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宣告!中俄正在塑造一个新世界,西方法则已不再受欢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06:49 3

摘要:当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郑重警示全球正面临“分裂成经济集团”的潜在风险时,中俄合作年贸易额达2000亿美元。

世界新旧秩序更迭向来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当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郑重警示全球正面临“分裂成经济集团”的潜在风险时,中俄合作年贸易额达2000亿美元。

如今普京更直言新世界秩序如日出不可回避,难道西方数百年构建起的权力体系将退场?那中俄合作又将以何种方式重塑全球秩序呢?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俄两大国就相互依赖,逐渐形成了一套去美元化新生态。

其实这种理念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就提出过。他呼吁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国团结起来,努力推动建立多极化世界,打破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和“历史终结论”一家独大的局面,给全球发展带来新动力。

如今世界格局正朝着这个方向转变。

当西方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时,中俄迅速建立起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如今已覆盖多个国家。

2024年数据显示,中俄贸易本币结算比例近80%。

这些数字背后是两国共同构建从跨境支付系统到能源期货市场,从数字货币试点到主权财富基金互投的经济共生关系,远远超越西方传统贸易之范畴。

在哈尔滨至莫斯科的中欧班列上,运输着比亚迪新能源车和俄罗斯钛合金等货物。

2024年3月首列哈尔滨至莫斯科汽车出口中欧专列发车,搭载152台中国国产汽车(包括比亚迪品牌),货值3140万元人民币。

而且借着“一带一路”的契机,中国还积极和欧亚经济联盟展开全面且深入的合作。

像绥芬河、同江口岸这些中欧班列东通道,运输能力那可是相当厉害。

仅2025年上半年,通行班列便多达两千多列,而所发送货物达25万多标箱,运输网络可畅达波兰、德国等14个国家。

中俄也联手开发北极航道,打通亚欧新通道。这条“冰上丝绸之路”比传统航线航程缩短不少,正重塑全球海运格局。

如今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俄罗斯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和德国,而印度经济也与东盟区域合作紧密。

作为新兴力量,三个大国正携手发力试图冲破美西方主导、一家独大的单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清晰可见,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这种世界多极化的走向,不仅在经济贸易领域表现明显,在国际政治格局中也同样凸显。

2025年8月10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上,中俄两国代表达成一致立场。坚决反对以色列推行的强制迁移计划,展现出维护公平正义与和平秩序的坚定态度。

中国代表傅聪言辞笃定,明确强调加沙为巴勒斯坦不可分割之领土;俄罗斯代表亦严词谴责相关计划,称其公然践踏国际法。

两国代表立场一致态度鲜明,英法也持相似立场,但美国为以色列辩护,导致表决现场形成鲜明对立。

不过中俄之间的这种协调合作并非无条件、全方位的。

就拿阿富汗问题以及北约相关历史事件来说,中国多次投出弃权票,在部分议题上展现出与俄罗斯不同的态度。

这足以表明中俄合作带有选择性,并非传统意义上紧密无间的同盟,更多是基于当下共同利益展开的阶段性协作。

反观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中常常秉持对立立场,习惯性地推行单边行动。

中俄会根据形势有选择地开展协调合作,在合适的时候对美西方国家的单边主义行为表明反对态度。

这恰好对美西方国家的单边主义形成牵制,推动国际秩序往更公平合理的方向改变。

这种战略协作不仅体现在外交辞令中,更转化为具体行动。

北约不断东扩,给俄罗斯带来极大威胁。当逼近俄罗斯边境时,中国在亚太主动搞军事透明化,为区域安全稳住了局面。

反观西方完全背弃了诺言,俄罗斯曾得到过北约永不东扩的承诺,可现实却狠狠地打脸。

美国同盟体系还常借军事基地网络来掠夺他国安全权益。

例如在2003年,美国仅凭一些虚假证据就悍然入侵伊拉克,强行推翻其主权政府,导致数十万平民无辜丧生。

美国这种故意挑起冲突、趁机谋取私利的行为,也终将遭到国际社会的唾弃和反观 。

可以预见这种靠强权维持的秩序,注定走不长远。

在国际层面上,中俄两国也同样经历着更为深刻的变革。

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里,中俄牵头提出的“特别提款权改革方案”得到好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力挺。

这一方案让国际金融体系更公平合理,符合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需求。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正慢慢搭建起一套不同于西方规则的全球治理新体系。

而在文明交流方面,汉语成为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中最受欢迎的专业。

“中俄文化年”活动利用数字技术,让敦煌壁画和冬宫藏品实现了线上展示与互动交流。

这种不受意识形态限制的文化往来,很好地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西方媒体老用“专制联盟”这种老掉牙的偏见看待中俄关系,可中俄智库联手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却获得了130个国家的支持。

它提出的“不可分割安全”理念,直接戳破了西方民主和平论的谎言。

这表明发展中国家正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自己主导话语体系构建。

中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这种多维度、深层次的协作,不仅在解构旧有的权力结构,更在为人类文明提供新的可能性。

历史终将证明21世纪的国际秩序不会由某个文明单独定义,而将在多元文明的交响中走向新的平衡。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95期:俄罗斯思考未来 来源:观察者网

学者:普京涉华言论给中俄关系定调 战略明牌重塑国际秩序

2025-05-13 07:38:50 来源:大国科技观

联合国安理会就以色列接管加沙城计划召开紧急会议:除美国外,所有安理会成员都谴责

2025-08-11 ·观察者网

来源:齐医生言犹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