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普融通”培养数字化人才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5 12:19 2

摘要:近年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邯郸职院)积极探索,通过构建“双线、四同、三共”人才培养学习生态,有效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全新的范例。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加快智慧校园和教学平台建设,融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近年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邯郸职院)积极探索,通过构建“双线、四同、三共”人才培养学习生态,有效推进数字化人才培养,为国家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全新的范例。

探索“双线”教学模式

打造共融共享育人场景

“虽然不能亲临实验室,但通过虚拟环境,我几乎可以感受到真实的机器运转。”在一次关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课程中,邯郸职院授课教师利用虚拟仿真工厂,让学生在线上模拟操作PLC控制系统。学生袁绪豪说,这种体验不仅加深了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对未来职业的信心。

自2020年起,邯郸职院作为教育部信息化共同体的牵头单位,累计投入近7000万元,建设了“有线无线全覆盖、职能部门全打通、信息数据全管理、网络安全全保障、一部手机全办理”的智慧校园,探索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截至目前,邯郸职院上线在线开放课程数489门、校内在线课程(spoc)数980门,开设在线开放课程期数492期,选课总人数28225人,其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占比100%。这些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选择,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2024年,该教学模式被教育部评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优秀项目。

搭建“四同”教学平台

打通教育教学全流程

“四同”即“教学、实践、评价、诊改”四个环节在同一平台上协同运作。通过这个平台,学院将多个教学环节统一整合,解决了原有信息化平台存在的教学环节不畅通、缺乏统一的教学全流程信息化支撑的问题。

“四同”平台不仅将四大教学环节融汇在同一个平台,并将其植入各共同体智慧校园中,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跟踪和评估,打通了从课前准备到课后反馈的整个教育流程,极大提高了教学管理和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在计算机编程的课程中,该校杨彦龙老师使用“四同”平台上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发现了大多数学生对递归算法的理解存在困难。他立即调整了教学计划,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中专门讲解并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同时,同学们也收到了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

同时,该平台还支持跨校、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使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分享特色课程和教学经验,形成互补共赢的局面,显著促进了教育公平。

推进“三共”协同机制

构建立体化协同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社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合作基础薄弱的问题。邯郸职院积极探索几类教育的“渗入”培养,努力构建一个立体化、资源畅通的人才协同培养共同体。

新疆和静县技工学校山其米克老师通过共同体教学平台及VR技术,带领师生们远程参观了邯郸农林二社区“初心课堂”。“这次体验真的非常震撼。”二年级学生巴吐尔激动地说:“通过VR眼镜,我仿佛亲临其境,这种感觉是书本和普通视频无法给予的。”

为了挖掘“三共”协同效能,邯郸职院创新性地整合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社会教育,实现无缝对接与有机融合,支撑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截至目前,共同体为3500名研究生、23000名本科生、25000名专科生、4500名中专生、9700名成人教育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学习、实训资源,有效推进“职普融通”发展进程。(周洪松)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