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至8月30日,为助力北京市对口帮扶凉山州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有效推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美姑县、越西县相关部门开展移动CT\DR“一扫双筛”肺部疾病筛查行动走进越西,2天时间完成移动CT筛查396人,移动DR(X线摄片)筛查7
8月29日至8月30日,为助力北京市对口帮扶凉山州重大传染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有效推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美姑县、越西县相关部门开展移动CT\DR“一扫双筛”肺部疾病筛查行动走进越西,2天时间完成移动CT筛查396人,移动DR(X线摄片)筛查761人。
“受地理环境、群众认知等因素制约,越西县结核病防治工作在早期发现与规范治疗方面存在困难,不仅加重患者家庭负担,也制约了我县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蹇丹表示,通过筛查及时发现潜在患者,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阻断结核病传播链条,降低当地发病率。
8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左二)向越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蹇丹(右二)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援合作处处长智利平(右一)介绍移动CT\DR“一扫双筛”行动。丛林摄
“学生群体的肺结核防控模式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学生群体具有聚集性,且年轻学生感染肺结核后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传播风险较大。学生群体一旦确诊,面临的学业压力较大,尤其是特殊年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表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此次移动CT\DR“一扫双筛”肺部疾病筛查首次走进学校,为学生开展筛查。在越西中学,700多位新生通过便携移动式DR加舌拭子双检测的方式进行了筛查。记者在筛查现场注意到,移动式DR设备非常小巧,由X射线主机、平板探测器和医生工作站3部分构成,在教室内即可完成筛查。
8月30日,移动CT\DR“一扫双筛”肺部疾病筛查走进越西中学。丛林摄
“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探索出一种适合学校及类似群体的肺部疾病筛查形式。目前看,‘移动DR+舌拭子’是现阶段较适合学校筛查、诊断结核病的工具和策略。移动DR辐射较低,可筛查病灶;舌拭子可筛查其是否具有传染性。”李亮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在学校开展筛查还可以起到健康教育的作用。通过此次筛查行动,学生们可以树立一些疾病防控意识,从治病到防病意识的转变,也是我们此次行动的重要意义所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援合作处处长智利平表示。
在北京市对口帮扶凉山州重大传染病攻坚行动的东风下,此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进行为期4天的移动CT\DR“一扫双筛”肺部疾病筛查行动,借助全新科技“移动CT\DR+舌拭子”,确保有效对当地肺癌及肺结核的重点人群进行早筛、早诊,共为近900位当地百姓完成移动CT+舌拭子筛查,近1700人完成移动DR+舌拭子筛查。
据悉,筛查结果已第一时间同步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等专家团队,确保筛查结果准确无误后,将与当地相关部门一起对相关人员进行随访和治疗。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