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老太摆摊卖葡萄被罚3万,她交钱离开,隔天城管接到99个电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07:00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大姐,您这摊子不能摆在这里,影响交通。”城管刘队长看着眼前这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语气尽量温和。

“队长,就让我卖完这最后一筐吧,求求您了。”王秀英抬起头,眼里带着恳求,手里还在整理着那些紫得发亮的葡萄。

“不行,规定就是规定,罚款三万。”

三万!围观的人群一片哗然。有人开始为老太太求情,有人愤愤不平地指责城管不近人情。可王秀英却出人意料地平静下来,她慢慢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队长,我明天来交钱。”第二天,她真的来了,一张张皱巴巴的钞票,整整三万。

刘队长收下钱,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直到第三天早上,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99个电话,全都是为一个人。

这个摆摊的老太太,到底是谁?

01

清晨六点,整个城市还在睡梦中,王秀英已经推着她那辆老旧的三轮车来到了熟悉的街角。车上装着三筐新鲜的葡萄,紫的、绿的,在晨光中泛着诱人的光泽。

她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把葡萄一串串摆在车前的木板上。每一串都被她用湿毛巾轻轻擦过,亮晶晶的像刚洗过澡的孩子。王秀英的动作很慢,但很仔细,六十三岁的她,腰早就直不起来了,可她还是要把每一串葡萄都摆得整整齐齐。

“秀英姐,又这么早啊。”

第一个跟她打招呼的是老张,附近的环卫工人。五十多岁的老张推着垃圾车慢慢走过来,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老张,你也辛苦了,这么早就开工了。”王秀英直起腰,冲他笑了笑,“来,尝尝今天的葡萄,特别甜。”

她说着,挑了一串最大最好的葡萄递给老张。老张连忙摆手:“哎呀,秀英姐,我哪能白吃你的东西。”

“什么白吃不白吃的,你每天这么辛苦,吃个葡萄算什么。”王秀英硬是把葡萄塞到老张手里,“再说了,你上次帮我推车,我还没谢谢你呢。”

老张想起那次的事。那天下大雨,王秀英的三轮车陷在泥坑里,是他帮忙推出来的,还把自己的雨衣给王秀英盖葡萄用。他心里暖暖的,也不再推辞,洗了几颗葡萄放进嘴里。

“哎呀,真甜!”老张竖起大拇指,“秀英姐,你这眼光真好,挑的葡萄就是不一样。”

“那当然,我凌晨四点就起来去批发市场,专门挑好的。”王秀英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老张,你等等。”

她又装了一袋葡萄递给老张:“拿回去给嫂子尝尝。”

“这怎么行,我得给钱。”老张掏口袋。

“你要给钱我可就生气了。”王秀英板起脸,“都是街坊邻居,互相照应不是应该的吗?”

老张拗不过她,只好收下。他心里明白,王秀英日子过得不容易,可她就是这样,看见谁有困难都要帮一把。上次他老婆生病,王秀英还偷偷给他塞了二百块钱。

“秀英姐,你这么好,上天一定会保佑你的。”老张真诚地说。

王秀英笑了笑,没说话。上天保佑?要是真的保佑,她老伴就不会死得那么早,她儿子也不会......

她甩甩头,不想这些了。活着,就得往前看。

老张推着车走远了,王秀英继续整理她的葡萄摊。陆陆续续有早起的行人路过,有的停下来买点葡萄,有的只是看看就走了。王秀英从不强求,总是笑脸相迎,礼貌相送。

“秀英奶奶,葡萄多少钱一斤啊?”

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眼睛盯着紫葡萄直放光。

“小雯雯,你怎么一个人出来了?”王秀英认识这个孩子,住在附近的小区里,父母都是上班族,经常很早就出门了。

“我妈妈给了我十块钱,让我买点水果。”小女孩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十元钱,“奶奶,我想买葡萄。”

王秀英看着小女孩渴望的眼神,心软了。她挑了一串最好的紫葡萄,又挑了一串绿葡萄,装进袋子里。

“奶奶,这些多少钱啊?”小女孩问。

王秀英掂了掂袋子,至少有两斤多,按市价应该要二十多块。她看看小女孩手里的十块钱,笑着说:“正好十块钱。”

“真的吗?那太好了!”小女孩高兴地把钱递给王秀英,“奶奶,你真好!”

看着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远,王秀英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孩子的笑容总是那么纯真,让她想起自己的儿子小时候的样子。

上午九点,阳光已经有些炙热了。王秀英的葡萄卖出去不少,心情也不错。正在这时,几个穿着制服的人朝这边走来。

王秀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城管,来了...

