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常州博物馆的珍藏中,有一幅足以震撼书坛的巨作——文徵明《行书“剡藤湘竹”七言诗轴》。这幅纵347.9厘米、横90.8厘米的作品,由刘国钧先生于1959年捐赠,是文徵明晚年行书的巅峰之作。
在常州博物馆的珍藏中,有一幅足以震撼书坛的巨作——文徵明《行书“剡藤湘竹”七言诗轴》。这幅纵347.9厘米、横90.8厘米的作品,由刘国钧先生于1959年捐赠,是文徵明晚年行书的巅峰之作。
作为“吴门四家”之一,文徵明晚年笔力愈加深沉。此作虽为巨幅,却用笔一丝不苟,提按顿挫的痕迹在纸面上清晰可见,宛如舞者的身姿,刚柔并济。笔势连贯如行云流水,从“剡藤湘竹巧裁将”到“墨痕狼藉露华香”,八句诗一气呵成,毫无滞涩之感。
章法布局更是尽显大家风范。字距行距疏密有致,字体大小错落却不失端庄,整体气势恢宏又不失雅致。诗中描绘的“琼华出尚方”“四海清凉”,在笔墨间化作一种清正之气,与文徵明为人处世的严谨淡泊相呼应。
释文:
剡藤湘竹巧裁将,珍重琼华出尚方。
四海清凉初拜赐,一时怀袖摠生光。
最怜明月难捐弃,即有仁风可奉扬。
真觉自天题处湿,墨痕狼藉露华香。
徵明
这幅作品不仅是文徵明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更承载着文人对品格的追求。墨痕间的露华香,恰似这位大师留给后世的精神芬芳,让每一位观者都能在笔锋流转中,感受到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温度。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