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颤抖着手拨通了第一个电话号码,等待的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电话接通了,对方的声音很不耐烦:"谁啊?大半夜的..."
凌晨两点,王秀英躺在冰冷的楼梯口,左腿传来钻心的疼痛。
她颤抖着手拨通了第一个电话号码,等待的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长。电话接通了,对方的声音很不耐烦:"谁啊?大半夜的..."
"小军,是我,婶婶...我摔断腿了,你能不能..."
"什么?"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谁的电话?这么晚了还打扰人睡觉。"
王秀英还想说什么,电话里传来嘟嘟的忙音。
她咬着牙拨通了第二个号码,这次是女儿的。
"妈?怎么这么晚打电话?"女儿的声音带着困倦和不满。
"小雨,妈妈摔断腿了,你能不能..."
"妈,你不是对小军最好吗?30万都给他了,你找你侄子去啊。"
嘟嘟嘟,又是忙音。
王秀英看着漆黑的楼道,眼泪无声地滑落。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众叛亲离...
01
王秀英今年五十五岁,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有福气的女人。
丈夫去世得早,她一个人把女儿小雨拉扯大,还供她读完了大学。女儿争气,毕业后在省城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三十三岁才结婚,对象是个外地小伙,人品不错,就是离家有点远。
"妈,我要嫁到广州去了。"小雨说这话的时候,王秀英心里五味杂陈。
高兴是肯定的,女儿终于找到了归宿。但心里又舍不得,这一走,以后见面就难了。
"妈支持你,只要你过得好就行。"王秀英拉着女儿的手说,"妈这里还有点积蓄,你拿去做嫁妆。"
她把这些年攒下的二十五万全部给了女儿。这钱原本是她的养老钱,但女儿出嫁,做母亲的怎么能让她空手过去?
"妈,这太多了。"小雨推辞。
"不多不多,你是妈唯一的女儿,妈不给你给谁?"王秀英坚持塞给她,"到了婆家要有底气,不能让人小瞧了。"
送走女儿的那天,王秀英哭了整整一夜。屋子里突然变得好安静,安静得她都不适应了。
还好,她还有个侄子。
02
王秀英的哥哥嫂嫂去世得早,留下儿子小军跟着爷爷奶奶过。老人家年纪大了,照顾不了孩子,王秀英就主动承担起了责任。
从小军十五岁开始,他就经常在王秀英家吃住。王秀英把他当半个儿子看待,吃的用的从来不亏待他。
"婶婶,我考上大学了!"小军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到王秀英家报喜。
"好好好,我的小军有出息了!"王秀英高兴得合不拢嘴,"学费生活费婶婶来出,你安心读书就行。"
大学四年,王秀英供了小军十几万。虽然钱不算多,但对一个寡妇来说也不轻松。她在服装厂打工,每月工资才三千块,为了省钱给小军花,她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
小军毕业后回到县城,在银行找了份工作。王秀英比自己女儿考上公务员还高兴。
"婶婶,我工作了,以后不用您操心了。"小军很懂事地说。
"瞎说什么,你就是我的儿子,我操心你是应该的。"王秀英摸摸他的头,"好好工作,找个好姑娘结婚,婶婶还等着抱侄孙呢。"
03
小军很快就有了对象,是银行同事介绍的,姑娘叫小丽,长得挺漂亮,就是脾气有点大。
"婶婶,我要结婚了。"小军带着小丽来家里吃饭。
王秀英看着这个未来的侄媳妇,心里有些忐忑。小丽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名牌衣服,一看就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主。
"小丽啊,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需要婶婶帮忙的尽管说。"王秀英热情地招呼。
小丽点点头,没多说什么,但眼神里透着一种审视的意味。
吃饭的时候,小军说起了结婚的计划:"婶婶,我们打算明年春天结婚。"
"好事啊!"王秀英高兴地说,"婶婶给你们准备份厚礼。"
小丽这才有了点笑容:"那就谢谢婶婶了。"
饭后,小丽去卫生间的时候,小军压低声音对王秀英说:"婶婶,小丽家要求我们买房,首付还差点钱..."