为首的是刘队长,四十来岁,个子不高,但很威严。他身后跟着三个队员,一个个面无表情。

“王大姐。”刘队长走到王秀英面前,语气有些无奈,“我们之前不是说过吗,这里不能摆摊。”

王秀英放下手中的葡萄,站起身来。她知道这一刻迟早会来,可真正面对的时候,心里还是很慌。

“刘队长,我知道这里不能摆摊,可是......”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实在是没办法啊。”

“没办法也不行啊,大姐。”刘队长皱了皱眉,“规定就是规定,我们也是没办法。你看,上面三天两头检查,我们也很为难。”

王秀英看了看周围渐渐聚集的路人,又看了看刘队长,心里五味杂陈。她理解刘队长的难处,可她也有自己的苦衷。

“队长,就让我卖完这一篮子吧,求求您了。”王秀英的眼神里充满了哀求,“我马上就收拾,以后再也不在这里摆了。”

刘队长身后的一个年轻队员不耐烦地说:“大姐,你每次都这么说,可每次都还来。这次必须按规定办。”

“小李。”刘队长制止了年轻队员,转过头对王秀英说,“大姐,我理解你的难处,可我们也有我们的工作要做。要不这样,你把东西收拾一下,我们就当没看见,行吗?”

王秀英心里一阵感激,刘队长已经算很通情达理了。可她看看车上还有两大筐葡萄,这些都是她的血汗钱,如果今天卖不出去,明天就不新鲜了。

“队长,我......”王秀英正要说话,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妈,妈!”

人群让开一条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跌跌撞撞地跑过来。他长得很壮实,但脸上的表情却像个孩子,眼神有些呆滞。

这是王秀英的儿子王小军。

“小军,你怎么来了?”王秀英赶紧迎上去,心疼地看着儿子。

“妈,我饿了。”王小军拉着王秀英的手,像个孩子一样撒娇。

周围的路人都知道王小军的情况,眼神中都流露出同情。刘队长也愣了一下,他以前只听说过王秀英有个儿子,今天是第一次见到。

“小军乖,妈妈这就回家给你做饭。”王秀英轻抚着儿子的头,转过身对刘队长说,“队长,您看......”

刘队长看看王秀英,又看看她的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当城管这么多年,见过各种各样的小商小贩,有的蛮横无理,有的巧舌如簧,可像王秀英这样的,真的不多。

他正想说什么,身后的年轻队员又开口了:“刘队,别墨迹了,按规定处理就行了。我们还有其他地方要巡查呢。”

围观的人群开始议论起来:

“这么大年纪了,还带着这样的儿子,多不容易啊。”

“是啊,卖点葡萄也不偷不抢的,为什么不能让人家做点生意?”

“城管也太不通情达理了。”

议论声越来越大,刘队长感到压力很大。他既同情王秀英,又不能违反规定。

“大姐,你有营业执照吗?”刘队长问。

王秀英赶紧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红本子:“有的,有的,我有执照。”刘队长接过来一看,皱起了眉头。执照是真的,可经营地点不是这里。

“大姐,你这个执照的地点是在菜市场,不是在这条街上。”

王秀英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她知道瞒不过去了。

“队长,菜市场那边竞争太激烈,我一个老太婆卖不过那些年轻人。”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我只是想在这里卖完这些葡萄,我保证以后不来了。”

“妈,我们回家吃饭吧。”王小军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拉着妈妈的手想要回家。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议论声也越来越响。有人开始指责城管不近人情,有人说王秀英违规在先。刘队长感到头疼不已。

他看了看表,已经九点半了。上面规定,对无照经营或超范围经营的,要依法处理。可面对王秀英这样的情况,他真的下不去手。

“刘队长,到底怎么处理?”年轻队员催促道。

刘队长深吸了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02

“王大姐,按照规定,你这是超范围经营。”刘队长的声音很沉重,“我们必须依法处理。”

王秀英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罚款。

“队长,我......”她想要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妈,怎么了?”王小军察觉到气氛不对,紧紧抱着妈妈的胳膊。

刘队长从公文包里拿出罚单,开始填写。每写一个字,他的心就重一分。他不是不知道王秀英的难处,可规定就是规定,他不能因为同情就徇私枉法。

围观的人群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等待结果。有个中年妇女挤到前面,对刘队长说:“队长,你看这老太太多可怜,就放她一马吧。”

“是啊,卖个葡萄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家也不容易,你们就不能通融通融?”

