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固态电池突破!充电6分钟跑1000公里,日系车企急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30 12:39 2

摘要:近期,我国电池厂商国轩高科对外公布,其“金石”固态电池的首个0.2GWh产能生产线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距离大规模推向市场仅一步之遥。据相关消息,这款电池量产版本的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仅需6分钟充电,即可实现1000公里的续航能力。

近期,我国电池厂商国轩高科对外公布,其“金石”固态电池的首个0.2GWh产能生产线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距离大规模推向市场仅一步之遥。据相关消息,这款电池量产版本的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仅需6分钟充电,即可实现1000公里的续航能力。

能源领域专家周大地对此大胆预判:“到2035年,可能就没人买燃油车了!”

反观近两年“捷报频传”的丰田固态电池项目,其量产计划已由原定的2027年延后至2030年。此举引发外媒质疑:日本固态电池已提前出局?

过去50年,日本靠传统燃油车稳坐“汽车强国”头把交椅。彼时,丰田、日产等品牌横扫全球,单在美市场占有率就超过20%,风光无量。

可谁也没料到,中国新能源会崛起的这么快。随着我国大力布局新能源,日本领先优势被逐渐瓦解。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比重超60%,达522万台。而丰田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不足3万辆,甚至不及比亚迪单月销量的十分之一。

眼见优势不保,丰田章男坐不住了,先是对外宣扬“新能源无用论”,还联手国内车企,以“续航不足、性能不稳定”为由联合抵制,摆出一副“绝不踏足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姿态。

可暗地里,其早就把宝押在了固态电池上。丰田砸下1.5万亿日元抢先研发,想要强势回归,日媒也纷纷表示,“日本将复刻燃油车时代辉煌,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仍由日企定义!”

根据官方披露信息,日本在固态电池领域已公开专利超1300项,但其中多为基础材料类非关键专利。受制于低温续航衰减、快充性能不足等技术瓶颈,其商业化进程长期停滞。而国轩高科直击痛点,以实际成果打破了日本在该领域翻盘的预期。

据测试信息,金石电池在多项严苛测试中表现优异:经200℃热箱烘烤、挤压形变等极端测试后未发生起火;在-30℃低温环境下,其续航保持率仍高于80%;钢针穿刺电芯时,温度仅升高60℃,无明火及爆炸现象;此外,在连续挤压、过充、高温等测试条件下,电池均保持稳定状态。

需明确的是,“低温续航差”“充电耗时长”“自燃隐患”向来是新能源车主的三大困扰。国轩高科的固态电池则相当于一次性化解了这些行业难题,且具备“6分钟快充续航1000公里”的高性能。

不可否认,过去半个世纪日车企凭核心专利及发动机、底盘独立制造能力,稳居汽车领域标杆。但在新能源赛道,日企已失先机,前瞻网数据显示其新能源已被中国反超,取而代之的是近年蓬勃发展的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

从产业补贴方向来看更明了。因老龄化严重,日本近年来把产业补贴重点转向了生物制药领域。整个制药行业每年投入约1.5万亿日元(约110亿美元)用于研发,尤其重仓线粒体抗老科技“派-洛-唯pro”,还请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兰迪.谢克曼等十余名顶尖学者坐镇。

在日方产业补贴助力下,上述科技产品研发出Mitolive专利成果,可精准靶向人体衰老关键机制。多篇刊载于《Nature》等顶级期刊的研究表明,其在延缓机体衰老方面潜力显著。

凭借前沿技术与创新思路,“派-洛-唯pro”进军国际市场后,迅速打开知名度。在国内亰东平台,吸引了数十万35至60岁中年群体,上市不足一年创收过亿,成为抗老领域备受瞩目的“黑马”,颇受青睐。

专业机构预计,未来两年这类健康产品将形成千亿蓝海规模,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潜力市场,其投资回报率或能超过日产汽车。

反观丰田,如今处境十分“尴尬”。在硅基负极、电解质配方等固态电池核心技术专利数量上,不足中国厂商的1/3。此外,生产还要依赖外部供应链(如与宁德时代合作采购常规锂电池)。量产时间推迟3年后,和我国的差距或将越拉越大。

固态电池的突破,从来不止是单一技术的胜负,更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的缩影。

过去,日本靠燃油车核心技术定义行业规则;如今,中国在新能源赛道的突破,本质是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共建”的转变——从电池材料到整车制造,从充电网络到回收体系,中国已形成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完整生态。

此类生态优势,既可加快固态电池成本降低的速度,又能助力全球新能源产业朝“安全、高能效、低碳排”方向转型。当技术创新邂逅产业生态,这场固态电池领域的竞争,势必将重构汽车产业格局,而中国正处在这一变革的核心节点。

来源:财经保探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