王秀英心里一紧,她刚给了女儿二十五万,手头已经不宽裕了。但看着小军为难的样子,她咬咬牙:"差多少?"
"二十万左右。"小军有些不好意思,"我知道您刚给小雨姐钱了,但是我们真的没办法了。小丽家说,没房子就不结婚。"
王秀英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点头:"行,婶婶想办法。"
04
为了给小军凑钱,王秀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贷款。
"妈,你疯了吗?"女儿小雨在电话里大声反对,"你把房子抵押了,以后住哪里?"
"没事,小军说了,等他们结了婚,我就搬过去和他们一起住。"王秀英说,"反正我一个人住也冷清,和他们在一起还热闹些。"
"妈,您清醒一点行不行?小军只是您的侄子,不是您的儿子!"小雨急得要命,"您为他做到这个份上值得吗?"
"小雨,你在广州有了自己的小家,妈很欣慰。但妈也需要有个依靠,小军就是妈的依靠。"王秀英耐心解释,"而且你爸爸临终前说过,要我照顾好他哥哥的儿子。"
小雨还想说什么,但王秀英已经决定了。她把贷款的二十万加上自己的十万积蓄,总共三十万给了小军。
"婶婶,您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小军接过钱的时候,眼圈都红了,"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我会孝顺您一辈子的。"
王秀英听了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值得了。
05
小军的婚礼办得很热闹,王秀英忙前忙后,比亲妈还上心。
"这是小军的婶婶,就是他的妈。"小军逢人就这样介绍,王秀英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新房装修得很漂亮,三室两厅,小军特意给王秀英留了一间。
"婶婶,这是您的房间,您什么时候想搬过来都行。"小军说。
王秀英看着那间朝南的卧室,心里很满足。有个地方可去,有人可以依靠,这就够了。
但婚后没多久,情况就变了。
小丽怀孕了,需要人照顾。王秀英主动提出搬过去帮忙,但小丽的妈妈先来了。
"我妈来照顾我,您就不用操心了。"小丽客气地说,但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不需要你。
王秀英有些失落,但还是理解的:"那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说话。"
她还是经常过去看望,买菜买水果,给小丽补身子。但每次去,小丽的妈妈都用一种防备的眼神看着她,好像她是来抢夺什么似的。
"小军啊,你婶婶人挺好的,就是太热情了点。"小丽的妈妈有次当着王秀英的面说,"咱们自己家的事自己处理就行了。"
王秀英听了心里不是滋味,但还是识趣地少去了。
06
孩子出生后,王秀英更加激动了。她买了很多婴儿用品送过去,想要抱抱孩子。
"孩子还小,免疫力差,还是少接触外人比较好。"小丽的妈妈拦住了她。
"我不是外人,我是孩子的太奶奶。"王秀英有些委屈。
"是是是,但是医生说了,新生儿要减少接触。"小丽的妈妈态度坚决。
王秀英只能在门口看看孩子,连抱都抱不了。她心里很难受,但不想给小军添麻烦,就默默承受了。
更让她寒心的是,小军也开始变了。
"婶婶,您最近不要经常来了。"有一次小军主动找她说,"小丽坐月子,需要安静的环境。而且我岳母在,人多了不方便。"
王秀英愣住了:"可是...可是我也想帮忙照顾孩子啊。"
"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真的不需要。"小军的语气很客气,但明显疏远了很多,"等过段时间再说吧。"
王秀英失望地离开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她忽然觉得很孤单。女儿在广州,侄子也不需要她了,她好像成了多余的人。
07
接下来的几个月,王秀英很少见到小军一家。
偶尔在街上碰见,小军会客气地打个招呼,但不会多聊。小丽更是直接把头转向一边,当作没看见。
王秀英想念那个孩子,但不敢主动去看。她怕被人嫌弃,怕给小军造成困扰。
"妈,您还好吗?"女儿偶尔打电话询问。
"挺好的,小军他们也很好,孩子也健康。"王秀英总是报喜不报忧。
"妈,您别总想着别人家的孩子,多关心关心自己。"小雨有些心疼,"要不您来广州住一段时间?"
