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8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涉及聋哑人士的民事案件时,首次引入“手语姐姐”AI手语翻译APP作为辅助工具,与专业手语翻译员协同工作,确保了庭审过程的顺畅与公正,这一举措为特殊群体提供了高效、温情的司法服务,获得了当事人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8月28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涉及聋哑人士的民事案件时,首次引入“手语姐姐”AI手语翻译APP作为辅助工具,与专业手语翻译员协同工作,确保了庭审过程的顺畅与公正,这一举措为特殊群体提供了高效、温情的司法服务,获得了当事人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本案原告、二被告均为聋哑人士。为确保其能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无障碍地表达自身诉求,干警将“手语姐姐”APP安装于法庭的平板电脑上,作为辅助验证和实时校准的工具。法官通过APP的实时语音转译功能,快速核对关键信息;当遇到复杂或可能存在歧义的表述时,法官与专业翻译可借助APP的词汇库进行二次确认,极大提升了信息传递的精确度和庭审效率。庭审过程中,法官的问话通过专业翻译和APP同步转换为手语文字与动画,清晰呈现在当事人面前;当事人的手语表达则由专业翻译进行主要翻译,法官通过APP的识别结果进行辅助对照,确保了“你说的话我懂,我的提问你明”的双向无障碍沟通。整个庭审流程规范、秩序井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
“司法的目的不仅是判决,更是沟通与理解。“手语姐姐”这类科技工具并不能替代专业翻译的法律地位,但它作为“辅助者”和“校准器”,能有效弥补传统方式可能存在的细微漏洞,是我们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保障残障人士权益的一次有益尝试。”此举标志着乌审旗人民法院在“数字赋能、智慧司法”建设上又迈出坚实一步,为后续处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旗香渊)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