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炎症性疾病,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其类型、症状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炎症性疾病,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其类型、症状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1.常见类型及症状
急性鼻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就是常说的“伤风”“感冒”。初期表现为鼻内干燥、灼热感或痒感、喷嚏,继而出现鼻塞、水样鼻涕、嗅觉减退和闭塞性鼻音。一般病程7 - 10天。
慢性鼻炎:又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前者主要症状是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鼻涕增多,一般为黏液性,可伴有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过敏性鼻炎:具有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症状发作常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
2.应对方法
日常护理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播散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等。
–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炎症反应。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寒冷、多尘的环境中。
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鼻炎的一线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抗组胺药:可口服或鼻用,能迅速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减充血剂:能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但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7天,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就医治疗:
如果鼻炎症状严重,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无明显改善,或伴有发热、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来源:医路科普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