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生中有些时刻,宛如被聚光灯骤然照亮,明晃晃的,教人睁不开眼;而有些时刻,却是光还未至,先听见了声音。那声音未必洪亮,却沉稳地穿透黑暗,直抵人心。
人生中有些时刻,宛如被聚光灯骤然照亮,明晃晃的,教人睁不开眼;而有些时刻,却是光还未至,先听见了声音。那声音未必洪亮,却沉稳地穿透黑暗,直抵人心。
那年我十四岁,初中二年级,架子鼓学了七年。央视《幸福账单》节目来成都选拔,我报了名,选的是那首练过无数次的《斗牛士进行曲》。心想这鼓点铿锵,节奏鲜明,能吸引评委耳目的。
选拔地点设在万达广场,人来人往,喧嚣异常。我到得早,却见现场已有不少参赛者,带着乐器的,化好妆的,穿好舞蹈服的,有父母相伴,有老师相随。唯独我,独自拿着鼓槌,以为节目组会备好鼓具。谁知工作人员手一摊:"我们只提供钢琴,其他乐器自备。"
我愣在原地,一时间不知所措。广场上人来人往,音响里播放着暖场音乐,评委席已经布置妥当,一切都在有序进行-----除了我这个没有鼓的鼓手。我四下张望,望能找到解决办法,却只见陌生面孔匆匆而过。十四岁的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一筹莫展"。
时间分秒流逝,我的手心渗出细汗。正当我几乎要放弃时,一位中年男子朝我走来。他身后跟着几个学生,看样子也是来参赛的。
"同学,你是要表演架子鼓吗?"他问道,声音温和。
我点点头,喉咙发紧,说不出话。"没带鼓?"我又点头,这次勉强挤出几个字:"他们说会准备的……"男子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我是仪陇来的王老师,带学生来参加钢琴比赛。不过巧了,我车上正好有一套电子鼓,本来是准备晚上给学生加练用的。你要是不嫌弃,我搬来给你用?"
我愣在那里,不知该作何反应。素昧平生,他竟主动相助?王老师不等我回答,已经转身吩咐学生:"小陈,小刘,跟我去停车场搬鼓。"他又回头对我笑笑,"你先准备一下,我们很快就回来。"
不过十来分钟,王老师和他的学生还真搬来了一套电子鼓。广场上人群熙攘,他们费力地穿行其中,额上已见汗珠。王老师却不急着擦汗,反而先蹲下身,开始调试设备。
"电子鼓和真鼓手感不太一样,我得帮你调合适了。"他边说边操作,"你是要表演什么曲子?"
"《斗牛士进行曲》。"我小声回答。
"好曲子!"王老师眼睛一亮,"力度要足,但节奏得稳。我年轻时也打过鼓,后来教音乐,但这双手还记得怎么调鼓呢。"
他调试得很仔细,每一个鼓面都试过音,每一个踏板都检查过灵敏度。阳光透过商场的天窗洒下来,照见他鬓角的白发和专注的神情。周遭的喧嚣似乎都静了下来,只剩下他调试鼓面时发出的"咚咚"声。
"来,试试看。"他终于站起身,把鼓槌递给我。
我接过鼓槌,在电子鼓上试了一段节奏。音色出奇地好,手感也调得恰到好处。
"很好!"王老师鼓掌,"不过你的底鼓节奏可以再突出一些,《斗牛士》嘛,要有气势,要像斗牛场上的脚步声,震撼人心。"
他接着说了些打鼓的技巧,话不多,却句句在点子上。说着说着,他突然问道:"紧张吗?"
我诚实地点点头。
"记住,"他拍拍我的肩,"音乐不是表演,是交流。你不是在打鼓给评委听,是在用鼓声和他们对话。鼓点就是你的语言。"
轮到我了。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灯光刺眼,我看不清台下观众的脸。深呼吸,举起鼓槌......刹那间,我看见了台侧的王老师,他朝我竖起大拇指。
然后鼓声响起。
那不是我练习过无数次的机械重复,而是真正从心中涌出的节奏。我想起了王老师的话,把每一个节拍都当作语言:这是困惑,这是帮助,这是绝望中的一束光,这是鼓声响起前的寂静,这是鼓声响起后的欢腾。
一曲终了,掌声如雷。我鞠躬下台,第一个迎上来的就是王老师。
"精彩!"他真心夸赞,"尤其是第二段转调那里,处理得太妙了!"
后来我才知道,王老师为了帮我调试鼓具,耽误了自己学生的赛前准备。但他的学生一点也不介意,反而说:"老师经常这样帮助陌生人。他说音乐之路从来不是独奏,而是交响乐。"
多年后的今天,我仍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万达广场玻璃天窗投下的阳光,电子鼓面上微微反光的样子,王老师调试鼓时专注的神情,还有他那句"音乐不是表演,是交流"。
后来我打听到,王老师在仪陇一所普通中学教音乐,一教就是十几年。没有出过著名音乐家,没有得过什么大奖,但他教出的学生都真心爱着音乐。有人说他傻,把太多时间花在"没天赋"的孩子身上,他却说:"音乐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是每个人的权利。"
是啊,这就是平凡中的一束光。不耀眼,却温暖;不惊天动地,却足以照亮某个少年的人生瞬间。
那天在万达广场,奏响的不仅是《斗牛士》的鼓点,还有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信任。它告诉我:世界也许很大很冷漠,但总有人在你不经意间,为你点亮一盏灯。
鼓声会停止,灯光会熄灭,但那束光却长久地留在了我心里。每当人生遇到困难,我都会想起那个下午,想起那位萍水相逢却愿意伸出援手的老师。
他让我明白:最动人的音乐,不是技巧的炫耀,而是心灵的共鸣;最明亮的灯光,不是舞台的聚光灯,而是平凡人相互照亮时发出的光芒。
那斗牛士的鼓点,不仅响彻了成都万达广场,也响彻了我往后的人生。
中南大学 张福川
来源:时代传媒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