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A股8家重点公司汇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06:41 2

摘要:近期,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迎来密集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落地与资本动作释放产业升级信号。从核心设备交付到先进技术突破,从产能扩张到产业链整合,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正以“全链条攻坚”姿态,为全球芯片产业注入新动能。

近期,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迎来密集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落地与资本动作释放产业升级信号。从核心设备交付到先进技术突破,从产能扩张到产业链整合,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正以“全链条攻坚”姿态,为全球芯片产业注入新动能。

以下是A股半导体设备领域8家重点公司,覆盖刻蚀、薄膜沉积、清洗、CMP、测试、量测等关键环节,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一、北方华创

核心地位:国内唯一覆盖刻蚀、薄膜沉积(PVD/CVD/ALD)、氧化扩散、清洗等全产业链的设备龙头。2024 年首次进入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前十,排名第六。

技术突破:14nm 以下先进制程设备实现量产,28nm 及以上成熟制程市占率超 30%,2025 年发布首款离子注入机,正式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撬动国内 160 亿元市场空间。

客户覆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半导体等国内头部晶圆厂,同时拓展海外市场。

二、中微公司

核心地位:全球刻蚀设备三强之一,等离子体刻蚀设备进入台积电 5nm 产线,MOCVD 设备全球市占率超 60%。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43.88%,刻蚀设备收入占比 75%,LPCVD 设备收入激增 608%,成为新增长极。

研发投入:20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 14.92 亿元,占营收 30.07%,远高于科创板平均水平,在研项目覆盖 20 余款新品,包括新一代 CCP/ICP 刻蚀设备及量检测设备。

技术壁垒:刻蚀精度达亚埃级(0.2Å),接近硅原子直径的 1/10,技术能力延伸至 3nm 及更先进制程。

三、拓荆科技

核心地位:国内薄膜沉积设备龙头,PECVD、ALD、SACVD 设备全球领先,2025 年新签销售订单及出货金额同比大幅增加,在手订单充足。

技术优势:PECVD 设备在 3D NAND 和 DRAM 存储芯片中实现量产,ALD 设备通过长江存储验证,混合键合设备进入先进封装领域。

市场份额:在国内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市场的 PECVD 设备市占率超 25%,2025 年 SEMICON 展会上发布多款 3D-IC 及先进封装设备。

四、华海清科

核心地位:国内 CMP(化学机械抛光)设备绝对龙头,全球市场份额超 15%,2025 年 Q2 净利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产能利用率达 95%。

技术壁垒:CMP 设备打破美国应用材料垄断,覆盖 12 英寸晶圆抛光,2025 年推出减薄抛光一体机,满足 3D IC 制造需求。

客户结构:中芯国际、长鑫存储、华虹半导体等国内存储和逻辑芯片厂商,订单占比超 80%。

五、盛美上海

核心地位:全球清洗设备创新者,SAPS 兆声波清洗、TEBO 电镀等技术全球领先,2025 年三维堆叠电镀设备在客户端量产,获批量重复订单。

技术突破:开发出针对 Chiplet 助焊剂清洗的负压清洗设备,进入台积电、三星先进封装供应链,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35.83%。

市场份额:在国内存储芯片清洗设备市场市占率超 40%,全球排名前五。

六、长川科技

核心地位:国内测试设备双龙头之一(另为华峰测控),测试机、分选机覆盖模拟、数模混合、功率器件等领域,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98.73%,增速行业第一。

技术进展:大电流测试机(120A)通过车规级验证,分选机支持 2000MHz 高频测试,2025 年 Q2 新增订单环比增长 25%。

客户覆盖:华为海思、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封测厂及 IDM 厂商。

七、中科飞测

核心地位:国内半导体量测设备龙头,光学缺陷检测、膜厚量测设备打破 KLA 垄断,2025 年上半年营收 4.64 亿元,同比增长 26.91%,研发投入同比激增 114%。

技术突破:12 英寸光学缺陷检测设备通过长江存储验证,纳米颗粒检测精度达 10nm,2025 年推出用于先进封装的 3D 形貌量测设备。

市场空间:国内量测设备国产化率不足 10%,中科飞测在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领域市占率超 20%。

八、芯源微

核心地位:国内涂胶 / 显影设备龙头,前道涂胶机进入中芯国际 28nm 产线,后道涂胶机全球市占率超 30%,2025 年 Q2 合同负债环比增长 116.86%。

技术优势:前道涂胶机支持 5nm 制程,显影机兼容铜互连工艺,2025 年发布用于第三代半导体的碳化硅涂胶设备。

客户拓展:除中芯国际、华虹外,进入台积电南京厂供应链,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 15%。

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国产替代加速:2024 年国内半导体设备综合本土化率仅 25%,若提升至 50% 将带来 95 亿美元增量空间。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龙头在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环节已实现技术突破,逐步替代 ASML、应用材料等国际巨头。

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双轮驱动:5nm 刻蚀、3D NAND 薄膜沉积、Chiplet 封装等设备需求激增,中微公司、拓荆科技、长电科技等受益于 AI 芯片和 HBM 存储扩产。

研发投入强度:头部企业研发费用率普遍超 20%,中微公司达 3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支撑技术迭代和新品开发。

政策与资本支持:国家大基金二期持续注资,2025 年半导体设备行业获专项补贴超 50 亿元,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龙头获重点支持。

欢迎点赞和在文末留言交流。

特别声明:本号内容源自公开资料整理,仅供研究探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勿以此为投资参考依据。如有不当,欢迎补充指正。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