面对众人的请求,刘队长也很为难。他抬起头,对大家说:“各位,我理解大家的想法,我也很同情王大姐。可是,法规就是法规,我们不能因为同情就违法执法。”

“那你们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有人问。

“如果王大姐能够按照执照上的地点经营,就没有问题了。”刘队长说,“可她现在是超范围经营,按照《城市管理条例》,我们必须依法处罚。”

王秀英听了,心里更加绝望。菜市场那边她根本竞争不过别人,来这里也是迫于无奈。

“队长,罚多少钱啊?”她颤着声音问。

刘队长看了看手中的罚单,心里也在打鼓。按照规定,超范围经营的罚款是营业额的五到十倍。王秀英虽然只是卖水果,可她没有在指定地点经营,而且是屡教不改,按照最新的执法标准......

他不敢往下想了。

“刘队,快点,我们还有其他地方要去。”年轻队员又在催促。

刘队长咬了咬牙,在罚单上写下了一个数字。

“三万元。”

当这个数字从刘队长嘴里说出来的时候,现场一片哗然。

“三万?!”

“天哪,卖葡萄罚三万?”

“这也太多了吧?”

王秀英听到这个数字,眼前一黑,身体摇摇欲坠。三万块,对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她一天能卖多少钱?好的时候能赚个七八十,不好的时候连本都收不回来。三万块,她要卖多少年的葡萄?

“妈,妈!”王小军看到妈妈脸色不对,吓得大声叫起来。

王秀英缓缓倒下,昏倒在葡萄摊旁。

“快叫救护车!”有人喊道。

“王大姐,王大姐!”刘队长赶紧上前查看。

人群一片混乱,有人指责城管太过分,有人说要报警,还有人在旁边议论三万块罚款是不是太重了。

几分钟后,王秀英慢慢醒了过来。她挣扎着坐起来,第一句话就是:“我儿子怎么办?”

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一个六十三岁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儿子,靠卖水果为生,现在要面临三万块的罚款,她的绝望可想而知。

“妈,我不要你离开我。”王小军抱着妈妈,哭得像个孩子。

王秀英抱着儿子,眼泪无声地流下来。她不怪任何人,规定就是规定,她违规在先。可是,三万块,她上哪去找三万块?

刘队长看着这一幕,心里五味杂陈。他当城管这么多年,罚过无数的小商小贩,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难受过。

“王大姐,这个罚单你先拿着。”他把罚单递给王秀英,“十五天内缴纳就行。”

王秀英颤着手接过罚单,看着上面的数字,心如刀割。十五天,给她一百五十天也拿不出三万块啊。

“妈,我们回家吧。”王小军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妈妈很难过。

王秀英点点头,艰难地站起来。她开始收拾葡萄摊,动作很慢很慢,像是在做最后的告别。

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有些人买了她的葡萄,算是帮助她。可这杯水车薪的帮助,对三万块的罚款来说,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刘队长和队员们也准备离开了。临走时,他回头看了一眼还在收拾的王秀英,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队,你该不会同情她吧?”年轻队员说,“违规就是违规,同情也没用。”

刘队长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走向执法车。

王秀英收拾好东西,推着三轮车慢慢离开。她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那么孤单,那么无助。

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在想,三万块,她要到哪里去找三万块?

家里的积蓄早就在老伴生病时花光了,现在每个月靠卖水果的收入,除了维持基本生活,根本没有余钱。亲戚朋友?她想起了几个人,可心里又没底。这些年来,她帮过不少人,可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伸出援手呢?

回到家,王秀英坐在沙发上,看着手中的罚单发呆。王小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在问:“妈,我们今天不做生意了吗?”

“小军,以后可能......”王秀英欲言又止,她不知道该怎么跟儿子解释。

晚上,邻居李大妈听说了白天的事,赶紧过来看望。

“秀英,我听说你被罚了三万块?”李大妈一脸心疼。

王秀英点点头,把罚单给李大妈看。

“天哪,这也太多了!”李大妈看了罚单,愤愤不平,“卖个葡萄至于罚这么多钱吗?这些城管真是太过分了!”

“大妈,人家也是执行规定,我不怪他们。”王秀英苦笑,“是我自己不对,明知道不能在那里摆摊,还要去。”

“可是你也是没办法啊!”李大妈说,“菜市场那边竞争那么激烈,你一个老太婆怎么竞争得过那些年轻人?”

王秀英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秀英,你打算怎么办?”李大妈问。

“我也不知道。”王秀英摇摇头,“三万块,我上哪去找三万块啊?”

李大妈想了想,说:“要不你去找找亲戚朋友借借?”

“能借的我都想过了,可是......”王秀英苦笑,“谁家能一下子拿出三万块来?再说了,我拿什么还?”

