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5岁,男人正当年。他身体一直不错,生活也算规律,从不乱来。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自律的男人,却查出了阴茎癌晚期,妻子在病房外掉着眼泪,一句“说了多少遍你都不改”,让人听了心酸又疑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45岁,男人正当年。他身体一直不错,生活也算规律,从不乱来。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自律的男人,却查出了阴茎癌晚期,妻子在病房外掉着眼泪,一句“说了多少遍你都不改”,让人听了心酸又疑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不抽烟,不喝酒,夫妻生活也一直干净。可为什么还是会得这种几乎让人难以启齿的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怀疑生活方式,可这个男人却没有那些“高危行为”。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阴茎癌,它到底是不是一种可以“无中生有”的病?
很多人以为,只要私生活干净、注意卫生,就不会得这种病。可阴茎癌并非只和所谓“不洁”有关,它有些时候,就藏在你忽略的细节里。
这个男人,最大的错,可能就错在“太习惯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习惯,反复劝说却总也改不掉,终于成了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包皮过长,是他一直没当回事的问题。从年轻时就有,妻子劝了很多次去医院检查,他总觉得“没啥事”,拖着拖着,几十年过去了。
起初只是清洁不彻底,后来开始偶有瘙痒,甚至产生异味,可他依旧没当回事。直到最近发现龟头部位有小结节,而且越来越大,才慌了神。
阴茎癌在早期其实并不难发现,但正因为它的位置隐私、症状初期不明显,很多人选择忽视。尤其像这个男人,觉得自己生活“干净”,就以为不会出事。可真正的问题,不是你干不干净,而是你有没有科学地对待身体发出的信号。
包茎或包皮过长,会导致包皮垢长期堆积,这是诱发阴茎癌的一个重要因素。包皮垢中含有致癌物质,长期刺激局部黏膜,容易引发慢性炎症,甚至癌变。尤其是清洁不到位,加上卫生习惯不佳,更是雪上加霜。
有人会说,清洗不就行了吗?是的,理论上可以。但问题是,很多人根本做不到彻底清洁。特别是包皮过长的人,即使每天洗澡,也很难完全清除包皮垢。
再加上有些人清洗方式不当,比如水温太高、使用刺激性清洁用品,反而加重了局部黏膜的损伤。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也是阴茎癌的重要风险因素。不要以为只有女性才会感染HPV,男性同样会。
高危型HPV可通过性传播,也可能通过共用浴巾、内裤等方式传播。即使性伴侣单一,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风险。
HPV疫苗并非女性专属物,男性也可以接种,尤其是有包皮问题的人,更应该提前预防。可惜很多人对此认知有限,甚至连“男性也可以打HPV疫苗”都不知道,错过了最佳预防时机。
有人觉得体检没问题就代表没事,但阴茎癌的筛查并不在常规体检项目中。很多时候,只有当症状明显了,才会去就诊,而此时往往已经晚了。这个男人就是如此,直到肿块破溃、伴随出血,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肿瘤进展迅速,局部组织已经坏死,癌细胞沿着淋巴扩散,甚至转移到了腹股沟和盆腔。医生当时的诊断是晚期,手术已不可能彻底切除,只能选择姑息治疗。此时,再多的懊悔也已经来不及。
他妻子在病床边一边哭,一边低声责备:“早就说了多少次去割包皮,你就是不听。”这个“说了多少遍”,道尽了多少家庭里被忽略的健康建议。
在很多夫妻关系中,妻子往往是那个更关注健康的人,但男人总觉得“自己抗得住”,直到病来了,才知道有些事不是靠忍就能过去的。
阴茎癌并不高发,但一旦发病,后果极其严重。不仅治疗周期长,花费高,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需要进行阴茎部分或全部切除。这对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身心打击。
提高认知是第一步。不要觉得“自己不会得”,也不要因为“难以启齿”就逃避。身体任何部位出现不明肿块、颜色改变、异味或分泌物,都应该及时就医。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手术保留功能的可能性也越大。
重视早期症状,是避免悲剧的关键。像红斑、丘疹、结节、溃疡等,如果超过两周没有好转,且反复发作,就要高度警惕。特别是伴有瘙痒、灼痛或异味时,更不能拖延。
不要因为“难为情”就不去医院,医生见得多了,真正尴尬的,是因为羞于启齿而错过了治疗时机。阴茎癌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无知与忽视。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阴茎癌的基础。每天清洗外阴,尤其是包皮部位,必须做到位。穿透气性强的棉质内裤,避免湿热环境,减少细菌滋生,也是有效方式。
定期检查,尤其是有包皮过长或包茎的人,建议尽早进行包皮环切术。手术简单,恢复快,能极大减少患病风险。
不要总想着“再等等”,健康这事,晚一天就可能多一分风险。
你愿意为了面子,拿命去赌吗?这是这个男人晚期阴茎癌带给我们每个人最直接的拷问。不只是男人,身边的家人、伴侣,也应该提醒和推动彼此,别让“说了很多遍”变成难以挽回的遗憾。
健康意识的觉醒,不是等病来了才开始,而是从每一个小细节开始。
别等到“说了多少遍”变成“来不及了”。
声明:"非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就医"。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科普健康生活,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1. 韩光祖主编.《泌尿外科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年.
2. 李宏军,《阴茎癌的诊治现状及进展》,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年第29卷第5期.
3. 赵志刚等.《人乳头瘤病毒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关系研究进展》,中华男科学杂志,2023年第16卷第3期.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关于男性健康的知识,让健康从“现在”开始。
来源:健康知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