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酒王”之争,由暗战走向明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23:52 1

摘要:长期以来河北白酒除了衡水老白干,其他白酒品牌的存在感一直比较低。但近年来关于“谁是河北酒王”的讨论,却广受关注。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衡水老白干的连年失利和河北邯郸丛台酒的后来居上。

河北白酒江湖,迎来了久违的热闹。

长期以来河北白酒除了衡水老白干,其他白酒品牌的存在感一直比较低。但近年来关于“谁是河北酒王”的讨论,却广受关注。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衡水老白干的连年失利和河北邯郸丛台酒的后来居上。

从目前河北省内白酒品牌竞争格局来看,主要形成了衡水老白干、丛台酒业和山庄老酒的“三强争霸”。2024年三家酒企的销售业绩来看基本不相上下,均在20-30亿之间,丛台以30亿暂居“河北酒王”。但进入2025年,随着禁酒令影响持续深入,白酒消费市场迎来重构,一场关于地方荣耀、战略眼光与生存哲学的终极对决,正徐徐拉开帷幕。谁将最终加冕 “河北酒王”,还是一个未知的悬念。

一、20年王冠掉落,衡水老白干“品质战略”缺失

衡水老白干,作为河北唯一的白酒上市公司,连续20余年稳坐河北白酒头把交椅。然而眼下,它正经历品牌的至暗时刻。

2023年,衡水老白干核心产品销售收入23.55亿元,被丛台酒业反超;2025年开年其股价便持续大跌,较高点近乎腰斩。加之多位高管低位减持,进一步动摇市场信心......这些信号无一不在指向:老白干的困境出现了严重的战略性失误。

众所周知,老白干是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之一,但衡水老白干作为老白干香型的国家标准制定者,却始终未能向消费者清晰传达:“什么是老白干香型”?这不仅是传播问题,更是战略层面的重大疏漏。

从工艺上来看,衡水老白干的酿造工艺采用了地缸发酵和老五甑混蒸工艺。地缸发酵是清香型白酒的特色工艺,而老五甑正是浓香型白酒的典型工艺,正是浓、清工艺的兼容,形成了老白干“醇香清雅、回味悠长”的复合风味。

这本应是其最核心的品质资产和风味壁垒。过去20年,正是中国白酒香型融合突飞猛进的20年,白云边、口子窖、仰韶等地方酒企均通过香型融合建立强势省酒地位。但多年来,老白干从没有围绕“老白干香型”的品质内涵展开消费者教育,反倒是一句“老白干 不上头”的广告语成为行业经典笑话。

从产业内部而言,不上头是最低的品质要求,对饮酒行为而言再好的酒喝多了,或者喝完酒吹空调、洗冷水澡等都容易上头,这句经不起任何推敲的广告语,非但不能建立品质信任,反而损害品牌信誉。正是因为品质教育的缺位,让绝大多数消费者对老白干香型缺乏了解,很多消费者分不清老白干香型和清香型的关系。

另外,在高端化路径上,老白干还陷入了一场与市场认知脱节的“自嗨式”突围。2018年,在品牌仍被广泛定位于中低端市场的背景下,企业强力推动产品上行,推出定价1688元的老白干1915,意欲对标茅台、五粮液。然而缺乏品牌认知与消费场景支撑的“伪高端化”,最终导致企业陷入高端市场产品动销艰难,原本具有优势大众市场,被汾酒、泸州、尖庄等竞品蚕食的的战略困局。

更值得反思的是,衡水老白干通过收购丰联酒业,虽然拥有了横跨南北、覆盖多香型的品牌组合,但缺乏整合能力和协同战略的“泛全国化”布局,造成了资源分散、管理复杂和品牌内耗。板城、武陵、孔府家等区域品牌未能形成合力,反而削弱了企业在其河北大本营市场的聚焦与掌控力。

进入2025年,白酒行业格局正在深刻重构。一方面,高端酒依赖的政商务消费持续收缩,虚高的价格体系难以维持;另一方面,大众酒市场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存之战”,对品质、品牌和性价比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衡水老白干仍面临品牌老化、渠道利润薄弱、品质信任危机等多重挑战,在“高不成低不就”又没有根本性战略调整的情况下,持续下滑还是必然。

二、丛台:后来居上,攻势如虹的“逆袭者”

与衡水老白干的战略摇摆形成鲜明对比,邯郸丛台酒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后来居上。与衡水老白干的战略摇摆形成鲜明对比,邯郸丛台酒业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战略定力和执行效率。

