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十四年⑩|铁血女兵——东北抗联中的巾帼担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0 10:10 1

摘要: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抗战历程中,女性指战员们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印有“郑致民”名章的图画教材、一封母亲在就义前写给儿子的书信、八位女战士共同谱写的英雄壮歌……这些珍贵的历史见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中国女性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记录了以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抗战历程中,女性指战员们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印有“郑致民”名章的图画教材、一封母亲在就义前写给儿子的书信、八位女战士共同谱写的英雄壮歌……这些珍贵的历史见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中国女性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记录了以赵一曼、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女战士在民族存亡之际,毅然选择与国家共命运,用生命书写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

教科书上的革命印记

在东北烈士纪念馆内,两本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图画教材封面上,“郑致民”的红色名章依然清晰可辨。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八女投江”战斗事迹领导人冷云从事秘密抗日工作时使用的教材。

冷云教学时用过的的图画教材

冷云原名郑香芝,1915年生于黑龙江省桦川县。1931年,她考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立志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奋斗。为此,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郑致民,寓意致力于人民解放事业。

1934年夏天,郑致民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学生中秘密开展抗日活动。毕业后,她回到悦来镇南门里初级小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抗日活动。课堂上,她谆谆教导,一个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课余时,她将抗日救亡的信念,悄然浸润进师生们的心田。1937年8月,在党组织安排下,郑致民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化名冷云,开始了武装抗日的生涯。

冷云

一位母亲的家国情怀

在东北抗日战场上,还有一位杰出的女性代表——赵一曼。她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到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斗争,曾先后任中共满洲总工会筹备处秘书、组织部长和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

1933年7月,赵一曼被党组织派往珠河抗日游击区。1935年秋,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她在与敌人作战中负伤被俘。

由于赵一曼伤势严重,奄奄一息,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监视治疗。在监视治疗期间,她争取爱国青年的帮助逃离医院,不幸途中再次被捕。狱中,赵一曼宁死不屈,严词痛斥敌人侵略罪行。

1936年8月2日,在从哈尔滨开往珠河的火车上,身陷囹圄的赵一曼给儿子写下了一封字字泣血的绝笔信。

信中写道:“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陈掖贤(宁儿)抄写的母亲赵一曼的遗书

这封遗书展现了一位母亲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感情,体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赵一曼牺牲后,这封信成了激励后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生死关头的英勇抉择

1938年夏天,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一师开始西征。此时,冷云强忍丈夫牺牲的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

国画《八女投江》

同年10月,部队转战到林口县境内的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畔,由于特务告密,部队被大批日伪军包围。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以冷云为首的8名女战士主动吸引敌人火力,与敌人展开激战。最后弹药耗尽,8名女战士宁死不屈,携手步入波涛汹涌的乌斯浑河中,壮烈殉国。她们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

巾帼精神的时代传承

在佳木斯桦川县,冷云当年任教的悦来镇南门里小学已改名为桦川县冷云红军小学。“冷云,是我们的校名,更是我们的精神灯塔。冷云和7位女战士用青春和生命保卫国家,诠释了‘守护’的意义。我们要将这份守护传承下去,用知识、责任和奉献,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服务强国建设,服务民族复兴伟业,让这份精神薪火相传,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该校教师周丽楠动情地说道。

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们的选择诠释了真正的巾帼担当和家国情怀。她们的事迹向世人昭示:当国家需要时,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英雄。如今,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万千女性依旧在各行各业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她们以智慧和担当,续写着奉献与坚韧的篇章,成为新时代和平的建设者和幸福的守护者。

(图片由东北烈士纪念馆提供)

史实顾问:东北烈士纪念馆于文生 胡凤斌;记者:刘欣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