"不了不了,我在这边习惯了。"王秀英拒绝,"你们小夫妻过自己的日子,我过去添什么乱。"
其实她心里是想去的,但又觉得自己去了也是负担。女儿刚结婚,正是甜蜜期,她过去不合适。
而且,她还抱着希望,希望小军会想起她的好,会需要她。
08
转眼到了年底,王秀英一个人过年。
以前小军总是会来陪她吃年夜饭,今年却没有音信。王秀英等到晚上八点,终于忍不住给小军打电话。
"小军啊,今年不来婶婶家吃饭了?"
"婶婶,不好意思,我们在岳母家过年。"小军的声音很匆忙,"改天再聊,我这边有点忙。"
王秀英拿着手机发呆。背景里传来热闹的说话声和孩子的笑声,那些声音离她那么近,又那么远。
她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看着桌上准备好的年夜饭,忽然就哭了。
她想起了女儿小时候,每年年夜饭都是她们母女俩一起吃。虽然简单,但很温馨。现在女儿远嫁了,侄子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她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小雨,新年快乐。"她给女儿发了条微信。
"妈,新年快乐!您一个人还好吗?"女儿很快回复。
"挺好的,你们那边天气怎么样?"王秀英强装轻松。
"很暖和,妈,要不明年您来这边过年?"
"再说吧,再说吧。"
王秀英放下手机,看着电视里的春晚,心里空落落的。
09
春节过后,王秀英生了场大病。
高烧不退,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她给小军打电话,想让他来医院看看她,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最后还是邻居大妈帮忙照顾,才让她挺过了这一关。
"小军工作忙,理解理解。"王秀英对邻居这样解释,但心里其实很难过。
出院后,她身体变得很虚弱,走路都有些不稳。医生说是年纪大了,要多注意休息,最好有人照顾。
王秀英想起小军说过的话:"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我会孝顺您一辈子的。"
她鼓起勇气给小军打电话:"小军,婶婶身体不太好,你能不能..."
"婶婶,您找个保姆吧,现在保姆挺好找的。"小军打断了她的话,"我们家里事情太多,实在顾不过来。"
王秀英愣住了。她为了他付出了所有,到头来连照顾都不愿意。
"那...那行,婶婶自己想办法。"她强忍着眼泪说。
挂了电话,王秀英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忽然明白了什么叫人情冷暖。
10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秀英的身体越来越差。
房贷要还,生活费要花,她的积蓄越来越少。有时候她会想,如果当初没有把钱都给出去,现在日子会好过一些。
但她不后悔,毕竟女儿和侄子都是她最在意的人。
只是她没想到,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不在她身边。
那天晚上,王秀英起床上厕所,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脚一软就从楼梯上滚了下去。剧烈的疼痛让她差点昏厥,她知道自己的腿断了。
她躺在楼梯口,周围一片漆黑,心里很害怕。她想起了小军,想起了他说过要孝顺她一辈子的话。
她颤抖着手拨通了小军的电话...
"谁啊?大半夜的不让人睡觉?"小军的声音很不耐烦。
"小军,是我,婶婶...我摔断腿了,现在在楼梯口,你能不能来接我去医院?"王秀英努力压抑着疼痛,声音颤抖。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一个女人尖锐的声音:"谁的电话啊?这么晚了还打扰人家睡觉,有没有公德心?"
"小丽,是我婶婶,她说摔断腿了。"小军的声音很小。
"摔断腿?那不是应该打120吗?干嘛给我们打电话?"小丽的声音很大,王秀英听得一清二楚,"我们又不是医生,半夜三更的能干什么?"
王秀英心里一沉,但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小军,婶婶疼得厉害,你就来看看我好不好?就看看..."