两个人坐在那里,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夜深了,李大妈回去了,王秀英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望着墙上老伴的照片发呆。

“老头子,你说我该怎么办啊?”她对着照片自言自语,“小军还要我照顾,我不能倒下啊。”

照片里的老伴还是那样慈祥地笑着,可再也不能给她任何建议了。

王秀英拿起手机,翻着通讯录。她想给几个亲戚朋友打电话,可每次拨号键按到一半又放下了。开口借钱,对她来说比什么都难。

最终,她还是拨通了弟弟王秀民的电话。

“哥,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王秀民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

“秀民,我......”王秀英欲言又止。

“是不是又遇到什么困难了?”王秀民叹了口气,“姐,我知道你不容易,可我这边也很紧张啊。儿子要买房结婚,我们老两口的积蓄都搭进去了。”

王秀英听了,心里更加绝望。她还没开口,弟弟就已经拒绝了。

“我知道,我知道。”她强装坚强,“我就是想跟你聊聊天。”

“姐,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能帮的我一定帮。”王秀民说,“可是钱的事,我真的没办法。”

“没事,没事。”王秀英赶紧说,“你们忙你们的,我没事的。”挂了电话,王秀英把脸埋在手心里,无声地哭泣。

第二天一早,王秀英没有去摆摊。她坐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钱。

抽屉里有她存的零钱,一块五块十块的,加起来不到五百块。床底下的铁盒子里有她给儿子准备的看病钱,两千三百块。老伴留下的那块手表,当初说要传给小军的,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她把所有能找到的钱都放在桌上,数了又数,一共不到三千块。

三千块,离三万块还差得太远太远。

“妈,你在找什么啊?”王小军看到妈妈在翻东西,好奇地问。

“小军,妈妈在找钱。”王秀英摸摸儿子的头,“你在家乖乖的,妈妈出去一趟。”

她拿着那两千多块钱,走出了家门。

03

王秀英拿着仅有的积蓄,开始了艰难的借钱之路。

第一站,她去了表嫂张桂花家。张桂花比她小几岁,丈夫在外地做生意,家境还算不错。

“秀英来了,快进来坐。”张桂花热情地招呼她。

两人聊了会儿家常,王秀英终于开口了:“桂花,我遇到点困难,想跟你借点钱。”

张桂花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借钱?借多少?”

“三......”王秀英咬咬牙,“能借多少就借多少。”

“秀英啊,你也知道,我家老刘在外面做生意,钱都压在货上了,家里真没什么现钱。”张桂花推辞道,“要不你等等,等他回来我问问?”

王秀英听出了推辞的意思,心里很失落,但还是笑着说:“没关系,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从表嫂家出来,王秀英又去了几个亲戚家,结果都差不多。有的说手头紧,有的说钱都借给别人了,还有的干脆避而不见。

中午时分,王秀英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她看着桌上那点可怜的钱,心里很绝望。

“妈,你怎么了?”王小军看到妈妈沮丧的样子,担心地问。

“没事,妈妈有点累。”王秀英勉强笑了笑。

下午,她又出去了。这次去的是几个老朋友家。

第一个是她以前的同事老刘,两人在纺织厂工作过十几年,关系一直不错。

“秀英,好久没见了,快坐。”老刘很热情。

可当王秀英说出借钱的事后,老刘的脸色变了:“秀英啊,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我家也困难。我那老伴前段时间住院,花了不少钱,现在还欠着外债呢。”

第二个是她的老邻居孙大妈,以前住在一个院子里,关系很好。

“秀英,你怎么了?看起来很憔悴。”孙大妈关心地问。

王秀英把事情说了一遍,孙大妈听了直摇头:“天哪,三万块,这么多钱!秀英啊,不是我不想帮你,我们老两口就靠那点退休金生活,哪有这么多钱啊?”

一天下来,王秀英跑了十几家,没有人愿意借给她钱,甚至连一千块都借不到。

晚上回到家,王秀英累得连饭都不想吃。她坐在沙发上,看着墙上的日历。距离交罚款的期限,还有十三天。

“妈,我们今天还不吃饭吗?”王小军饿了,拉着妈妈的手问。

王秀英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去厨房做饭。可她心不在焉,盐放多了,菜炒糊了,王小军吃了几口就不吃了。

“妈,菜好咸。”王小军皱着眉头。

“对不起,妈妈重新给你做。”王秀英赶紧去重新做菜。

可她的手一直在抖,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妈,你怎么哭了?”王小军不明所以,看到妈妈哭了,自己也跟着哭起来。

王秀英赶紧擦干眼泪,抱住儿子:“妈妈没事,没事的。”

可她心里比谁都清楚,事情大了。三万块,她真的拿不出来。

夜里,王秀英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她想起了一个可能——卖房子。

这套房子是她和老伴结婚时买的,虽然不大,只有五十多平米,但地段还不错。这些年房价涨了不少,卖了应该能卖个七八万。

可是,卖了房子,她和小军住哪里?租房子的话,每个月又是一笔开支。而且小军的情况特殊,搬到新环境他能适应吗?

