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半年用一次的降脂药还能抗癌?是好药,但适用人群要清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9 07:47 1

摘要:要说近年来比较火的降脂药,以英克司兰为代表的PCSK9抑制剂必然是其中之一。可以说,从最初的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到后来的托莱西单抗、英克司兰,该类药物凭实力闪耀降脂药市场。

要说近年来比较火的降脂药,以英克司兰为代表的PCSK9抑制剂必然是其中之一。可以说,从最初的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到后来的托莱西单抗、英克司兰,该类药物凭实力闪耀降脂药市场。

传统降脂药包括他汀类药物在内,虽然仍是首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服用他汀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仍未达标;二是服用他汀后,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确实不耐受。

血脂不达标时盲目加量他汀,会让副作用风险呈倍数增加;出现副作用时擅自停药,又会导致LDL-C反弹、动脉斑块进展,增加心梗、脑梗风险。在这种“加量风险高、停药危害大” 的困境下,PCSK9抑制剂应运而生,凭借强效降脂、安全性高的特点,很快成为他汀的“黄金搭档”,为血脂管理提供了新选择。

PCSK9抑制剂有何独特优势?

1. 强效降脂:LDL-C降幅达50%-70%

PCSK9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他汀完全不同,它通过抑制肝脏中的PCSK9蛋白,减少LDL受体降解,从而加速清除血液中的LDL-C,这种机制决定了其超强的降脂能力。

①单药或联用效果:无论是否联用他汀,PCSK9抑制剂都能显著降低LDL-C,如依洛尤单抗单药治疗可降低LDL-C 50%-60%,联合他汀可再降15%-20%。

②极高危患者达标率翻倍:心梗、脑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极高危人群,LDL-C目标值要求更高,仅用他汀时,达标率很低,而联用PCSK9抑制剂后,达标率可明显提高,且能更有效地降低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风险。

2. 超长效降脂:从每周打到半年打

传统口服降脂药都需要每天服用才行,而PCSK9抑制剂最大的改变之一就表现在用药频率上。最开始的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每2周或4周注射一次,新一代的英克司兰已经实现了 “半年一针”,这就彻底解决了忘记吃药的问题。

对老年人、记忆力差或不便频繁就医的患者,“半年一针”的便利性远超每日口服他汀或短期注射剂,这就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3. 安全性高:无肝肾毒性

很多患者之所以会畏惧他汀,主要是担心吃了会伤肝肾,确实长期吃他汀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肝损伤、肌损伤风险。而PCSK9 抑制剂的安全性也值得信赖,它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注射部位的红肿、乏力,且多为轻度,没有肝肾毒性或肌损伤风险,长期使用也不用担心。更何况,半年才打一针,患者的用药顾虑也会少很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CSK9抑制剂除了能降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之外,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这可能与其调节炎症、免疫微环境等机制有关。

就在最近,一项新研究再次为这一论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1. 总体肿瘤风险下降:用过PCSK9抑制剂的患者比没用过的患者总体肿瘤风险降低,尤其与乳腺癌的风险下降相关。

2. 性别差异显著:肿瘤风险下降效应在女性中的表现比在男性中更为显著。

3. 独立于降脂作用:PCSK9抑制剂带来的肿瘤风险下降效应与LDL-C水平变化无关。

虽说他汀类药物至今仍是降脂首选,但并非唯一,对于查出血脂异常的患者来说,应该吃什么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病情和降脂目标来选择,切忌随意服用。具体来说,患者选择降脂药,要考虑以下几点问题。

1. 优先用他汀,这几类情况再考虑PCSK9抑制剂

虽说PCSK9抑制剂很明显,但考虑到大多数患者的需求,他汀类药物仍是首选。至于PCSK9抑制剂的适用人群,相关指南明确指出,对于极高危人群服用他汀不耐受或不达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难治性高血脂患者等,在使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后LDL-C仍不达标时,才可以考虑选择PCSK9抑制剂。

2. 选择时需考虑这些关键因素

需要注意,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主要以降低LDL-C为主,若患者是甘油三酯升高,首选应该是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心血管风险等级、药物耐受性、经济条件等来选择。一般来说,中低危人群无需使用PCSK9抑制剂,优先生活方式干预加小剂量他汀;极高危人群则需以LDL-C达标为准,必要时尽早联用。

此外,若患者害怕注射或不便频繁就医,可优先选择半年注射一次的英克司兰,不过PCSK9 抑制剂的价格较高,还需结合家庭经济状况,避免因追求新药导致治疗中断。

写在最后:PCSK9抑制剂虽然是好药,但也不能自行停他汀换PCSK9抑制剂,至于抗癌潜力,也仅限于研究,不能盲从。此外,无论使用何种降脂药,患者都需注意每3-6个月查血脂(确认达标)、肝肾功能(排除罕见副作用)等,保证用药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Wei T, Li Z, Lin C, et al. PCSK9 Inhibitor and Potential Decreased Risk of Neoplasms, Especially in Females: A Meta-Analysis. Pharmaceuticals. 2025;18(10):1095. doi:10.3390/ph18101095.

来源:湖北台健康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