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决与悲壮!库尔斯克大战如梦如幻!特朗普成就俄乌生死时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0 20:58 2

摘要:有国际问题专家断言,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求情:为了避免一场“二战以来从未见过的可怕屠杀”,他强烈要求普京饶了被俄军包围的数千名乌军一条命!

有国际问题专家断言,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求情:为了避免一场“二战以来从未见过的可怕屠杀”,他强烈要求普京饶了被俄军包围的数千名乌军一条命!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风云变幻,波诡云谲的俄乌战争,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就此停步和终极,在一些国际问题专家看来,俄乌战争基本上不会再掀起多大的波澜。

就在当地时间3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声称数千名乌军正在库尔斯克地区陷入俄军的重重包围,处在极为糟糕的境地,为了避免一场“二战以来从未见过的可怕屠杀”,他强烈要求普京饶了这些乌军一条命!

消息传出,举世震惊,当然,就像全球公众所看到的那样,俄罗斯总统普京很快答应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请求,不过,普京还是预设了一个条件,就是要这数千名被俄军包围的乌军官兵缴械投降,否则就难逃厄运。

结果,就形成了全球公众所看到的这样一幕:乌军溃败大逃亡!

而之所以如一些国际问题专家所说,随着特朗普为这些被俄军包围的乌军求情,也就意味着长达三年多的俄乌冲突会止步终极,不太可能再掀起多大波澜,这从库尔斯克大战背后,国际社会就会看到个中奥秘。

实际上,透过库尔斯克大战的起源,许多人就可以看出俄乌冲突结束的走向与端倪。

众所周知,库尔斯克大战曾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为扭转乌不利战局的战略之战。

那是去年8月6日,乌军从陆战部队中选出最精锐的官兵组成先头侦察营,配以先进的坦克和装甲车,分三路越过边境对库尔斯克发动闪电袭击。

8月7日,乌军先头部队已深入俄境内10公里,在发现当地守军兵力不足之后,迅速集结在边境待命的主力机械化部队投入战斗,1.5万名乌军士兵在库尔斯克南北两个方向展开快速进攻。

此时此刻,由于俄军准备不足陷入被动,被迫疏散20万当地居民,此后接连几天,乌军进攻势如破竹,控制了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等重要设施,随后又将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1250平方公里土地,92个定居点收入囊中。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当时乌军攻入俄库尔斯克的部队,都是乌军的精锐之师。

有资料显示,当时乌军调集逾10个按北约标准组建的机械化精锐旅,组成重甲集群突袭俄境,装备体系涵盖“豹2”主战坦克、布雷德利步战车、凯撒车载榴弹炮及多型制导火箭系统,展现出高度现代化作战能力。

再加上俄军长期忽视南部边境防御,误判乌方缺乏跨境作战能力,从而导致乌军如入无人之境。

据说,当时乌军为何要如此孤注一掷,集中优势兵力主攻库尔斯克,目的是想“调虎离山”,诱使俄军将布防在乌东的部分兵力调往库尔斯克,以减轻俄军当面乌军的作战压力。

与此同时,也想通过库尔斯克之战,占据俄罗斯领土,以增加谈判筹码,达到以土地换土地的目的。

然而,让乌克兰没有想到的是,俄罗斯当时就识破乌克兰的企图和伎俩,并没有上当,更没有跳入乌克兰挖好的“坑”。

反而随着战局的变化和俄军对乌军的步步进逼,在库尔斯克布下了“口袋阵”,准备择机围歼乌军,从而就又有了俄军对占领俄库尔斯克部分领土乌军的围歼,也就有了后来乌军丢盔弃甲和溃不成军的大逃亡。

而从俄乌两军对垒的情况看,从去年8月6日到今年3月19日,到目前乌军已基本退出库尔斯克所有占领土地,这标志着持续了整整7个月,发生在俄罗斯本土的库尔斯克战役终于迎来了收官时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俄军在库尔斯克的大反攻取得的巨大胜利,无疑使得乌克兰失去了和谈中的一个重要筹码。

有军事问题专家称,库尔斯克战局的突变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但在诸多因素中,特朗普政府对俄政策调整带来的战略转机,则是库尔斯克之战的主导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自从2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发生争吵后,特朗普随即叫停了对乌克兰60亿美元军事援助的同时,切断了与乌方实时战场情报共享。

失去美军卫星实时监控的乌军,前线侦察和打击俄军能力受限,战场态势感知弱化。

尤其是特朗普叫停对乌军的援助后,乌军炮弹日均消耗量从5000发骤降至800发,再加上特朗普急于促成俄乌和谈,撇开欧洲和乌克兰,直接与普京对话,同时向乌施压。

在此期间,欧盟也将今年对乌炮弹供应量从承诺的100万发削减至30万发,面对缺少军援和战场情报共享的乌军,俄军迅速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在库尔斯克发动反攻行动,从而取得库尔斯克大捷,收复了失地。

而之所以一些国际问题专家认为,长达三年多的俄乌冲突会就此止步终极,不太可能再掀起多大波澜,有人分析,可能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一是特朗普的执政理念和对俄乌冲突的看法,与拜登迥异并形成反差,加上急于促使俄乌和谈,想使美国从乌克兰战争泥淖中抽身,从而导致乌克兰不仅失去了对俄占领地库尔斯克,更会使乌克兰在全局战略中陷入被动甚至绝望。

二是乌军在库尔斯克之战中的惨败,导致乌军精锐伤亡惨重,再无力掀开另一场战斗的序幕。据俄方通报,乌军在库尔斯克累计损失6.7万人,被俄军摧毁7000余件装备,包括M1A1坦克、挑战者2主战坦克等西方先进武器。

仅库尔斯克的最后一战,乌军就阵亡超过2500人,有上万人负伤,至少4个旅的重装备遭遗弃,相当于北约半年军援量的三分之一。

对此,有专家说,库尔斯克之战不仅改写了俄乌前线的军事地图,更折射出地缘政治博弈的残酷性,一场局部战役的胜负,可能就这样演变成国家命运的转折点。

三是由于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投入的是乌克兰的精锐部队和最现代化装备,在被俄军围歼后,实际上已经元气大伤。

许多富有作战经验的官兵,要么阵亡,要么受伤,许多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要么被俄军击毁,要么被乌军在溃逃时丢弃。

加上在其他方向的乌军同样面临的结局,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在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和公众看来,乌克兰要想“翻盘”,重新再战并想取得胜利,实际上已无回天之力。

而在未来,乌克兰只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安全与外交挑战,而俄罗斯则会在巩固南部防线后,或将开启新的战略攻势。

来源:魚跃荷花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