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援引庆应义塾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研究成果指出,在日本,认知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已超越癌症和脑卒中,成为2015至2021年期间日本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援引庆应义塾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研究成果指出,在日本,认知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已超越癌症和脑卒中,成为2015至2021年期间日本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这项研究发表于国际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是“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的一部分。研究对日本过去30年(1990—2021年)国民健康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结论引发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2021年因认知症死亡的日本人高达每10万人135人,为全球最高。这一数字远超意大利(108人)与美国(60人),令人震惊。
照片:日本经济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认知症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系列慢性认知退化性疾病的统称。许多最终被统计为“吸入性肺炎”“老衰”等自然死亡的案例,其根源也往往与认知症有关。例如东京大学岩坪威教授指出,认知症患者常并发吞咽障碍,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间接导致死亡。
2023年日本死亡原因的占比 照片:日本经济新闻
研究还显示,日本人平均寿命在30年间延长了5.8岁,截至2021年达到85.2岁(男女平均)。而健康寿命(可自理生活的寿命)则从69.4岁延至73.8岁,但与平均寿命的差距也从9.9年扩大到11.3年——换句话说,人们虽然活得更久,但“病中带生”的时间也变长了。
平均寿命与健康寿命之间的差距扩大了 照片:日本经济新闻
表情温和却略显迷茫的病人形象图
国家需完善认知症医疗与护理体系,增加专门病房、照护机构;应大力推动预防型医疗,强调早筛查、早干预;社区需建设更多适老友好设施,减少独居老人的社会孤立;公众则应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合理饮食、控制血糖与体重、保持社交与运动。GBD日本代表、庆应义塾大学野村周平教授表示:“哪怕没有高端药物,每个人都可以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为延缓认知症风险努力。”
老龄化社会已不是日本一国的问题。在全球华人社会中,如何“活得久,也活得好”,将是我们共同面对的命题。
预防认知症,从现在开始,关爱长辈,也关爱未来的自己。
来源:日中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