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3月20日接受机构调研,高盛Goldman Sachs、拉扎德资管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等多家机构参与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4 18:01 2

摘要:2025年3月24日孚能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0日接受机构调研,高盛Goldman Sachs、拉扎德资管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Millennium Partners、Airlie、Northcape Capit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3月24日孚能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0日接受机构调研,高盛Goldman Sachs、拉扎德资管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Millennium Partners、Airlie、Northcape Capital Pty Ltd.、Paradice Inv Management Pty Ltd.、Cooper Investors Pty Ltd.、Pzena Investment Management Pty Ltd.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1.公司固态及半固态动力电池进展?
答: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已具备充分的技术积累与量产经验,未来将进一步聚焦于加速产品的商业化进展。公司半固态电池产品目前已形成规模化出货,其中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在2022年成功实现装车,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30Wh/kg,循环寿命超过4000圈,预计将于2025年量产,有望率先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具备高技术壁垒、高性能要求的领域实现商业化。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软包是全固态电池的最理想路线,公司将充分发挥软包路线的先发优势和SPS产线的柔性生产优势,同步推进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复合体系等多种材料体系的研发,当前能量密度高达400-500Wh/kg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顺利。
2.公司低空经济领域的布局及优势?
公司定向开发了适用于低空经济领域的半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放电倍率、高度轻量化的性能优势,可良好匹配eVTOL、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低空经济场景需求。
目前公司已和美国头部eVTOL客户、上海时的、零重力、吉利沃飞等客户达成固态电池领域相关合作,且于近日获得了头部飞行汽车公司定点,为公司进一步开拓低空经济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基础和积累了丰富的商业化经验。
3.公司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进展?
人形机器人对电池的能量密度、轻量化与安全性要求大幅提高,固态电池预计将是人形机器人领域主流的技术路线。公司生产的软包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轻量化等优势,与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高度契合。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已与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对接固态电池相关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了定制化开发,目前进展顺利,预计将在2025年内送样。
4.对于人形机器人电池的未来趋势展望?
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处于量产前夕阶段,目前使用的电池方案为过渡方案,大部分仅能满足2小时以内续航。由于带电量较小,消费电池公司与动力电池公司短期内呈现共同竞争的格局。展望未来,当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场景时,续航里程要求将提升至8小时甚至12小时以上,将进一步提升电芯容量与单机带电量要求,届时小容量的消费类电池或难以满足要求,预计采用软包封装的固态电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电池的主流技术方案。
5.公司SPS产品的优势及量产情况?
公司SPS产品具备续航长、补能快、安全优、易升级的特点,并可大幅降低设备投资成本与生产成本。公司赣州新能源基地及广州基地产线采用全柔性设计,SPS产品可兼容包括磷酸铁锂、三元、钠电池、固态电池体系在内的各种电芯材料和电池形态,具备低成本通用生产能力,以适应未来技术迭代。
目前,赣州新能源基地一期15GWh产能部分产线已投产并装车于部分客户车型,产品良率已爬升至较高水平;广州基地15GWh产能部分产线近期即将投产。受益于SPS产线的技术创新与镇江基地的爬产经验,公司SPS产能爬产速度有望较上一代产品有显著提升。
6.公司动力电池快充技术的进展?
高压平台快充技术是锂电池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公司依托独创的SPS超级大软包系统架构,首创五面液冷设计(大面+双窄面+双极耳),散热效率提升4-5倍,推出了超快充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可实现三元5C和铁锂6C快充,采用五面封堵与底部定向排气设计,确保单电芯级热失控不蔓延(NTP),满足4C至5C-6C升级需求。
7.公司在硅碳负极领域的布局?
硅碳负极是固态电池负极的重要路线,目前公司研发的固态电池的负极掺硅率水平处于行业前列,可实现高倍率与高能量密度。

孚能科技主营业务: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储能电池及系统、新兴业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孚能科技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2.12亿元,同比下降17.98%;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上升80.57%;扣非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上升78.54%;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2.38亿元,同比下降47.3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上升85.1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上升78.87%;负债率59.86%,投资收益-4770.38万元,财务费用1.74亿元,毛利率13.6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3.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6716.22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32.61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