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溪中碧波轻漾,两岸草木葱郁,游步道上行人悠闲漫步,亲水广场里孩童嬉戏欢笑……漫步在温州的乡间村落,一幅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动人画卷扑面而来。这背后,是温州市积极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
SUMMER TEACHING
溪中碧波轻漾,两岸草木葱郁,游步道上行人悠闲漫步,亲水广场里孩童嬉戏欢笑……漫步在温州的乡间村落,一幅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动人画卷扑面而来。这背后,是温州市积极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温州扎实推进省市民生实事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年度计划整治110.19公里,目前已完成整治133.97公里,完成率全省第一。
系统治理打造水生态样板
瓯海河庄河
瓯海区坚持“水岸同治、系统治理”,打出“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截污控源、河岸美化”组合拳,以实打实的整治行动推进农村水系焕新。
在潘桥街道岷岗溪,护岸工程悄然筑牢了当地的防洪屏障。“我们这是山区,雨天排洪水全靠岷岗溪,水量一大就容易发生漫溢。护岸建成后,防洪排涝效果大大提升了。现在遇到强降雨,百姓安心多了!”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说。据了解,该工程历时近三个月,通过对原有护岸的提升改造,区域防洪能力得到了提升。无独有偶,通过水系治理,娄桥街道的河庄河也实现了华丽变身。河道清淤、打卡拓宽和新建生态护岸、滨水游步道后,往日淤积严重的河道如今水清岸绿,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宝藏地。
瓯海河庄河
在瞿溪街道,泉东溪的一湾清流淌出了一条“共富之路”。瞿溪街道泉东溪治理工程以“亲水”为笔,精心打造亲水广场,提升了沿岸的水生态魅力与游玩体验。随着沉睡的山水资源被唤醒,周边乡村旅游也随之火热起来。每逢周末,超过1500人次的游客纷至沓来,漫步溪畔、亲水嬉戏。周边的农家乐、民宿人气集聚,本地农产品借势打开销路,卖得红红火火。昔日宁静的山村,因一溪活水焕发新生,荡漾着共富涟漪。
防洪生态文旅多元共赢
瑞安岙底溪
在山水相映的瑞安市平阳坑镇,岙底溪如一条碧色缎带绕村而过。曾经,这里台汛期洪水漫溢、枯水期河床裸露,如今已蜕变为碧波荡漾的“生态河”。
以系统治理为抓手,平阳坑镇平阳坑村统筹推进防洪安全与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新建防洪堤和生态修复,并结合下游河道出口水闸规划,构建起防洪闭合体系,为沿岸2600多名群众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同时,项目对杂乱滩地、岸坡进行整治提升和生态修复,堤防护坡的建设也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能够涵养水源,生态蝶变随之而来。
更可喜的是,整治后的岙底溪与半岭堂古道串联成景,形成“水韵+古道”特色文旅线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带动了当地业态发展,河湖的“美丽颜值”由此转化为发展的“经济价值”。
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指数
文成桂溪
在文成县桂溪沿岸,流水澄澈,步道蜿蜒,三三两两的村民或悠闲散步,或驻足赏景,一幅人水和谐的动人景象。今年,文成县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治理,让桂溪及其支流旧貌换新颜。
治理后的河道水流通畅,一改昔日淤积杂乱的现象。河道清了、水面净了,岸边还慢慢长出了绿草。生态护岸沿河延伸,静静守护两岸安宁。“护岸建得好,汛期不心慌,日子过得踏实多了!”村民欣慰地说。此外,新建和亮化提升的绿道也成为百姓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不论晨昏,总可见居民散步聊天,绿意环绕、清波相伴,“出门就像进了公园”成为大家共同的感受。
文成桂溪
桂溪上一座经过改造提升的堰坝,则为沿岸的农业生产注入源源活水。以前浇地“全看老天爷脸色”,现在堰坝升级了,能存住水、提水位,到了灌溉季,打开闸门就能引水浇地,再也不用“靠天吃饭”。清流按时抵达田间,农作物“喝”得及时、“喝”得足量,生长周期得到保障。这不仅解了农户心头之愁,更让丰收的基础越发坚实,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一渠渠清水美了乡村、兴了产业、润了民心。温州正以水为笔,绘就着一幅以水润村、以水兴业、以水富民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让幸福河湖真正成为惠民生、促振兴的活力源泉。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