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集体退学、考研人数暴跌 86 万!研究生学历咋突然不香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4 03:29 2

摘要:你最近肯定刷到了,读书无用论好像突然具象化了 —— 一帮学霸正用 “退学” 集体戳破“知识神话”。

你最近肯定刷到了,读书无用论好像突然具象化了 —— 一帮学霸正用 “退学” 集体戳破“知识神话”。

你看这帮学霸:有人考试成绩好到逆天,却主动放弃考研;还有人拼尽全力考上研,转头就说要退学。

这可不是个别情况,你看教育部的数据:2025 年中国考研人数暴跌50 万人,同比下跌11% 左右,创下 20 年来最大跌幅!

再加上去年跌的 36 万人,短短两年,86 万考生凭空消失。

你说这下跌速度,是不是跟坐过山车似的?冲顶之后直接往下冲,压根刹不住。曾经被学生、家长当成 “阶层跃迁钥匙”“高薪敲门砖” 的研究生学历,咋就跌下神坛了?

其实答案特简单:就是钱的事儿。你先看一组数据:2023 年中国研究生 offer 获得率还有56% ,意思是 10 个研究生找工作,一半能成,听着还行吧?

可到了 2024 年,离谱的事儿来了 —— 研究生找工作居然比本科、大专还难!

智联招聘的数据摆在那儿:24 年研究生 offer 获得率大跌12% ,只剩44% ,还不如本科和大专。

尤其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offer 获得率不仅不如双非本科,还低了10% 之多!读了三年研,找工作还没本科学弟学妹利索,你说冤不冤?

还有更扎心的:有的 211 硕士投了上千份简历,愣是没找到工作。研究生学历的性价比,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直线往下掉。

这对学生和家长的冲击太大了 —— 以前觉得考上研就能薪水翻倍、逆袭命运,现在呢?学历跟过期彩票似的,中奖率越来越低。

你可能会问:不是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吗?这世道咋反过来了?其实你从经济学角度想,这事儿一点不奇怪。

现在不少中国公司的员工结构是 “哑铃型”:要么花大价钱招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的顶尖人才,要么用低价招 “廉价劳动力”。

双非硕士呢?工资要求不低,又不算顶尖人才,可不就成了 “夹心饼干”?夹在中间不上不下,处境别提多尴尬了。

更坑的是,研究生回报率在降,成本却在涨。你知道中国硕士分学硕和专硕吧?

学硕学费还行,可有些学校的专硕,一年学费就大几万,还在涨。

普通家庭掏空家底供孩子读研,结果读完还是挤不进更高阶层,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

而且学费、就业只是冰山一角,你往深了挖就会发现,部分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早有裂痕了。

你在网上看,年轻人都把研究生导师叫 “老板”—— 这称呼,全球估计都少见吧?

神圣的师生关系,咋就染上铜臭味了?

咱不否认有些导师实力强、有才华,但不少年轻人发现:有些导师当年就是占了时代红利才上位的,管学生的本事、做学术的能力其实也就那样。

可偏偏他们手握学生的毕业、论文大权,后果你想想就知道。

更离谱的是,有些导师专招领导家、老板家的孩子 —— 这哪是招学生?分明是搞人情世故!

这些有关系的孩子被导师罩着,哪怕成绩一般、天天划水,毕业也没啥问题。

可导师的活儿总得有人干吧?关系户不能干,就只能让普通家庭的孩子扛。

你在网上随便搜搜,全是学生抱怨:读研时论文自己写,第一作者却成了关系户;为了考研硬选不熟的专业,结果导师上来就布置难课题,自己搞不定,导师还不管 —— 毕竟不少导师有自己的公司、项目,忙得很。

再加上研究生扩招,教育质量也被稀释了。课程脱离实际,学生学的知识跟市场需求完全脱节。

毕业时文凭看着亮,简历却空荡荡 —— 读三年研,跟读了个 “大号本科” 没啥区别。

听到这儿你可能急了:照这么说,研究生学历彻底没用了?其实不是学历没用,是读的人未必有用。

这几年研究生扩招,不少人趁机混到文凭,刚开始找工作还有点优势,可市场奉行 “物以稀为贵” 啊!

当研究生像大水漫灌似的涌入市场,自然就不值钱了。

未来的学历,也会跟哑铃一样两极分化:要么是 “爱马仕”(顶级名校、热门专业),要么是 “拼多多”(普通文凭)。

顶级名校、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含金量依然高;可要是想混个学位就想躺平,你可得好好想想。

这背后的逻辑,你看透了吗?

关注我,带你看透学历背后的真问题。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