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怕孤独这事,女人从小就被教得很彻底。小时候长辈总说:女孩子要找个好婆家,嫁得好才有依靠;等你有了孩子,才算有了根。可真正走到人生这一站,你会发现,所谓“靠山”,有时候更像是虚晃一枪。
“终究还是得靠自己撑起骄傲。”
——《生万物》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央视热播剧《生万物》大结局一播完,弹幕上都是一片唏嘘。有人说:“她终于解脱了。”也有人摇头,“但她依旧是一个人。”
其实,怕孤独这事,女人从小就被教得很彻底。小时候长辈总说:女孩子要找个好婆家,嫁得好才有依靠;等你有了孩子,才算有了根。可真正走到人生这一站,你会发现,所谓“靠山”,有时候更像是虚晃一枪。
在鲁南的天牛庙村,宁绣绣、封大脚、费左氏三位女人的命运,就像三面镜子,把一代又一代农村女性的坚韧与挣扎照得淋漓尽致。土地在变,家族在变,可有些东西,始终没变——那就是女人得靠自己,才能撑起属于自己的天地。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有一天你被生活推到墙角,是继续等待“靠山”,还是自己长成一座山?
最扎心的是:依赖感,是最容易失手的毒药
剧里的宁绣绣,从小就被寄望成“家族的希望”。她以为嫁进封家,能换来一世安稳——封家田多地广,婆家人看似厚道。可大风大浪一来,才发现那些看似坚固的靠山,转眼就成了风中残烛。
故事有一幕是,宁绣绣在夜里独自望着自家田地,手里攥着写满欠账的本子,泪水却没有流下来。不是不想哭,而是她明白,靠山会倒,只有自己不能倒。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丈夫、家族的安排上,可现实一次次击碎她的幻想。
人到中年,谁还没撑过几场夜?你以为家族是避风港,其实,暴风雨来临时,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撑伞。
同样令人唏嘘的,还有封大脚。她一辈子把“面子”当命,为了家族的体面,什么苦都咬牙忍下,生怕村里人说一句闲话。哪怕自己累倒在田埂上,也不敢让女儿媳妇们知道。她怕被人笑话,怕人说封家不行。
这话听着很土,却扎心。多少农村女人,被“面子”困了一辈子。怕别人看不起,怕宗族里议论,怕邻里背后指指点点。结果呢?自己连哭的权利都没有。她以为只要忍,日子就会好起来,家族就能旺下去。可生活的重担,最后还是把她压弯了腰。
女人最难得的底牌:忠于自己,才有底气站稳
费左氏,天牛庙村里出了名的“拧巴”女人。她不按家族规矩出牌,年轻时宁肯一个人种地、做买卖,也不愿意为了所谓的“好婚事”把自己嫁掉。起初,村里人都说她“怪”,说她“没人要”。可等到同龄人都在家长里短里消磨了自己,费左氏反而过得越来越自在。
有一场戏,费左氏挑着担子,走在田埂上,别人说风凉话,她大大咧咧一笑:“我的地,我自己种;我的日子,我自己撑。”她没什么可炫耀的家底,也没人为她遮风挡雨。但她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每一天,有困难自己扛,有委屈自己消化。这才是女人最硬的底牌——不是有人给你依靠,而是你有能力自己站稳。
想起黑塞在《悉达多》里写的那句:“每个人的路,最终都要自己走完。”费左氏的选择,就像一面镜子,照出太多女人心底最真实的渴望:不是嫁得好,不是儿孙满堂,而是有一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幸福,我自己撑得住。”
《生万物》这部剧之所以能让那么多人共鸣,是因为它把一地鸡毛的生活还原得太真实。没有谁的人生能永远风平浪静。你以为的靠山,有时候就是一阵风;你以为的归宿,也许只是暂时的驿站。
这部剧最扎心的一句话,是宁绣绣在大结局里说的:“这条路,我一个人也能走下去。”她不是不再需要家人,也不是不再渴望被爱。只是她终于明白,人生的路,得自己走,自己的伤,得自己养。
三个人,三种命运。一个被依赖感困住,一个被面子拖垮,一个学会了自己撑伞。走到最后,谁都靠不住,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底牌。
所以啊,别把希望全丢给家族、婚姻、子女、面子这些不牢靠的东西。你要做的,是哪怕风雨再大,也能自己擦干眼泪,穿好鞋带,继续往前走。
“终究还是得靠自己,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人生起起伏伏,最硬的底牌,永远是你自己。
来源:陈同学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