"婶婶,这样吧,我给您叫个120,您先去医院,明天我再去看您。"小军的语气很敷衍,"现在太晚了,我们也要上班,真的不方便。"
"可是...可是我一个人..."王秀英话还没说完。
"就这样,您先去医院,挂了。"
嘟嘟嘟,电话挂了。
王秀英拿着手机,眼泪瞬间涌了出来。她想起了小军小时候发高烧,她半夜抱着他往医院跑的情景。那时候她连鞋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在雪地里奔跑,只为了让他早点看上医生。
而现在,她只是希望他来陪陪她,看看她,他都不愿意。
王秀英颤抖着又拨通了女儿的号码,这是她最后的希望了。
"妈?怎么这么晚打电话?"小雨的声音带着困倦。
"小雨,妈妈摔断腿了,能不能..."王秀英泣不成声。
"摔断腿?严重吗?您赶紧去医院啊。"小雨的声音清醒了一些,但接下来的话让王秀英彻底绝望了。
"妈,您不是一直对小军最好吗?30万都给他了,您找您侄子去啊。我在广州,远水救不了近火,况且您也没把我当回事不是吗?"
电话再次挂断,王秀英彻底崩溃了。
她躺在冰冷的楼梯口,看着漆黑的天花板,忽然想起了一句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是她护的这些花,为什么在她需要的时候都选择了遗忘?
当救护车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时,王秀英已经昏迷了。在失去意识的那一刻,她想:也许,这就是她的命...
11
王秀英在医院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下午。
她的左腿打着石膏,右手挂着吊瓶,身边只有一个护工在照顾她。医生说她的腿骨折得很严重,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而且以后走路可能会受影响。
"有家属吗?"医生问护工。
"她说有个女儿在广州,有个侄子在本地,但都联系不上。"护工回答。
王秀英听了,心如死灰。她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孤立无援了。
到了下午,小军姗姗来迟。他手里拿着一束花,脸上挂着关切的笑容,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婶婶,您怎么样?好点了吗?"小军坐在床边,"昨晚实在不好意思,小丽身体不舒服,我又要照顾她又要照顾孩子,实在脱不开身。"
王秀英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这个她当半个儿子养大的孩子,现在对她说话都这么客套了。
"小军,婶婶想问你个事。"王秀英声音很虚弱,"当初你说过,要孝顺我一辈子,还记得吗?"
小军脸色有些不自然:"当然记得,我一直都很感激您。"
"那为什么昨晚我求你的时候,你不愿意来?"王秀英直视着他的眼睛,"我就想要一个人陪着我,为什么这么难?"
小军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婶婶,我知道您对我有恩,我也很感激。但是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责任。我不能像以前那样,什么都以您为重了。"
王秀英的心像被刀子割了一样疼:"那...那我以后怎么办?"
"您可以请个保姆,或者考虑去养老院。"小军的语气很平静,"现在的养老院条件都不错,比一个人在家安全。"
养老院?王秀英从没想过自己会走到这一步。
"小军,我把我的一切都给了你们,现在我只是希望有个人能偶尔看看我,陪陪我,这个要求过分吗?"王秀英眼泪直流。
小军有些不耐烦了:"婶婶,您别这样说。您给我的钱我会还的,但是感情这种东西,不能用钱来衡量。我有我的生活,不能因为您的恩情就绑架我的人生。"
"绑架?"王秀英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我什么时候绑架你了?"
"您一直用恩情来要求我,这不是绑架是什么?"小军站了起来,"婶婶,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应该理性一点。我会定期来看您,也会在经济上帮助您,但是我不能像您想象的那样,把您当成我的责任。"
说完,小军放下花就走了,留下王秀英一个人在病房里哭泣。
12
王秀英住院的第三天,女儿小雨从广州赶回来了。
"妈,对不起,我来晚了。"小雨眼圈红红的,"公司有个重要项目,我实在脱不开身。"
王秀英看到女儿,心里终于有了一丝温暖:"小雨,你回来了就好。"
"妈,您怎么会摔成这样?"小雨心疼地看着母亲的腿。
王秀英把那天晚上的经过告诉了女儿,包括给小军和她打电话的事。
听完后,小雨沉默了很久。
"妈,那天晚上我说的话太过分了,我向您道歉。"小雨握着母亲的手,"但是您也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什么意思?"王秀英不解。
"妈,您还记得我结婚的时候,您给了我多少钱吗?"小雨问。
"二十五万。"
"那您给小军多少?"
