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厦门大学公布2024年厦门大学“读懂中国”活动获奖名单,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优秀组织奖”,征文作品《科研报国七十载 “光谱人生”放异彩——记九十九岁高龄的光谱化学家黄本立院士》获一等奖,以下是获奖作品全文。
导读
近日,厦门大学公布2024年厦门大学“读懂中国”活动获奖名单,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优秀组织奖”,征文作品《科研报国七十载 “光谱人生”放异彩——记九十九岁高龄的光谱化学家黄本立院士》获一等奖,以下是获奖作品全文。
科研报国七十载 “光谱人生”放异彩
—记九十九岁高龄的光谱化学家黄本立院士
轻启摄影集《随影录》的扉页,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厦门大学的门扉,一帧帧校园风光画卷悠然铺展:巍巍建南、芙蓉湖畔、白城转角……拍摄作者,是一位摄影情深却曾为了光谱分析事业而放下照相机的老先生。他,在抗战的“烽火”中艰难求学,待新中国晨曦初现之时投身科研报国,在花甲之年赋能厦门大学学科建设、耕耘南方之强教学一线,七十余载春秋初心如磐,一生献予祖国的科研与教育事业。
他就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他在国内光谱分析领域书写了多个“第一”:自制国内第一台光谱分析用的电花光源、第一套原子吸收装置,是我国原子光谱分析领域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我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走进99岁高龄黄老的故事,每一幕感人的时刻、每一言真心的话语,勾勒出“大先生”的模样……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好什么”
1949年,新中国于晨曦中屹立,对于年轻的黄本立而言,亦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这一年,因重疾休学半年的黄本立重返岭南大学,完成毕业学分。彼时,华夏初绽新颜而百业待举。东北重工业的复兴,正呼唤着理工才俊的热血与智慧。
在黄本立面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毕业后赴美留学感受良好的研究环境与稳定的生活,或是去东北。在岭南大学,黄老的恩师,新中国无线电电子科学的奠基者之一的冯秉铨与中国光学、光谱学的开拓者之一的高兆兰夫妇二人对国家的忠诚、对教学科研的求索,深深打动并影响了黄老。
先贤引路,初心得明。怀揣“去支援祖国建设”的壮志,少年热血的黄老毅然北上,不待毕业、放弃留学,来到了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初时,东北电影制片厂吸引了挚爱摄影的黄老,但光谱分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使他转身投身于光谱分析研究。从此,他肩负起了多项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建立了环境污染物的标准分析之法,用智慧与汗水在光谱技术的荒漠中开辟出绿洲。
回望那段岁月,黄老目光如炬,笑言:“当时满腔革命热情,实在顾不上那‘一纸证书’了。”他幽默地说道:“所以我除了院士,什么‘士’都不是。”事实上,他已满足当时东北科学研究所南方招聘人才的条件。在黄老心中,“我一直是国家需要什么,我就一门心思做好什么”,岁月流转,矢志不渝。
“促进光谱领域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
再一次响应号召支援特区建设,是在1986年,已花甲之年的黄老应厦门大学之邀来此任教,“永不言休”便成了他的写照。
来厦初期,学科初创之路荆棘满布,设备、人才、资金紧缺。黄老肩负起重任,利用刚批准成立的厦门大学分析专业博士点招收博士生,并引进海外博士后。在黄老的带领下,研究小组勇克万难,建成堪称国内一流的原子光谱实验室,后进一步发展成为“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老也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多项奖项。1993年,凭借在光谱分析领域的卓越贡献,黄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在黄老的推动下,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促进了光谱领域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科学家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面貌!
如今,年近百岁的黄老仍坚持阅读科研文献、与课题组师生共话学海,在厦门大学乃至中国现代分析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之路上不断发光发热。黄老谦称所做“雪泥鸿爪”“尽责罢了”,实则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当教师不能误人子弟”
秉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理念,黄老立于三尺杏坛上以一丝不苟之严谨,追求学问之真谛,更以育人为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对课件制作有着很高的要求。当时无先进软件之便,全由黄老手工雕琢。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黄老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创思维、辩证意识和实践能力,实验为基、论文求真,“不管你在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都要想方设法验证,包括我讲的课。”
教学科研之余,黄老常谆谆教导:“最先进的仪器永远是在实验室研制出来的。”他以“冷板凳”为喻,勉励学生深研仪器装置,掌握核心技术,解决仪器国产化中的“卡脖子”问题。“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勇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既为自勉,亦赠后学。即便年逾九旬,黄老仍心系科学精神薪火相传,步入厦门市演武小学分享人生故事,于童稚心间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数十载春秋,黄老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光谱分析领域的杰出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黄本立“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教育部授予黄本立“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耄耋之年的黄本立,依然和70余年前的那个少年一样,对科学满怀挚爱。从青丝到白发,舍“小我”为“大我”。黄本立院士的一生为祖国学习、为祖国攻关、为祖国工作、为祖国育才,身体力行诠释了何谓“大先生”。黄老的故事,是一代代厦大化院乃至无数科研工作者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而不懈奋斗的生动缩影,激励着每一位厦大人在实现教育强国、民族复兴伟业征程中“放一异彩”。
作者:谢弘灏、吴炫君、刘阳指导老师:刘俊杰、龚巧彬、曹熠婕、聂鑫
来源:化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