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 万观众挤爆球场,76 万人抢票却一票难求,这是苏超给出的火热答案;足协新规试图管控民间赛事,却因苏超“去职业化” 操作无从下手。当行政文件遇上民间智慧,输的从来不是热爱,而是脱离群众的管理思维。
4.3 万观众挤爆球场,76 万人抢票却一票难求,这是苏超给出的火热答案;足协新规试图管控民间赛事,却因苏超 “去职业化” 操作 无从下手。当行政文件遇上民间智慧,输的从来不是热爱,而是 脱离群众的管理思维。
苏超第五轮苏州对阵扬州的比赛,昆山奥体中心涌入 43617 名观众,逼近场地容量上限。更惊人的是,常州对阵南京的比赛,76 万人在线预约抢票,原价 10 元的门票被炒到 500 元(溢价 50 倍)仍一票难求。看台上挥舞的 “古城一日游” 门票,成了最巧妙的 “护身符”—— 文旅包装让赛事避开 “商业赛事” 定性,足协新规只能望场兴叹。
苏超的秘诀藏在细节里:516 名参赛选手中仅 29 名职业球员,教师、快递员等业余爱好者构成主力;赛事由 文旅局批场地、街道办负责安保,全程不见商业赞助露出;“不上职业球员,不评 MVP” 的铁规,从根源切断足协管控的依据。常州赛区 “9.9 元门票 + 萝卜干炒饭” 的套餐,更是把 “接地气” 做到极致。
这边苏超 300 万赞助席位 “一席难求”,那边中超赞助商集体撤离:耐克终止合作,中国平安十年冠名落幕。正如高赞评论所言 “抵制中超赞助商”,群众用脚投票 —— 苏超 场均 2.58 万观众远超中超,证明足球的生命力不在会议室的文件里,而在街头巷尾的热爱中。
镇江队长带伤作战的身影,南京球迷跨省观赛的热情,都在诉说:足球本应是生活的调味剂,而非管理的试验田。苏超的胜利,不过是守住了 “文旅就是玩,球员不是腕” 的初心,而这恰恰是中国足球最该找回的群众根基。
来源:岩哥侃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