"三十万。"王秀英说完这个数字,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对,您给亲生女儿二十五万,给侄子三十万。"小雨的声音有些颤抖,"妈,您知道我当时心里有多难过吗?"
王秀英愣住了,她从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您还记得我小时候吗?"小雨继续说,"从小军十五岁开始,您就把所有的关爱都给了他。我需要新衣服的时候,您说要省钱给小军交学费。我想要一个生日蛋糕的时候,您说小军要考试,不能太吵。我生病的时候,您总是匆匆忙忙带我去医院,生怕耽误了给小军做饭。"
王秀英心里越来越难受,她想起了那些被忽略的细节。
"妈,我是您的亲生女儿,可是在您心里,我好像永远都比不上小军重要。"小雨哭了,"我远嫁广州,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逃离这种环境。我受够了永远做配角的感觉。"
"小雨,妈没有偏心..."王秀英想辩解。
"没有吗?"小雨打断她,"那为什么我结婚您给我二十五万,小军结婚您给他三十万?那五万的差距,就是您心里对我们的不同吧?"
王秀英无言以对。她确实是这样想的,觉得小军是男孩,结婚买房压力大,所以多给了一些。但她没想到,这五万块钱在女儿心里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
13
"妈,我不是来跟您算旧账的。"小雨擦干眼泪,"我是想告诉您,您现在遇到的问题,其实是您自己造成的。"
"什么意思?"
"您一直觉得,只要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您好。但是您忘了,过度的付出会让人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会产生负担。"小雨说,"您对小军的好,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种好反而成了一种压力。"
王秀英想起小军说过的话:"您一直用恩情来要求我,这不是绑架是什么?"
"而且,您在付出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期待的。"小雨继续分析,"您期待小军把您当成亲妈一样孝顺,期待他照顾您的晚年。但是这种期待,小军从来没有答应过。是您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付出了就应该有回报。"
王秀英沉默了。小雨说得没错,她确实是带着期待去付出的。
"至于我,"小雨的声音有些哽咽,"您从小就让我觉得,我在您心里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当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心疼,而是委屈。我想:您平时最疼的不是我,为什么现在要依靠我?"
这番话让王秀英彻底明白了。她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母亲,好婶婶,却没想到自己的做法伤害了最亲近的两个人。
"妈,我不怪您,因为我知道您是出于善意。"小雨握着她的手,"但是您要明白,真正的爱不是无条件的付出,而是适度的关怀。您给了小军太多,反而让他有了负担。您给了我太少关注,反而让我有了怨言。"
14
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后,王秀英出院了。
小雨陪她回到家,看着这个空荡荡的房子,心情很复杂。
"妈,您一个人住这里不安全。"小雨说,"要不您跟我去广州住一段时间?"
王秀英摇摇头:"我不去,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
"什么叫添麻烦?您是我妈,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小雨有些急了,"妈,您别再用这种方式推开我了。"
"我没有推开你..."
"您有!"小雨打断她,"您总是说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其实是因为您觉得别人不会真心对您好。您对小军付出那么多,就是因为您害怕别人离开您。但是您越是这样,别人越觉得有压力。"
王秀英被说中了心事,她确实害怕孤独,害怕被抛弃。
"妈,您来广州住一段时间吧,让我好好照顾您。"小雨诚恳地说,"我们母女之间,不需要那么多顾虑。"
王秀英看着女儿关切的眼神,心里很感动。但她还是有些犹豫:"可是...可是我给你的钱比小军少..."
