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月初七,老话“最怕七月初七淋”,啥意思,初七下雨不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20:09 1

摘要: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过,转眼间,已经来到了8月底了。时至处暑节气,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暑,意即“出暑”,意思是高温天气将逐渐退场。正常来讲,到了处暑期间气温虽仍热,但整体上已是呈下降趋势了。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过,转眼间,已经来到了8月底了。时至处暑节气,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暑,意即“出暑”,意思是高温天气将逐渐退场。正常来讲,到了处暑期间气温虽仍热,但整体上已是呈下降趋势了。

眼下,进入处暑已经有好几天了,仍旧持续保持高温晴热天气,盛夏余威仍旧十分猖狂。地面被烈日烤的发烫,空气也是热气腾腾,让人在恍惚间,以为三伏天还没有离开。在这本该凉爽的时候,出现了这种反常炎热的暑气,让人不免对秋天凉爽的气息更加期盼了。希望能下几场秋雨,来给我们降降温。

不过,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最关心的还是收成。到了处暑时节,农作物到了关键的成熟期,许多的民俗多与迎秋、丰收有关。这个时候气温昼夜差别增大,农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因而庄稼成熟很快。处暑三候禾乃登,意思就是说,这个时候差不多农作物该收割了。

“不事农耕不知苦,丰年只道是寻常”。自古以来,农民可以说一直都是最辛苦的那一批人,农作物由种子变成最后的粮食,都是农人辛苦耕作等到的。春耕夏耘,简简单单四个字就概况了农民种植的辛苦,春天要耕地翻土、播种,到了夏天要移栽、除草、施肥、除虫、浇灌、排水等等,直到秋天了,农作物成熟,还要收割、晾晒、收仓等等。这中间的种种流程差不多要农民忙碌一年的时间,从播种到收获全程不敢懈怠,而且在这之间,还要“看老天吃饭”,风调雨顺,才能迎来丰收年。

如今,处暑节气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了,距离农作物收割就差这最后一段时间了,因此此时的天气十分的重要。

老话说“最怕七月初七淋”,今日七月初七,为啥怕这天下雨呢?下雨有啥说法?一起来看农谚怎么说:

七月初七雨淋淋,烟雨连阴十月一

七月初七的时候,恰好是夏末秋初之时,此时气候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如果在七月初七这天出现了下雨的天气,雨淋淋,说明当天下雨比较持久,不是下一会儿就停了。那么也就预示着,后续很长一段时间里,降雨条件很好,都可能会是以阴雨绵绵的天气为主,晴朗天气很少,这种天气,甚至可能会持续整个秋天。

而此时正是农作物成熟后期,在等一段时间,就要收割了,这个时候如果持续下雨,无疑对农作物是不利的,田间积水过多,会影响农作物根部呼吸,农作物如果伏倒了,会被雨水浸泡发生霉变,而且也不好收割,收割完成之后,没有好的天气,无法晾晒,入仓也麻烦。

七月初七晴,七日遍地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七月初七的时候,出现了大晴天,当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那么则说明此时大气环流还是比较稳定的,如此一来,未来一段时间里,不会轻易出现下雨的天气,大多数还是这种晴朗天气。这也就为即将收割的农作物提供了一个保障,没有极端天气的干扰,农作物的收成也有有了保障。

从上面的农谚来看,如果七月初七出现了持续的降雨天气,那么则预示着气候变化较大,冷暖气流活跃频繁,后续降雨概率大,这样对于成熟后期即将收割的农作物来说,是十分不利的。而如果这天是晴天,则预示气候变化不大,比较平稳,有利于后续的收割晾晒。因此才会有这么一句“最怕七月初七淋”的话了。

来源:心灵律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