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活这场复杂的棋局里,“什么状态才能配叫局内人” 这个问题引人深思。我们常常处于一种信息被精心筛选后投喂的环境中,听人讲的、看人做的,大多是对方想让我们知晓的。就像被戴上眼罩拉磨的驴,我们以为自己在自由行动,实际上不过是在他人预设的轨道里打转。那些我们自认为
在生活这场复杂的棋局里,“什么状态才能配叫局内人” 这个问题引人深思。我们常常处于一种信息被精心筛选后投喂的环境中,听人讲的、看人做的,大多是对方想让我们知晓的。就像被戴上眼罩拉磨的驴,我们以为自己在自由行动,实际上不过是在他人预设的轨道里打转。那些我们自认为筛选出的有用信息,说不定也只是局的一部分,如同那头鼻子被打了孔的牛,看似自主前行,实则在他人的 “田地” 里劳作,这便是很多人无意识地成为局内人的一种状态。
养生和健身领域很好地诠释了另一种入局状态。起初,吃那些不喜欢但健康的食物,做那些不乐意做的运动,是出于对健康的追求。可当原本抗拒的事物开始带来多巴胺,让人产生愉悦感时,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融入了这个特定的局。此时,到底是幸运地找到了有益生活的方式,还是不知不觉被消费主义、健康理念等背后的力量洗脑,就难以分辨了。正如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局内的我们很难客观地评判自己所处的境遇。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设局者、布局者、控局者无疑是局内人,因为他们主导着局面。但其实,只要对某个局有所了解,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算是局内人。区别在于,能否看清局面对于自己的利弊,进而趋利避害、借力使力。
当下,直播带货热潮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主播作为布局者,通过精心设计的话术、场景,展示他们想让观众看到的产品优点,讲述他们希望观众听到的产品故事。消费者们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被那些充满吸引力的信息包围,看似在自主选择商品,实则可能陷入了商家设置的营销之局。当消费者因购买了某些推荐商品而获得满足感(类似健身、养生带来的多巴胺)时,就已经成为了这个局内人。至于这是消费者买到心仪好物的幸运入局,还是被过度营销洗脑,恐怕只有冷静下来才能看清 。
再比如一些打着 “知识付费” 旗号的线上课程。创作者巧妙布局,展示出课程的种种优势,吸引学员报名。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被课程内容激发了兴趣,产生了收获感,也便进入了这个局。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夸大宣传的课程,学员在其中可能就是被动洗脑的局内人。
那么,针对文中所探讨的现象,各位读者有怎样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在交流中更清晰地看清生活中的各种 “局” 。
来源:白开水加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