王秀英想了一夜,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

第二天早上,她去了房屋中介。

“大姐,您这房子位置不错,五十三平米,简单装修,我估计能卖到八万左右。”中介小伙子看了房子,给出了报价。

“多长时间能卖出去?”王秀英问。

“快的话半个月,慢的话一两个月。”

王秀英算了算时间,距离交罚款只剩十二天了,等房子卖出去肯定来不及。

“大姐,您要是急用钱的话,可以考虑找人垫付,不过利息会高一些。”中介建议。

王秀英摇摇头,她不敢借高利贷,那是个无底洞。

从中介出来,王秀英又想起了一样东西——她结婚时的金戒指。

这枚戒指是老伴当年花了三个月工资买的,结婚三十多年来,她从来没有摘下来过。戒指上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对她来说,这是最珍贵的纪念。

她来到金店,摘下戒指。

“大姐,您这个戒指成色不错,克重也可以,我给您六千块钱。”金店老板检查后给出价格。

六千块,加上她的积蓄,也不过一万块出头,离三万块还差很多。

王秀英又想起了老伴留下的一些东西:手表、钢笔、还有几本邮票册。这些东西她原本想留给小军做纪念的,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跑了一天,她把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加上之前的积蓄,凑了一万五千多块钱。

还差一万多,怎么办?

晚上,王秀英坐在桌前,看着这些钱发呆。她想起了老伴生前的话:“秀英啊,咱们这辈子没什么大出息,但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人,不能欠人家的。”

她决定,哪怕把房子卖了,也要把罚款交上。

第二天,她又去了中介,这次是真的要卖房子了。

“大姐,您考虑清楚了?这房子卖了,您住哪里啊?”中介小伙子有些不忍心。

“我有地方住。”王秀英说谎了,其实她什么都没想好。

“那行,我马上给您联系买主。不过您这么急,价格可能会压得比较低。”

“没关系,多少都行。”王秀英咬咬牙说。

运气不错,第二天就有人来看房。是一个小年轻,刚参加工作,想买个小户型过渡。

“奶奶,您这房子我很满意,就是价格能不能再低一点?”年轻人问。

中介报价八万,年轻人想砍到六万五。

王秀英算了算,六万五加上她现有的钱,刚好够交罚款。

“行,就六万五。”她同意了。

年轻人很高兴,马上签了合同,约定三天后过户。

签完合同,王秀英的心情很复杂。这个家,承载了她太多的回忆。老伴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小军也是在这里长大的。现在要离开了,她心里空空的。

回到家,她开始收拾东西。能带走的不多,大部分家具都要留给新房主。

“妈,我们为什么要搬家?”王小军不理解,这里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突然要搬走,他很不适应。

“小军,咱们要住新房子了。”王秀英尽量用轻松的语气说。

“我不要住新房子,我要住这里。”王小军开始哭闹。

王秀英心如刀割,可她没有别的选择。

三天后,过户手续办完了,王秀英拿到了六万五千块钱。加上她之前凑的钱,刚好三万块。

她带着小军搬到了一个月租五百块的小平房里。房子很小,只有二十多平米,但比住在大街上强。

搬家那天,李大妈和几个邻居都来帮忙。看到王秀英离开,大家都很不舍。

“秀英啊,有困难就开口,大家都是邻居。”李大妈眼含热泪。

“谢谢大家,我会经常回来看看的。”王秀英强忍着眼泪。

搬完家,王秀英拿着三万块钱去了城管大队。

刘队长看到她,很意外:“王大姐,您怎么来了?”

