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过去,更要铭记历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31 10:27 2

摘要:80年过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依旧血脉偾张。那是一段靠鲜血、钢铁和信念铸就的岁月。东方战场,既是中国军民的浴血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志士跨越国界、共同抵抗侵略的真实缩影。今天,当我们重温那段历史,不只是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提醒:谁想篡改

文丨陆弃

80年过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依旧血脉偾张。那是一段靠鲜血、钢铁和信念铸就的岁月。东方战场,既是中国军民的浴血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志士跨越国界、共同抵抗侵略的真实缩影。今天,当我们重温那段历史,不只是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提醒:谁想篡改历史,就必须面对铁一般的事实;谁想再度挑衅,就必须正视这片土地留下的伤疤与火焰。

先说苏联。1937到1941年,苏联派遣志愿航空队,送来1285架战机、3665名人员,其中1091名飞行员。他们在南京、武汉、重庆的天空中,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击落炸毁敌机986架,打沉敌舰120艘。没有这些“西伯利亚雄鹰”,抗战初期的中国空军可能早已被彻底压垮。那是中国与苏联并肩流血的岁月。如今有人总喜欢炒作“地缘博弈”,但回头看,那时的选择是命运共同体式的抉择:要么一起抗击法西斯,要么一同被碾压。

再说美国的“飞虎队”。1941年到1945年,他们化身志愿队、特遣队,保卫滇缅公路,参与怒江战役。最传奇的,当属开辟“驼峰航线”。这是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的死亡航线,恶劣天气、敌机拦截,让这条补给线变成一条血路。中美飞行员共同执行任务,四年间609架飞机坠毁,近2000名飞虎队员长眠雪山,换来了80万吨物资。平均每1.5公里,就有一具遗骸。数字背后,是生命堆砌起的战略通道。今天,当有人抹黑中美抗战合作时,应该先翻翻这段血淋淋的史册。

但抗战的战场不仅在空中和补给线上,还有那些白衣天使撑起的“生命防线”。白求恩,背着5000美元的医疗器械来到晋察冀,创办“流动血库”,两年完成上千台手术,最终倒在中国大地。柯棣华,32岁殉职太行山,把青春献给中国。法国的贝熙叶,新西兰的霍尔,印度的医生们,在炮火中救治伤员、开设医院,甚至骑自行车为八路军送药。他们没有持枪,却与战士们一样,血肉相连地守护着中国抗战的脉搏。

还有那些记者与普通外国友人。拉贝,用日记记下南京大屠杀的铁证;马吉,用镜头留下唯一的动态影像;斯诺,用《西行漫记》让世界第一次认识共产党;辛德贝格升起丹麦国旗,救下两万名中国平民。这些人不是军人,却用笔尖、镜头、信念,打破了新闻封锁,把中国的声音送到世界。试问,如果没有他们的勇气,中国的抗战真相是否会在西方舆论里被彻底掩埋?

今天,80年后的中国,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坐标点上。那段记忆提醒我们,世界不是铁板一块,真正的朋友,往往是在最危险的时候伸手。那些跨越山海、奔赴中国的身影,证明了正义和牺牲不会因为国籍而褪色。也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更清醒地看待当下的国际环境:当有人刻意篡改二战史观,当某些势力妄图重启军事冒险时,中国必须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确保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铭记,是为了更强大。那一条条航线,那一页页日记,那一滴滴血液,凝结成了今天中国人心中不可动摇的历史坐标。敌人要记住,朋友也要记住。抗战的胜利告诉我们:团结才能生存,斗争才能胜利。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80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那段血火记忆,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底气。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