自2020年,丛台便明确提出“重返河北第一”的战略目标,并展现出强劲且持续的增长动能。目前,丛台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复合增长率,并在2023年终结了老白干长达20年“河北酒王”的统治,摘得王冠。2024年,其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和产量同比分别大幅增长,真正实现了“体量、质量、增量”的三重提升。

市场聚焦策略是丛台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省内,企业采取了“聚焦河北、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务实策略,将石家庄定位为“省会级战略高地”,集中资源进行精耕与突破,并系统性推进“1+3+3+N”战略,即以石家庄为核心,重点将唐山、廊坊、保定打造成三大亿元级区域市场,逐步覆盖全省并延伸至环河北地区。通过集中资源突破关键领域,丛台由此构建了长期竞争优势。

在产品布局上,丛台酒业的产品矩阵构建极富策略性,已经实现了消费人群的全场景覆盖。大众市场以青柔系列为主打,突出高性价比,稳固日常消费基本盘;商务与礼宴市场,推出年份酒、窖龄原浆等中高端产品,拉升品牌价值;年轻与新消费群体通过活分子系列切入,以创新风味和营销方式吸引新一代消费者。这一清晰的产品架构,既确保了短期动销,也为品牌高端化提供了清晰路径。

另外,丛台前瞻性在全国核心白酒产区布局五大酿酒基地(邯郸、腾冲、泸州、古蔺等),覆盖浓香、酱香、清香三大主流香型。这一方面保障了不同产品系列的品质与产能供应,另一方面也为丛台从30-50亿级企业向百亿目标跃迁提供了扎实的底层支撑。

三、问鼎之后,丛台如何守城?

历来任何一个区域白酒市场的龙头之争,从不是简单的销量之争,更是品牌心智与可持续模式之争。进入2025年,丛台酒业虽在营收上实现对衡水老白干、承德山庄老酒的超越,暂居“河北第一”,但远未锁定胜局。

其一,衡水老白干仍具备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和深厚的市场根基,这是它翻盘的资本。其二,承德山庄老酒,在河北北部以承德作为大本营,凭借其深厚的品牌根基和地域优势,牢牢占据本地市场份额。所以,丛台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品牌战略升维,从依赖渠道驱动的“攻城战”,转向以品牌心智占领为核心的“守城战”。

据了解,目前丛台的高速增长还是高度依赖传统渠道推动和资源性投入,这种“硬推力”的拉动虽然有效,但容易被模仿和反超,很难实现“品牌驱动”转型。

同时,纵观丛台目前的品牌传播,“继往开来,中国丛台”更像是一句企业愿景而非消费者价值主张。这句口号既未传递出品质承诺,也未构建情感联结或文化认同。在消费者主权时代,品牌需要提供明确的价值承诺和情感联结。尤其是白酒作为高情感附加值的产品,更需要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的精神共鸣。

因此,丛台的品牌传播若一直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独特的价值主张和打动人心的品牌故事,这将成为丛台从“销量领先”走向“心智领先”的关键瓶颈。

而邯郸这座城市,则为丛台品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宝藏。它作为8000年粟酒酿造历史的载体、秦始皇出生地、山河四省通衢的C位、成语之都......这些文化资产构成了丛台品牌升维的坚实基础。另外,丛台还可以深入挖掘赵文化中的“坚守”精神。历史上赵国面对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坚守孤城两年多的故事,正是“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生动体现。这种精神与当代河北人坚韧不拔、踏实肯干的地域性格高度契合。

文化精神需要人格化载体才能更加鲜活生动。在这方面,两位河北籍演员,成为了燕赵精神的最佳诠释者。一个是演员王宝强,其塑造的经典角色“许三多”已成为国民级的励志符号;一个是演员赵丽颖,近年来塑造的坚韧女性形象都有深刻体现。丛台,大可以考虑邀请王宝强、赵丽颖担任品牌文化大使,让燕赵精神通过具象的人物变得更加可感可知。

通过将品牌与地域文化深度绑定,丛台可以打造“河北精神之酒”的品牌定位,让消费者端起丛台酒时,喝的不只是酒,更是对家乡的认同、自我价值的肯定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共情。

纵观中国白酒行业发展历程,凡是能够穿越周期、持续领先的品牌,无一不是实现了从渠道驱动到品牌驱动的转型。丛台若想真正坐稳“河北王”,必须完成这场深刻的品牌战略升维。当消费者端起丛台酒,喝的不只是酒,更是一种对家乡的认同、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共情”,我想这才能为丛台未来走向全国,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支点。

而真正的“河北酒王”之争,才刚刚进入下半场。

来源:美酒霞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