“队长,我来交罚款。”王秀英从包里拿出一沓现金。

刘队长愣住了。他没想到王秀英真的能拿出三万块钱,更没想到她会这么快就来交钱。

“大姐,您......”刘队长欲言又止。

“队长,钱都在这里,您数数。”王秀英把钱放在桌上。

刘队长看着这些钱,心情很复杂。这些钱对他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可对王秀英来说,肯定是她的全部家当。

“大姐,这钱您是从哪里来的?”他忍不住问。

“卖房子的钱。”王秀英平静地说,“队长,我不怪您,是我违规在先。钱我交了,以后我会按规矩办事的。”

刘队长听了,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一个六十三岁的老太太,带着智障的儿子,为了交三万块钱的罚款,竟然把房子都卖了。

他拿起钱,手有些颤抖。每一张钞票都那么沉重,像是压在他心里的石头。

“队长,麻烦您开个收据。”王秀英说。

刘队长点点头,开了收据。当他把收据递给王秀英时,看到她的手在抖。

“大姐,您......”他还想说什么。

“队长,没事了,我走了。”王秀英接过收据,转身就要走。

“王大姐!”刘队长叫住了她。

王秀英回过头,眼神很平静,没有一丝埋怨。

“大姐,我......”刘队长想道歉,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队长,您也是为了工作,我理解。”王秀英笑了笑,“以后我会到菜市场去卖水果的,不会再给您添麻烦了。”说完,她转身离开了。

刘队长望着她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这是他执法生涯中最沉重的一天。

王秀英离开城管大队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老街角。那个她摆了两年多葡萄摊的地方。

街角很安静,偶尔有行人路过。王秀英站在那里,想起了这两年多的点点滴滴。

老张每天早上的第一声问候,小雯雯买葡萄时的开心笑容,还有那些经常照顾她生意的邻居们。这里有太多美好的回忆。

“秀英奶奶!”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小雯雯。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雯雯。”王秀英摸摸小女孩的头。

“奶奶,您怎么不卖葡萄了?”小雯雯奇怪地问。

王秀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说:“奶奶以后要到别的地方卖水果了。”

“那我还能买到您的葡萄吗?”小女孩有些失落。

“能的,在菜市场,奶奶在那里等雯雯。”王秀英说。

可她心里知道,菜市场那么远,小女孩不可能专门跑那么远买水果。

和小女孩告别后,王秀英回到了新家。

小平房里,王小军坐在床上,看起来很不适应新环境。

“妈,我想回家。”他看到妈妈回来,马上扑过去。

“小军,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王秀英抱住儿子,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这一天,她失去了太多:房子、积蓄、还有那个熟悉的街角。可她没有后悔,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选择。

晚上,李大妈来看她们母子。

“秀英,你真的把房子卖了?”李大妈心疼地问。

王秀英点点头:“卖了,刚好够交罚款。”

“你这又何必呢?三万块钱,你可以申请分期付款,或者申请减免啊。”

“没关系,债还了心里踏实。”王秀英苦笑,“大妈,您以后有空就来看看我们,这地方有点偏,小军会想您的。”

李大妈眼圈红了:“秀英啊,你这个人太实在了。换作别人,早就闹了。”

“闹有什么用?规矩就是规矩。”王秀英说。

李大妈叹了口气,看着这间简陋的小平房,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天晚上,李大妈回到家后,越想越气愤。她觉得城管太不通情达理了,一个卖水果的老太太,竟然被罚了三万块,还要把房子卖了交罚款。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城管大队的投诉电话。

“喂,我要投诉你们的执法人员......”

04

第二天一早,城管大队的电话就响个不停。

第一个电话是老张打来的,他的声音有些激动:“喂,你们是城管大队吗?我要投诉你们!”

接电话的是值班员小王:“师傅,您别激动,有什么事慢慢说。”

“昨天你们罚了一个卖葡萄的老太太三万块钱,这事你们知道吗?”老张问。

“您说的是王秀英王大姐吧?”小王回忆了一下,“这个案子我知道,是超范围经营。”

“什么超范围不超范围的!”老张愤怒地说,“人家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带着个智障儿子,靠卖点水果过日子,你们罚她三万块钱,还有没有人性?”

“师傅,执法是有规定的,我们也没办法......”小王试图解释。

“什么规定不规定的!”老张打断了他,“我告诉你,王秀英这个人我认识好几年了,她人好着呢!我是个环卫工人,收入不高,她经常给我免费水果,还帮过我垫医药费。这样的好人,你们竟然罚她三万块?”

老张越说越激动:“我还知道,为了交这个罚款,她把房子都卖了!一个老太太,带着智障儿子,现在住在租来的小平房里。你们这些当官的,良心过得去吗?”

小王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他也没办法改变什么。

挂了老张的电话,第二个电话马上又来了。

这次是水果店老板李师傅:“你们城管大队吗?我要问问,昨天罚王秀英三万块钱,这事是不是真的?”

“李师傅,这个......”小王正想解释,李师傅就接着说:

“王秀英这个人,我认识她好几年了。我们都是做水果生意的,本来是竞争对手,可她从来不跟我抢生意。有时候我的水果不新鲜了,她还把客人介绍给我。生意不好的时候,她还安慰我,说做生意要有耐心。这么好的一个人,你们竟然罚她三万块?”