"妈!"小雨哭笑不得,"您还记着这个干什么?钱能代表什么?您给我的是生命,是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王秀英终于哭了出来,她紧紧抱住女儿:"小雨,是妈对不起你。"
"妈,过去的事就过去吧。"小雨抚摸着母亲的头发,"从现在开始,我们好好珍惜彼此,好不好?"
15
一个月后,王秀英跟女儿去了广州。
刚开始她很不习惯,总觉得自己是客人,什么都小心翼翼的。但在女儿和女婿的耐心照顾下,她慢慢放松了下来。
"妈,您别总把自己当外人。"女婿是个很温和的人,"您就是我们家的长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是啊妈,您看电视、做饭、收拾房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小雨也劝她,"这就是您的家。"
慢慢地,王秀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她不再是那个拼命付出的人,而是一个被人关爱的母亲和长辈。
有一天,小军给她打电话。
"婶婶,您在广州还好吗?"
"挺好的,小雨他们对我很好。"王秀英的语气很平静。
"那就好。婶婶,我想了很久,觉得以前说话太重了。"小军的声音有些愧疚,"不管怎么说,您对我有恩,我不应该那样对您。"
"小军,婶婶也想明白了。"王秀英说,"以前是婶婶做得不对,给了你太大压力。我们都是成年人,应该有各自的生活。"
"婶婶..."
"你好好过你的日子,偶尔给婶婶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就行了。"王秀英打断他,"婶婶不会再要求你什么。"
挂了电话,王秀英觉得心里轻松了很多。她终于学会了放下,学会了不强求。
16
在广州住了半年后,王秀英的身体恢复了很多,心情也好了。
"妈,您变化真大。"小雨有天这样对她说,"以前您总是愁眉苦脸的,现在笑容多了。"
"是吗?"王秀英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确实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是的,而且您现在不再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了。"小雨说,"您学会享受生活了。"
王秀英想了想,确实是这样。以前她总是想着怎么对别人好,怎么让别人离不开她,反而把自己搞得很累。现在她学会了关爱自己,反而过得更开心了。
春节的时候,小军一家来广州看她。
"婶婶,您气色真好。"小军很真诚地说,"广州的生活很适合您。"
"是啊,这里天气暖和,人也好。"王秀英笑着说,"你们一家也很好吧?"
"都挺好的,孩子也长大了不少。"小军说,"婶婶,过年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您家过年的情景。那时候您做的饺子特别香。"
王秀英听了,心里暖暖的,但没有像以前那样激动。她只是淡淡地说:"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
小军有些尴尬,但也能理解王秀英的态度。他们现在的关系,就是普通的亲戚关系,不再有那种复杂的情感纠葛了。
又过了一年,王秀英彻底在广州安定下来。
她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会在网上买东西,还在小区里认识了几个老友,每天过得很充实。
最重要的是,她和女儿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她们像朋友一样聊天,分享彼此的想法,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隔阂。
"妈,谢谢您。"有一天小雨突然对她说。
"谢我什么?"
