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师说-感染药师沙龙”热烈启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18:12 2

摘要: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好事正酿。追寻着春的足迹,迎着春的召唤,2025年3月15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的"师说-感染药师沙龙"项目在江西省南昌市正式启航。作为感染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会议汇聚全国临床药学、感染等多学科专家,通过前沿学术报告、多学科诊疗案例解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好事正酿。追寻着春的足迹,迎着春的召唤,2025年3月15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的"师说-感染药师沙龙"项目在江西省南昌市正式启航。作为感染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会议汇聚全国临床药学、感染等多学科专家,通过前沿学术报告、多学科诊疗案例解析及规范化用药路径研讨等形式,为促进临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构建科学抗感染防线提供新思路。

名家汇聚

多学科共谋规范化抗感染新策略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帆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童凌斐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江西省胸科医院张齐龙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王红鸾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

会议伊始,杨帆教授、童凌斐教授发表开场致辞。在致辞中,杨帆教授表示, "师说-感染药师沙龙"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有效打破地域壁垒,为广大临床药师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期待通过多维度的学术交流,促进药师团队在抗感染治疗决策中展现更大作为。童凌斐教授同样对项目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当代药师应通过循证药学、循证医学及微生物思维等手段,为临床提供智慧支持。期待未来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共同推动药师队伍的成长与进步。

学术论道

共探规范化合理用药最佳路径

肖永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差异化使用&管理

当前细菌耐药已成为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重要的抗菌药物,临床需根据其抗菌谱、耐药机制等不同进行差异化选择,如Ⅰ类碳青霉烯药物(厄他培南),推荐用于ESBL阳性肠杆菌经验和目标治疗;而Ⅱ类药物主要用于阴性菌经验治疗&非发酵菌目标治疗。同时,应进一步落实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和备案管理要求,优化抗菌药物品种品规结构,满足临床迫切需求。

张莉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集采常态化下医疗机构执行抗菌药物集采的思考

随着集采常态化制度化,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被纳入集采范围。在此背景下,医疗机构需进一步畅通进院渠道,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下,不搞“一刀切”,既满足临床需求又简化管理流程,同时对集采涉及的特殊级抗菌药物和基药规格进行合理报量并且实行以药学部门为主导的联合监管进行抗菌药物的科学化管理。

章新晶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院内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防控策略

当前,CRO耐药率在我国呈逐步上升趋势。院内防控需阻断传播、合理用抗菌药。厄他培南作为窄谱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活性较强,昌市第一医院优先使用厄他培南有助于减少铜绿假单胞菌对Ⅱ类碳青霉烯的耐药,抑制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发展,是临床应用中的优势选择。

欧阳爱军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规范用药体系的建立思考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规范用药体系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参与临床会诊、提升专业能力、实践干预及制定药物路径等方式,优化抗菌药物使用。需注意的是,药师应基于循证药学证据,结合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干预不合理联用等问题,持续助力规范临床用药体系的建立。

彭洁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

临床实战经验分享

该病例重点展现了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的个体化药学监护策略,在诊治过程中,药学监护贯穿全程,包括抗菌药物选择、剂量调整、耐药趋势分析及多学科协作下的感染灶管理,体现药师在重症感染治疗中的核心作用,也为临床药师处理类似病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思维碰撞

共促抗感染药物管理水平提升

主题授课后,江西省胸科医院魏娇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明教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郑丽丽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陈会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钟海利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剑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围绕抗菌药物目录优化、集采政策执行以及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策略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

他们表示,碳青霉烯类药物品规管理需兼顾集采要求与临床需求,通过备案机制灵活引入原研药以应对特殊病例,但强调备案需提供充分合理性依据,避免无序扩张。针对国谈药品管理,抗菌药物目录应严格遵循国家卫健委的品种限制规定。在临床使用层面,建议建立原研药与仿制药动态平衡机制,通过设定使用比例、强化处方审核引导合理用药,避免一刀切造成资源浪费或治疗不足。整体上,医院应构建集采政策、合理用药与成本控制的多维协同体系,既落实政策要求,又保障临床治疗的精准性与可持续性。

临床微生物专业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具有关键作用,提高送检样本质量和加强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同时制定个体化用药策略也是合理用药强的重要一环,需在临床、药学、微生物检验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共同构建科学用药体系。

在热烈的讨论声中,会议进入尾声。杨帆教授、童凌斐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会议总结,他们表示,临床各科室应互相支持,共同推动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期待随着项目的继续开展,增加更多交流与合作机会,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壹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