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轻的努尔哈赤站在抚顺街口,眼下的风雪不大,但心里咯噔一下。他并不知道多少未来会跟这里的家族有交集,脚步迟疑?跟随他已经很久的弟弟舒尔哈齐,悄悄拉了下他的衣袖。孤儿这个身份不好过,大家都看得出来,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可佟庄主还是招呼他进了家门,问他饿不饿。努尔哈
年轻的努尔哈赤站在抚顺街口,眼下的风雪不大,但心里咯噔一下。他并不知道多少未来会跟这里的家族有交集,脚步迟疑?跟随他已经很久的弟弟舒尔哈齐,悄悄拉了下他的衣袖。孤儿这个身份不好过,大家都看得出来,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可佟庄主还是招呼他进了家门,问他饿不饿。努尔哈赤点点头,却没说话。
佟庄主的眼神在他身上转了又转,几经琢磨,最终决定收留他。晚饭的时候,庄主没问什么,只说家里租地多,活也多,问他会不会干地头的营生?努尔哈赤点点头又摇头,不知道算不算答应。佟家的女儿佟佳氏做饭很慢,厨房里时不时传来锅碗碰撞的声音,仿佛搅拌着外头那层冰封的空气。努尔哈赤靠在窗前,突然觉得,这里有点家味。
抚顺的佟家其实不大,但能遮风躲雪,算是个落脚的地方了。偏偏,过了些时日,佟庄主看上这青年,竟说要把女儿佟佳氏许配给他。这婚事来得急,佟佳氏一开始冷冷地看着努尔哈赤,没多少表情,也不知道心里是高兴还是无奈。努尔哈赤心里有鬼,总觉得不踏实。不过他没有别的去处,只能沉默地接下来了。是不是觉得自己受了佟家的恩惠?不太清楚。
日子久了,努尔哈赤渐渐习惯了佟家的节奏,可心里还是藏着秘密。佟庄主临终的时候拉住努尔哈赤,满眼的不舍,问了句:“你到底是谁?”答案在努尔哈赤嘴边停了很久,最终什么都没说。庄主死时带着遗憾,房间里气氛有点沉,好像这家终究还是没法彻底接纳他。如果当年他说了实话,故事会不会全变了?
佟佳氏其实明明都知道,可还是没说破。嘴里冷冷地甩了一句:“这地方虽然小,把你建州女真的都督之子也能装下!”那语气里藏了一点愤怒,还夹着不甘。努尔哈赤后悔了。短时间内答应过佟佳氏今后再不会骗她,可是谁信呢?毕竟人都是很难彻底改变,这么多年都在编故事。骗不骗已经不能决定结局。
努尔哈赤后来当了李成梁的侍卫,这是明军辽东总兵,身份发生了变化。碰上李成梁的任务——去找东哥。说是叶赫部第一美人,其实更复杂,身上有着“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预言,来头不小。努尔哈赤路上遇到她,有点意外,一见面就没按任务要求来,反而放了她。心里有什么涟漪,那一刻可能也还不清楚。
东哥并不是简单人物。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都被她吸引,但东哥没把心思交给努尔哈赤。“工具人”这个称呼或许有点重,不过她注定要被部族利益裹挟,不是普通女人。部落之间的明争暗斗让人喘不上气。努尔哈赤的创业也是祖父父亲死后开始的,那个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是不是有东哥的影子在里面?谁知道。
东哥在部落利益和兄弟之间来回纠结,最后选择了自杀。努尔哈赤因她而痛,是真的痛吗?其实,从历史角度说,他未必真的爱东哥。倒不如说,努尔哈赤看中了东哥身上的预言。东哥,从十岁起,父亲布斋把她当联姻工具用,一路帮助家族扩大势力,成为海西女真领袖。努尔哈赤多次与她有婚约,但东哥一次都没同意。王朝下的女人,命运早就被写好。
东哥“助力”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但微妙地,她嫁成功都33岁了,被人叫“叶赫老女”。努尔哈赤的“白月光”并不在这里,“初恋”也不在东哥。他的初恋,其实是发妻佟佳.哈哈那扎青,抚顺商人的孙女。哈哈那扎青给了努尔哈赤家的感觉,两人举案齐眉。努尔哈赤的生母早逝,继母对待他和弟弟很刻薄。童年并不顺利,采山货、投奔外祖父、被明军杀掉亲人,狗血剧情之下,只能硬着头皮长大。
李成梁猜忌心重,努尔哈赤一度流浪,最终在佟家获得喘息机会。哈哈那扎青把自家财产拿出来,帮他起兵。她陪了他不到十年,生下一儿一女,最后早早去世。努尔哈赤的爱和家庭观都被哈哈那扎青重塑过,不是东哥,是真正的发妻。
说起大清其他皇帝的初恋,建州、海西、野人三分女真,故事转头多。皇太极的正宫哲哲号称吉祥“发妻”,其实不是。他真正的初恋是乌拉那拉氏——作为战利品进宫,被父汗赐婚,和皇太极生下儿子。哲哲后来出场,因科尔沁地位提升而被推到中宫,那拉氏向下滑。“事业大于爱情”,皇太极选了漂亮年轻的哲哲,谁敢说他没心动?但有时候,权力就是一把万能尺。
顺治的“初恋”不是后妃,先宠宫女笔什赫氏。顺治14岁生下皇长子,但不幸夭折。顺治的第一位皇后孟古青博尔济吉特氏,生性奢侈善妒,厌恶笔什赫氏低微出身。宫斗一轮,嫡子没了,妃子死因成谜。笔什赫氏四年生三胎,顺治终归宠爱她。死后也葬入孝陵,身份母凭子贵,但宫廷里谁能留住宠爱?