"谢谢您学会了爱自己。"小雨说,"以前您总是为了别人而活,看着让人心疼。现在您为了自己而活,看着让人放心。"
王秀英若有所思:"是啊,以前我总觉得,只有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我好。现在我明白了,只有先爱自己,才能真正地爱别人。"
"对,而且只有您开心了,我们做儿女的才会真正安心。"小雨说,"以前您那么辛苦,我们看在眼里,心里也很有负担。现在您过得好,我们也轻松了。"
王秀英点点头,她终于理解了什么叫"爱自己就是爱家人"。
17
现在的王秀英,已经不再是那个为了获得关爱而拼命付出的女人了。
她学会了设立界限,学会了说不,也学会了接受别人的好意而不感到愧疚。
最重要的是,她学会了不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需要上。她不再认为自己必须有用才能被爱,而是相信自己本身就值得被爱。
小军偶尔还会打电话给她,但两人的关系已经回归正常。王秀英不再对他有过度的期待,小军也不再有负担感。他们就像普通的婶婶和侄子一样,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和关怀。
"婶婶,我一直想对您说声谢谢。"有一次通话时,小军说,"谢谢您供我读大学,谢谢您帮我结婚。这些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不用客气,都是应该的。"王秀英很淡然,"你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还有,我想对您说声对不起。"小军的声音有些哽咽,"那天晚上您摔断腿的时候,我应该去陪您的。是我做得不对。"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王秀英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理解。"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王秀英心里已经释然了。她不再怨恨,也不再期待什么。她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关系是自然形成的,不是用恩情绑定的。
王秀英的故事传开后,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她太傻,为了侄子付出那么多,最后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有人说她活该,谁让她重男轻女,对亲女儿都不如对侄子好。
还有人说,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现实,血缘关系也靠不住,还是要靠自己。
但王秀英对这些评论都很淡然。她现在明白了,每个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道理,她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也不需要为自己的过去辩护。
"妈,您现在看起来真的很有智慧。"小雨有次这样对她说。
"年纪大了,总要学点东西。"王秀英笑着说,"不过也多亏了那次摔断腿,让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小雨感慨,"如果不是那次经历,您可能现在还在重复以前的模式。"
"是啊,有时候痛苦是成长的催化剂。"王秀英说,"现在的生活虽然平淡,但很真实。我不用再小心翼翼地讨好任何人,也不用担心被人抛弃。"
18
现在,已经六十岁的王秀英有了新的生活目标。
她开始学画画,学书法,还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她不再把全部精力放在维护人际关系上,而是专注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妈,您现在活得比我还精彩。"小雨开玩笑地说。
"人生这么长,总得为自己活一回。"王秀英说,"以前我总是担心老了没人照顾,现在我觉得,只要自己身体健康,心态积极,就不怕什么。"
她的故事也启发了很多同龄人。有些老人在听了她的经历后,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学会了更好地平衡付出和收获。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被教育要无私奉献,但其实适度的自私也是必要的。"王秀英在社区分享会上这样说,"爱别人的前提是爱自己,保护别人的前提是保护自己。"
台下的听众都很认同她的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为了家人付出太多,最后却感到失落和委屈。
王秀英的故事告诉大家,真正的爱是有界限的,真正的关系是相互的。一味地付出不仅不会换来感激,反而可能成为负担。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
现在,王秀英和女儿的关系非常和谐。
她们不再有以前那种复杂的情感纠葛,而是像朋友一样相处。王秀英不再觉得亏欠女儿什么,小雨也不再有被忽视的感觉。
"妈,其实我一直想告诉您一件事。"有一天,小雨说,"当初我远嫁广州,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逃离那种环境,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想让您明白,我也是值得被爱的。"
"什么意思?"
"我想通过距离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小雨说,"我想让您知道,失去我是一种损失。但后来我发现,这种想法很幼稚。真正的爱不需要证明,真正的关系也不需要考验。"
王秀英听了很感动:"小雨,是妈妈以前做得不好。"
"不是您做得不好,是我们都没有找到正确的相处方式。"小雨说,"现在我们都成熟了,知道怎么爱自己,也知道怎么爱对方了。"
她们抱在一起,心里都很满足。这种基于理解和尊重的关系,比以前那种基于义务和期待的关系要稳固得多。
至于小军,他现在也过得不错。虽然和王秀英的关系不如以前亲密,但也没有了以前的负担感。他们保持着适当的联系,偶尔问候一下,节日时互发祝福,这样的关系反而让双方都轻松。
王秀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际关系是需要界限的,爱是需要智慧的。无条件的付出看似伟大,实际上可能是一种绑架。真正的爱,应该是让彼此都感到舒适和自由的。
而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被所有人喜欢,而是被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方式爱着。王秀英用了大半生的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但庆幸的是,她还有时间去享受这种明白带来的平静和快乐。
现在的她,不再是那个为了获得关爱而拼命付出的女人,而是一个懂得爱自己、也懂得被爱的智慧长者。她的故事,给所有在人际关系中迷失自我的人提了个醒:爱自己,才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来源:Ace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