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教师在备课时,应先研究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年考试真题、模拟题等,了解考试题型、知识点分布和难度水平。例如,对于初高中数学教师,在备课二次函数相关内容时,可以收集近五年本地区中考、高考中关于二次函数的真题,分析题目是侧重于求解析式、画图像,还是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
1.目的
通过做题明确考试方向和重点,使教学内容更贴合考试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操作建议
青年教师在备课时,应先研究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年考试真题、模拟题等,了解考试题型、知识点分布和难度水平。例如,对于初高中数学教师,在备课二次函数相关内容时,可以收集近五年本地区中考、高考中关于二次函数的真题,分析题目是侧重于求解析式、画图像,还是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等,从而确定教学重点。从“学生需要答对什么题”倒推“本节课应讲透什么内容”,确保教学与考试需求精准对接。
3.案例
某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文言文单元时,先做了近几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真题,发现高考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以及人物形象分析等考点较为关注,于是他在教学中着重加强这些方面的讲解和训练,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更符合高考要求。
1.目的
全面熟悉课本内容,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把握教学的整体脉络。
2.操作建议
教师要反复阅读课本,不仅关注文字内容,还要仔细看课本中的图表、示例等。在熟悉课本后,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列出本节课的提纲或绘制思维导图。提纲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思维导图则更强调知识间的层次和关联。 第一遍速读,把握章节整体结构和核心概念; 第二遍精读:标注重难点、易混淆点;第三遍跳读:结合教辅资料补充课外拓展内容。采用“目标—知识点—案例—总结”四段式框架,或用数字工具(如XMind、幕布)制作动态思维导图,方便后续调整。
3.案例
一位初中历史教师在备课“明清经济的发展”这一课时,先通读课本,了解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然后列出提纲:先介绍农业发展的表现,如引进高产作物、土地开垦等;再讲手工业的进步,包括纺织、矿冶等领域;最后阐述商业的繁荣,像商业城市、会馆的出现等。通过这样的提纲,使教学内容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1.目的
借鉴他人经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2.操作建议
利用互联网搜索与本节课相关的导学案、教学反思、教学视频等资源。可以从教育部门官方网站、知名教育论坛、学科专业网站等渠道获取。在筛选资源时,要注意资源的权威性、适用性和创新性,选取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内容进行整合。 国内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科网、一师一优课等优质网站;国际有Khan Academy、TED-Ed(适合拓展视野)等。
3.案例
一位高中物理教师在备课“电场”这一章时,搜索到一些知名教师的导学案,其中对电场强度、电势等概念的讲解方法很新颖,他将这些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同时,他还从教学视频中截取了一些生动的实验演示片段,用于课堂上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1.目的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完善教案内容,使其更加科学、系统、个性化。
2.操作建议
在参考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先列出自己的教学提纲,然后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如智能写作软件等,输入提纲和相关要求,让人工智能生成教案初稿。教师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风格,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重点调整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堂互动需求。AI工具推荐,教案生成使用ChatGPT、Notion AI(输入教学目标后自动生成框架);课件优化可以使用Canva Magic Design、Beautiful.ai(一键生成可视化幻灯片)。
3.案例
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时,通过人工智能生成了一份教案初稿。初稿中教学过程较为传统,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导入环节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一个有趣的分披萨的情景导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分数的产生;在新授环节,又增加了让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分数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分数的理解。
1.目的
通过试讲熟悉教学内容和流程,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流畅性和效果。
2.操作建议
教师在无人环境下进行试讲,按照正式上课的流程,从导入到课堂小结逐一进行。在试讲过程中,注意语速、语调、板书、时间把控等方面。可以录制试讲视频,试讲结束后回看视频,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是否存在语言表达不准确、环节衔接不自然、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3.案例
一位高中英语教师在备课一节口语课时,进行了三次试讲。第一次试讲时,他发现导入环节的视频播放时间过长,导致后面口语练习时间紧张,于是调整了导入视频的长度。第二次试讲时,他觉得小组口语活动的组织不够清晰,学生可能会出现混乱,便重新设计了小组活动的规则和步骤。第三次试讲后,他对整个教学流程已经比较熟练,教学内容和环节也更加完善。
1.目的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2.操作建议
每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撰写课堂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效果、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及处理方式等。同时,要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进行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并制定下阶段的教学调整计划。
3.案例
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在一节酸碱盐性质实验课后撰写了课堂小结。他总结道,学生在实验操作环节表现积极,但部分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上存在困难,这反映出在实验前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充分。针对这一问题,他决定在后续实验课前,增加实验预习环节的指导,详细讲解实验观察要点和记录方法,并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习效果。
六环备课法从“输入”到“输出”形成闭环,既能提升效率,又能保障教学质量。青年教师初期可能耗时较多,但坚持1-2个月后,备课速度与课堂效果将显著提升。教育是“慢艺术”,但方法对了,每一步都算数!
【欢迎关注安子侃教育(安子K教育、安子看教育)!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源:安子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