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红线"打破行业规则,小米如何改写商业逻辑?2018年雷军立下"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5%"的军令状,至今仍是科技圈热议话题。对比苹果30%+的硬件毛利率,小米的薄利模式曾被质疑"难以为继",但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营收破7771亿,现金储备达1549亿。
雷军"只挣一点点"背后:是商业克制还是行业革命?
1. "5%红线"打破行业规则,小米如何改写商业逻辑?
2018年雷军立下"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5%"的军令状,至今仍是科技圈热议话题。对比苹果30%+的硬件毛利率,小米的薄利模式曾被质疑"难以为继",但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营收破7771亿,现金储备达1549亿。
争议点:低利润是否倒逼企业更依赖生态盈利?网友分成两派:
支持者:用户省下的钱最终通过IoT设备回流;反对者:造车等高投入业务恐颠覆承诺。2. "价格屠夫"的AB面:消费者狂欢 vs 同行焦虑
小米SU7Ultra以81.49万定价对标百万豪车,用"三电机+5分钟快充"搅动市场。但发布会当天股价暴跌8%,暴露资本市场的矛盾心态:既期待颠覆性产品,又担忧盈利压力。
用户真实评论精选:
3. 深度拆解:小米"少即是多"的生存法则
雷军将乔布斯的极简哲学本土化:
4. 灵魂拷问:这套模式能被复制吗?
创业者困境:华为、OV尝试跟进"性价比"却难敌小米生态;行业启示:特斯拉开放专利 vs 小米开源IoT协议,哪种更可持续?网友神总结:"小米教会我们——想赚大钱,先学会不贪心。"
互动话题:
① 你愿意为"利润不超5%"的品牌买单吗?
② 若小米提价10%,会失去"良心企业"光环吗?
来源:端庄海浪ef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