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深人静时突然被噩梦惊醒,不仅让人心有余悸,长期更可能影响健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最新研究显示,频繁做噩梦可能加速细胞衰老,甚至与寿命缩短存在关联。究竟是什么在暗中操控着我们的梦境?美国“最佳生活网站”总结出原因,许多看似平常的睡前习惯,都可能成为噩梦的推手。
李洁
夜深人静时突然被噩梦惊醒,不仅让人心有余悸,长期更可能影响健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最新研究显示,频繁做噩梦可能加速细胞衰老,甚至与寿命缩短存在关联。究竟是什么在暗中操控着我们的梦境?美国“最佳生活网站”总结出原因,许多看似平常的睡前习惯,都可能成为噩梦的推手。
1.晚饭吃太晚。不仅会造成胃不舒服或烧心,还会造成人们在快速眼动睡眠期代谢增加、体温升高和大脑活性增强,容易导致噩梦的产生。
2.吃太多的奶制品。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睡眠医学家发表在《心理学前沿》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做噩梦与对乳糖不耐受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这可能是因为夜间排气增多或胃胀、胃痛容易引起噩梦。
3.某些药物。一些常用的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会干扰神经递质平衡,改变梦境。
4.卧室太热。身体需要降温才能进入安静的睡眠状态。如果卧室温度太高,大脑功能无法在睡眠阶段保持平稳,会使睡眠变得支离破碎。
5.冲左睡。土耳其伊兹密尔理工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发表在《睡眠与催眠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左侧卧睡姿会给心脏带来额外压力,进而增加噩梦几率。
6.晚上喝酒。虽然睡前少量饮酒有一定助眠作用,但最终会扰乱睡眠。这是因为酒精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做噩梦的几率。酒精还会降低人在睡眠过程中调节情绪的能力,让梦中感觉更糟糕。
7.睡前看电子屏幕。很多人有在睡前浏览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不良习惯。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阻断褪黑素的自然分泌。褪黑素分泌减少会推迟入睡,最终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8.睡前看令人兴奋的内容。惊悚影视作品或刺激性新闻会在潜意识中埋下不安的种子,当大脑在快速眼动期处理这些负面信息时,就容易转化为噩梦素材。
9.晚上紧张压力大。压力与焦虑是梦魇的常见诱因,升高的皮质醇水平会让梦境充满情绪张力。
10.睡觉时间不固定。不规律的作息会打乱生物钟。 11.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类患者会在睡眠期间出现短时间呼吸停止,降低体内含氧量,导致大脑恐慌。大脑会对恐惧和压力做出应激反应,表现为做噩梦。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