清初的后宫等级也乱,福晋、妃、庶妃……康熙钟爱的马佳氏,不是勋贵,父亲是员外郎。马佳氏因宠得晋福晋、后晋荣妃,还生下多个孩子。只是夭折的孩子太多,打磨了她的心,好像只剩下平淡日子可过。后宫新宠不断,马佳氏渐渐失去地位。即使如此,康熙还是让她管事,有威望,这种“情感资本”,别家皇帝还真没。
雍正的初恋也不是历史剧里的皇后、年氏或甄嬛,反而是懋嫔宋氏。宋氏年长雍正一岁,一开始只是包衣出身的侍妾,但雍正很喜欢她。生第一个女儿很快夭折,李氏吸走宠爱。宋氏后期生女也夭折,雍正心在别处。宋氏只晋封懋嫔,死后葬入泰陵,是唯一妃园寝中的嫔级。权力边界,情感难保。
乾隆的“初恋”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不是孝贤皇后。富察氏出身不高,却凭内秀和贤德早早生下一儿一女,还没等到乾隆登基就病逝。乾隆特意追封她,别的侍妾死后却没同等待遇。可以说,乾隆念念不忘富察氏,情谊深厚。十年后因子晋妃,合葬裕陵,清代三例之一。
嘉庆呢,第一位皇后孝淑睿是摯愛兼初恋。喜塔腊氏有家族优势,被乾隆钦定为皇储配偶。婚后几胎,身体虚弱,嘉庆登基第二年病逝。嘉庆帝诗文怀念,即使皇权更迭,个人情感还是舍不得。
道光帝的发妻钮祜禄氏出身勋贵家族,但道光不喜欢她。钮祜禄氏死后续娶佟佳氏,两人感情好,佟佳氏病逝后,道光帝常常亲祭。六十多次祭扫,清宫史上罕见。皇帝对继福晋的深情,意外也真实。
咱说同治帝,他的献哲皇贵妃赫舍里氏,世家新贵,才貌双全。选秀入宫深得慈禧太后喜爱。同治帝早逝,赫舍里孤独守寡几十年。这段寡妇情人生死际会,清朝后宫也很少见。
光绪帝后妃少,尤其珍妃,他他拉氏。慈禧钦定的,性格温顺会讨人欢心,下棋陪光绪用膳,两人感情深厚。可惜得罪慈禧,被处死。至尊权力与柔情碰撞,如果再换个人选,是不是下场就不一样了?
至于溥仪,三岁登基,几乎没人真正把他当自己身上的孩子来养。宫女取悦他,是太监们的手段。他到底喜欢哪个?没人敢说。太监宫女都怕他,气氛古怪。溥仪的初恋,也许就像宫里的窗户纸,揭不开认不清,全靠猜。
不难看出,在权力漩涡里,初恋其实只是人生一段插曲。有的是工具,有的是真情。帝王家的英雄叙事里,会不会藏着点温情?各说不一,往往答案横生枝节。权力、血缘、家族、情感搅在一起,大清盛衰起伏的背后,初恋不过是千层故事里的一片浮光。
每个故事终究没有完美,说不清谁对谁错,情感、利益、命运,被权力和时代推着走。你说这些初恋究竟改变了王朝多少?真正被记住的,却总是那些人性当中最柔软的部分。
至于情感该怎么说,冷暖不一定分明。
来源:快乐光束U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