李师傅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昨天晚上听说她把房子卖了交罚款,我一宿没睡好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为了三万块钱的罚款,把自己的房子都卖了,你们于心何忍啊?”

他当城管十几年了,处理过无数案子,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难受过。99个电话,每一个都在为王秀英鸣不平,每一个都在指责他们的执法太严厉。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执法到底对不对?

按照法规,王秀英确实是超范围经营,罚款也是有依据的。可是,法理和情理之间,该如何平衡?

一个六十三岁的老太太,带着智障的儿子,靠卖水果为生,还经常帮助别人。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和保护吗?

刘队长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下班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了王秀英原来摆摊的街角。

街角很安静,只有偶尔路过的行人。刘队长站在那里,试图理解王秀英当时的心情。

这里虽然不是正规的经营场所,可地理位置确实很好。

行人来往频繁,生意肯定比菜市场好做。一个老太太,带着智障的儿子,为了多卖点水果,多赚点钱,选择在这里经营,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规定就是规定,不能因为同情就违法执法。

刘队长心里很矛盾,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

晚上回到家,他把白天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老刘,我觉得你这次做得不太合适。”妻子听了,皱着眉头说,“一个老太太,这么不容易,你们就不能通融通融吗?”

“可是规定就是规定,我不能因为个人感情就违法执法。”刘队长说。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妻子说,“你想想,如果是咱们的妈妈遇到这种情况,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她?”

这句话让刘队长沉默了。如果是自己的母亲遇到这种情况,他当然希望执法人员能够通情达理,能够网开一面。

“老刘,我建议你去看看王秀英,了解一下她的真实情况。”妻子建议,“如果她真的像那些人说的那么好,你们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这个案子?”

刘队长想了想,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99个电话,不可能都是假的。王秀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应该亲自去了解一下。

第二天,刘队长决定去实地调查王秀英的情况。

05

刘队长首先来到了王秀英原来居住的小区,找到了邻居李大妈。

“大妈,我是城管大队的刘队长,想了解一下王秀英的情况。”刘队长说明来意。

李大妈一听是城管的,脸色就变了:“你们还来干什么?还嫌害得秀英不够惨吗?”

“大妈,您别误会,我是来了解情况的。”刘队长赶紧解释。

“了解什么情况?”李大妈愤愤地说,“秀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这些老邻居最清楚。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从来不跟人计较。这样的好人,你们竟然要罚她三万块钱!”

“大妈,您能具体说说她平时都做过些什么吗?”刘队长问。

李大妈想了想,开始讲述王秀英的一些事迹。

“前年冬天,我家水管冻裂了,水漫得到处都是。我老伴不在家,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是秀英帮我找的修水管的师傅,还垫付了修理费。”

“去年夏天,小区停电,我家冰箱里的菜都坏了。秀英知道后,马上送来了新鲜蔬菜,说什么都不要钱。”

“还有一次,我孙子生病了,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是秀英陪我去的医院,在医院忙活了一整夜。”

李大妈越说越激动:“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我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秀英这个人,就是个菩萨心肠,看见谁有困难都要帮一把。”

刘队长听了,心里很触动。他又去找了其他几个邻居,了解到的情况都差不多。

张奶奶告诉他:“秀英经常帮我们照看孩子,从来不要任何报酬。有时候孩子饿了,她还给孩子买吃的。”

孙大爷说:“我腿脚不方便,秀英经常帮我买药买菜。有一次我摔倒了,是她背我去的医院。”

老刘师傅说:“我下岗那阵子,家里困难,是秀英借给我钱度过难关的。现在我想还她,她死活不收。”

听了这些话,刘队长对王秀英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商小贩,而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人。

下午,刘队长又去了王秀英原来摆摊的街角,询问附近商户和路人的看法。

水果店老板李师傅告诉他:“王秀英这个人,人品没得说。我们本来是竞争对手,可她从来不跟我抢生意,还经常把客人介绍给我。”

小卖部的老板说:“秀英人很实在,买她的水果从来不用担心缺斤短两。有时候遇到困难的顾客,她还会主动少收钱。”

一个经常买水果的大妈说:“秀英的水果质量好,价格公道,人也和气。我们都喜欢找她买东西。”

环卫工人老张更是对王秀英赞不绝口:“秀英姐人太好了,经常给我们免费水果,还帮过我垫医药费。这样的好人,你们为什么要罚她?”

通过一天的走访,刘队长对王秀英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可是,她确实违反了规定,这该怎么办?

