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15首唯美《如梦令》美了千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06:00 4

摘要: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赏析:词以“刘阮遇仙”典故,回忆与佳人离别时的场景,“如梦,如梦”叠用,强调回忆如梦幻般缥缈,“残月落花烟重”营造出凄婉迷离的氛围,含蓄表达了别后对佳人的思念。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此词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词人少女时期一次游玩的经历。“沉醉”“误入”“争渡”等词,生动展现了其游玩时的欢快心情和天真活泼的形象,动静结合,充满灵动之美。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借酒醒后询问海棠花事,委婉表达了怜花、惜花之情。“绿肥红瘦”一词,新颖独特,含蓄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消逝的感慨。

《如梦令·有寄》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赏析:苏轼离开黄州后所作,表达了对黄州生活的怀念和归耕之意。“江上一犁春雨”富有诗情画意,展现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

(秦观)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赏析:作者对景伤怀,通过描写残阳、柳条、落英等景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肠断”二字直抒胸臆,情感真挚。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

谁伴明窗独坐,和我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

赏析:此词抒写作者的孤独,以“影儿”反衬个体的孤独,构思新颖。灯烬影散,更显作者的凄凉寂寞。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赏析:词人睡起后,看到门外绿阴、黄鹂,行至碧梧金井,感受到庭院的宁静。“风动一庭花影”,以动衬静,透露出闺中人轻微的寂寞之感。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赏析:通过描写驿馆的长夜、狂风、老鼠、寒霜等景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词人遭贬谪后的愁苦心境。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赏析:词中通过描写黄莺啄花、燕子点波等春天的景象,以及女子吹笙的情景,表达了因伤春而怀人的感情。“人与绿杨俱瘦”一句,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女子的相思之苦。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赏析:纳兰性德奉命出塞时所作,通过描写边塞营地的景象和自己的梦境,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体现了词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梦境的留恋。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赏析:全词描写红白桃花的美景,由桃花想到桃花源,“人在武陵微醉”暗示此花为桃花,表达了作者对摆脱人生羁绊的理想的追求。

《如梦令·春思》

(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赏析:苏轼回忆在黄州雪堂的生活,通过描写堂前桃李、帘外百舌鸟等景象,表达了对黄州生活的怀念和对仕途的厌倦,“莫忘小桥流水”传达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赏析:词中描绘了与佳人在辘轳金井旁相逢的场景,“落花红冷”营造出冷清的氛围,“心事眼波难定”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结尾“簟纹灯影”则表露了词人无尽的伤痛怅惘之情。

《如梦令·忆仙姿》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赏析:该词回忆往昔在桃源深洞的宴饮欢会,与离别时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结尾以“如梦”叠词强化感慨,将过往欢愉与离别都归为梦,暗含世事无常的怅惘。

《如梦令·赤壁之战》

(胡仔)

衮衮长江东注,铁锁横江难住。曹瞒二十万,尽付灰飞烟去。天数,天数,社酒溪鱼堪赋。

赏析:此词描写了赤壁之战的场景,“衮衮长江东注,铁锁横江难住”展现了长江的气势和战争的激烈,“曹瞒二十万,尽付灰飞烟去”突出了战争的结果,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文 隐溪书社

图 由AI生成

来源:隐溪读书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