劲地赔不是,却怎么也不能把儿子留下来,说儿子的户口不在这边,没有地种。加上这边也有几个孩子,杨六斤要是来了,会比以前过得更苦的。

谁知,杨六斤没怨恨母亲,他擦干眼泪,还安慰起了母亲:“你放心吧,我长大了,能养活自己!”

村干部们派人打听杨六斤各路亲戚的联系方式,以村委会的名义,给七大姑八大姨,还有表叔表兄,打电话想求他们帮助。接电话的人,都是推辞,不是回答说不认识,就是干脆不理。

村干部只好把情况反应到电视台,经有关扶贫节目组的调查、采访、拍摄和播放,等一系列工作,杨六斤的命运,突然改变了!留给电视台的银行卡号上,捐款在呼啦啦地涨,转眼就有了500万。

有了这笔巨款,杨六斤想到的不是享受,而是首先拿出30万,去资助贫困村民。接下来又经和堂哥商量,拿出150万,给村里修路,那条由村里到学校的泥巴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

堂哥还为杨六斤提交了入学申请,他便和别的孩子一样,也走在了那条上学的路上。

面对记者的采访,杨六斤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因为他太想妈妈了!所以记者提到那500万的时候,他边流泪边说:“要是天天能有爸爸和妈妈的陪伴,我宁愿不要这些钱啊!”

杨六斤,一个还没有成人的少年儿童,过惯了穷苦日子,缺吃少穿,受尽折磨。可他身上却拥有不少成人都难得有的高尚品质,真是难能可贵。

母亲抛弃他,他宽宏大量,不怨恨母亲,反倒宽慰起了母亲;村民救济他,帮助他,他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主动报恩;特别是,得到巨额捐款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去资助贫困家庭,并且捐款为村里的学生们修路。

杨六斤后面的路还长得很,他这么小就有这么一身可贵的品质,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是一个对国家和人民,能作出很大贡献的人。

来源:酱子聊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