晚上,刘队长召集队员们开会,商讨这个案子。

“大家都说说看,王秀英这个案子该怎么处理?”刘队长问。

年轻队员小李说:“违规就是违规,不管她人再好,规定就是规定。”

老队员老王说:“可是这个情况确实特殊。一个老太太,这么不容易,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情理?”

另一个队员说:“如果我们因为同情就网开一面,那以后还怎么执法?人人都可以以各种理由违规经营了。”

刘队长听了大家的意见,心里更加矛盾。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局长打来的。

“老刘,王秀英这个案子处理得怎么样了?市里很关注这个事情。”

“局长,我正在了解情况。”刘队长汇报。

“我听说网上议论很大,电视台也想做报道。这个案子你们要慎重处理,既要依法执法,也要考虑社会影响。”局长说。

挂了电话,刘队长陷入了深思。

法理和情理,该如何平衡?这是每一个执法人员都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天,刘队长做出了一个决定——去看望王秀英。

他带着几个队员,来到了王秀英现在居住的小平房。

房子很小,很简陋,比起她原来的家,差了太多。

敲门后,王小军开了门。看到城管,他有些害怕,躲到了妈妈身后。

“王大姐。”刘队长主动打招呼。

王秀英看到他们,有些意外,但还是礼貌地请他们进屋坐。

“队长,您来有什么事吗?”王秀英问。

“大姐,我想了解一下您的情况。”刘队长坦诚地说。

小平房里,家具很少,显得很空旷。王小军坐在床上,怯生生地看着这些陌生人。

“队长,我没什么好说的。”王秀英平静地说,“钱我交了,以后我会按规矩办事的。”

刘队长看了看这个简陋的房子,再看看王秀英和她的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大姐,这些天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听说您平时经常帮助别人?”刘队长问。

王秀英摇摇头:“都是些小事,不值一提。”

“大姐,您为了交罚款,把房子都卖了?”

王秀英点点头:“卖了,不过没关系,我们有地方住就行。”

刘队长心里更加难受。这个老太太,即使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也没有一句埋怨的话。

“大姐,我想跟您商量个事。”刘队长说,“这个罚款,我们可以申请退还给您。”

王秀英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队长,不用了。违规就要承担后果,这是应该的。”

“可是您的情况特殊,我们应该人性化执法。”刘队长说。

“队长,规矩就是规矩。”王秀英坚持道,“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困难就要求特殊待遇。”

这句话让刘队长肃然起敬。这个老太太,不仅善良,还非常有原则。

“大姐,如果您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刘队长真诚地说。

“谢谢队长,我们能照顾好自己。”王秀英婉言谢绝。

从王秀英家出来,刘队长的心情更加复杂。这个老太太的品格,让他深深震撼。

可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第二天,99个打电话投诉的人中的一些代表,自发组织起来,要帮助王秀英。

老张、李师傅、李大妈等人聚在一起商量。

“我们不能让秀英姐一个人承受这些。”老张说,“她平时帮助了我们这么多,现在该我们帮助她了。”

“对,我们要帮她渡过难关。”李师傅附和。

“可是怎么帮呢?”李大妈问,“直接给钱,她肯定不会收的。”

大家想了各种办法,最后决定以各种方式照顾王秀英的生意。

老张说:“我可以帮她在菜市场找个好位置。”

李师傅说:“我可以把一些客人介绍给她。”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帮助。

很快,这个消息传播开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王秀英的故事,也加入到帮助她的行列中。

有人专门到菜市场买她的水果,有人给她介绍生意,还有人帮她照看摊子。

王秀英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虽然日子还是很艰难,但她心里充满了希望。

一个月后,王秀英在菜市场重新开始了她的水果生意。虽然竞争激烈,但有了大家的帮助,她的生意还算不错。

王小军也逐渐适应了新环境,在大家的关爱下,他的状态也好了很多。

而刘队长,经过这次事件,对执法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他开始更多地考虑情理因素,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注重人文关怀。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队长在巡查时经过菜市场,远远看到了王秀英的水果摊。她还是那样认真地整理着水果,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虽然经历了那么多波折,但她依然坚强地生活着。

刘队长没有过去打扰她,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然后默默离开。

他心里明白,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很难挽回。但他也明白,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错误和反思中前进的。

王秀英没有走,她还在这个城市里,默默地生活着,用她的善良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而那99个电话,不仅改变了一个城管队员的执法理念,也让更多的人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间温情。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冰冷的规则,更需要温暖的人心。

王秀英的故事告诉我们,善良永远不会白费,温暖总会传递下去。

来源:清风明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