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62岁出任山西省委书记,坚决反对两个凡是,清正廉洁为人正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8 20:49 2

摘要:1979年冬日的太原,62岁的贾俊在省委办公室内来回踱步,窗玻璃上的冰花映着他紧锁的眉头。案头摊着两封针锋相对的文件:一份是“两个凡是”的拥护者要求“稳妥纠偏”的联名信;另一份则是基层教师寄来的血泪控诉——“思想不解冻,孩子们只能在课本里画牢笼!

1979年冬日的太原,62岁的贾俊在省委办公室内来回踱步,窗玻璃上的冰花映着他紧锁的眉头。案头摊着两封针锋相对的文件:一份是“两个凡是”的拥护者要求“稳妥纠偏”的联名信;另一份则是基层教师寄来的血泪控诉——“思想不解冻,孩子们只能在课本里画牢笼!

01 烽火淬炼:从民先队员到改革先驱

1936年的太原友仁中学图书馆里,19岁的贾俊指间划过《共产党宣言》泛黄的纸页。窗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正震荡着华北大地。这个山西翼城少年放下书本,毅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从此将青春熔铸于救亡图存的洪流中。

在晋豫交界处的抗日战场上,贾俊亲历了统一战线的智慧:既独立自主建立根据地,又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寇。油灯下编写宣传册的每个深夜,土改运动中丈量土地的每个黎明,都让他深刻领悟——实事求是方能凝聚人心。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山西长治,贾俊以地委第一书记的身份掀起合作化浪潮。他创造性地将手工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三社联动”,使长治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标杆。一位老农数十年后仍记得:“贾书记蹲在地头打算盘,教我们把合作社盈余换成骡马,那年全村添了十八头!”

02 寒冰时刻:铁骨铮铮的特殊岁月

1966年的风暴席卷三晋大地时,贾俊正伏案修改农业机械化方案。造反派冲进办公室,将“走资派”的牌子挂上他脖颈。批斗会上,有人强迫他承认“合作社是复辟资本主义”,贾俊猛然抬头:“农民碗里有肉,合作社院里有粮,这就是社会主义!”

三年冤狱生涯,他在昏暗囚室的地面刻下“真金不怕火炼”。下放汾阳劳动时,发现当地因强种水稻导致绝收,他冒雪步行三十里向县革委会呈递调查报告:“种地不是写标语,得讲科学!”

当晋中地委副书记的任命终于到来,他做的第一件事竟是直奔农科所。望着因“资产阶级技术”罪名被砸烂的试验田,这位浑身尘土的书记弯腰扶起一株倒伏的麦苗:“从今天起,你们只管研究增产,天塌下来我顶着!”

03 破冰之战:六旬书记的思想突围

1979年的山西省委会议室,62岁的省委书记贾俊将茶杯重重一放:“用‘两个凡是’当挡箭牌,和当年用‘最高指示’压科学种田有什么两样?”全场鸦雀无声。

彼时“真理标准大讨论”席卷全国,山西却仍有干部以“维护稳定”为由消极观望。贾俊亲自撰写《破除思想坚冰十问》,在《山西日报》头版连发三问:

“若凡事对照旧条文,改革从何谈起?”

“若经验不能修正,实践如何进步?”

“若思想画地为牢,经济怎样腾飞?”

他更以惨痛历史警醒众人:“长治合作社当年被批‘冒进’,可正是这些‘冒进’让二十万农民吃饱饭!现在捆住手脚搞建设,难道要退回饿肚子的‘正确路线’?”

在贾俊推动下,山西在全国率先实施三大破冰之举:

为三百余名知识分子平反,包括被污为“反动学术权威”的太原工学院教授

开放农贸市场,允许农民自销剩余粮油

创办企业管理培训班,将“利润指标”请回国有企业

04 清风峻节:晋土之上的廉洁丰碑

1983年冬,一位曾受贾俊平反的老教授拎着两瓶汾酒登门致谢。刚敲开门,贾俊便正色道:“你要放下酒,我就得放下党性!”老人顿时泪流满面:“这酒不脏啊...”贾俊握着他的手轻声说:“百姓说共产党好,才是最醇的酒。”

在分管文教期间,贾俊发现某中学校长挪用修缮款给领导送礼。处理文件送达时,有人求情:“这位同志曾被打成右派...”贾俊挥笔批示:“受过冤屈更该知百姓痛!撤职查办!”

他的清廉甚至“不近人情”:侄孙想从煤矿调进机关工作,带着家乡小米来求情。贾俊留下小米按市价付钱,却将调职申请塞回信封:“井下工人调得,你调不得?再提此事,连叔公也别叫了!”

05 薪火不息:病榻上的未竟长歌

1985年退居二线时,贾俊的笔记本上还列着未完成的计划:中小学危房改造、吕梁引水工程、老区医疗站建设...担任山西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后,他拖着风湿性心脏病的身子三赴雁北,在窑洞里与农民同睡土炕,提出“种树固沙,引水养牧”的生态扶贫方案。

“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他对秘书苦笑,“但山西的黄土埋着我多少战友?他们二十岁就牺牲了,我活到七十岁,哪有资格喊累?”

1989年早春,贾俊病危之际仍惦念着晋西北的防沙林。当护林队长托人捎来一截新抽枝的樟子松苗,已不能言语的他轻抚松针,含笑闭目。七十二载人生戛然而止,枕边《共产党宣言》的书签,正夹在“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段落间。

在今日山西的葱茏群山中,一种被林农称为“俊松”的樟子松正茁壮成长——其种子恰是贾俊当年从东北引进。这些咬定青山的树木,默默诉说着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遗产:思想的破冰勇气终将孕育生命的绿意。

当年轻干部翻阅他批示的“干部三戒”——戒空谈、戒特权、戒畏难时,或许会懂得:真正的改革者,从不在历史的冻土上筑墙,而是以清廉为斧,以实事求是为炬,为后来者劈开前路。正如他留在日记本上的箴言:

“身似青松立绝壁,

根扎千尺破冰生。”

勇敢追梦,不负韶华!点赞此文,开启精彩人生。

来源:云朵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