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锐评国乒男双7站无冠,言辞犀利字字戳心,印证刘国梁的担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6 14:16 1

摘要:男单金牌再度旁落,继横滨站让张本智和登顶后,此次又将冠军拱手让给莫雷加德。

文|九万

编辑|先锋谷

刚刚落幕的瑞典大满贯,国乒以三冠两亚的成绩为赛事画上句点。

整体表现虽有亮点,却难掩两大关键项目的遗憾。

男单金牌再度旁落,继横滨站让张本智和登顶后,此次又将冠军拱手让给莫雷加德。

更让球迷揪心的是,男双项目已连续7站赛事与冠军失之交臂。

这份落差也引来了官媒的关注,近期发文锐评直指问题核心,言辞犀利句句戳中痛点。

这也恰好印证了此前刘国梁对男队的担忧。

那么,曾是优势项目的男双,为何一步步陷入如今的困境?

过去近三十年,男队在世乒赛男双项目上仅三次错失冠军,统治力贯穿多代。

而这份辉煌背后,左手将的作用尤为关键。

正如许昕曾直言:队里右手持拍的队员多,左手将在双打里能占不少优势。

20多年前,陈玘就将这份优势发挥到极致。

彼时男队的五大主力,他是唯一的左手将。

就是这份稀缺性,他成了双打赛场的万能适配者。

不管是搭档王皓,还是组队马琳,都拿过世乒赛的男双金牌。

即便陈玘的单打成绩不及二王一马,他在双打领域的经验依旧珍贵。

日后在休斯敦世乒赛上,他以场外指导身份为莎头组合出谋划策。

而在陈玘之后,另一位左手名将许昕接过了双打王牌的接力棒。

他的适配性更胜一筹。

无论是与同期的马龙、张继科,还是配合小自己7岁的樊振东,都捧起过世乒赛男双的冠军奖杯。

再往后就是王楚钦了。

2019年的布达佩斯世乒赛,连刘国梁都说男单女单必须拿下,双打更多是锻炼小将。

这样的情况下,他与还有伤病的龙队强势夺冠。

如此拼劲,连说都认可是并驾齐驱。

2023年的世乒赛,王楚钦和樊振东也是强强联合。

到了决赛,依旧打出了3比0的成绩。

除此之外,哪怕是刘国梁与孔令辉这样的双右组合也能夺冠。

这个时候,就更多靠实力和配合了。

即便是退役稍晚的孔令辉,在2005搭档比自己年轻的王皓,依旧尽显“老将余晖”的实力。

再看奥运会的男双赛场。

自1988年起,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收官,男队实现了五连冠。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刘国梁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他不仅首度问鼎奥运男单冠军,更与孔令辉搭档,一举摘得男双金牌。

彼时国乒派出的上届男双冠军,也成功守住另一个半区。

最终,更年轻的双子星组合成功接棒。

2000年的悉尼赛场,又上演同样的“剧本”。

此时的刘国梁没有实现男单项目的卫冕,孔令辉则是就此成就了大满贯。

那一年,同样是两对组合闯入决赛。

王励勤与闫森两人在决赛打败双子星组合,梯队建设非常稳定。

到了2004年,则是马琳与陈玘这对组合在赛场上大杀四方。

虽说一个在男单上无缘8强,一个都没有取得单打资格,但并不影响两人的配合。

两人一左一右,一凶一稳。

陈玘那个必胜的眼神,也是如今很多小将缺乏的。

而这枚金牌也成为了绝唱。

没想到,21年后,洛杉矶奥运会上,这个项目又重现江湖。

那以国乒目前的队员阵容,究竟该派哪对组合出征,才能续写昔日的荣光?

遗憾的是,在樊振东归期未定之际,这个问题还要画上一个句号。

单说世乒赛赛场,巴黎小分队再加上许昕四人,随便组合都能冲金。

可到了如今,王楚钦似乎成了男双项目的分水岭。

正如高菡在巴黎奥运会期间解说时所言:

“王楚钦可以和马龙搭,王楚钦也可以和樊振东搭,这样男队在面临不同的队伍,就有两套应对方式”。

顺利扛下巴黎奥运周期的男双任务后,身为左手将的王楚钦,也开始尝试与新搭档磨合。

更值得一提的是,洛奥周期开启至今,国乒男双拿下的仅有的两个冠军,都是由他带着队友共同斩获的。

据悉,巴黎之后,单打实力的阴影缠绕了他几个月。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与此前配合多次迟迟不出成绩的梁靖崑在北京夺冠。

那是在去年9月大满贯的赛场,两人先后赢了勒布伦兄弟与双林组合。

今年的新加坡大满贯上,他又和年纪更小的林诗栋组合。

随着两人在决赛零封林昀儒与高承睿,王楚钦在WTT大满贯赛事上实现了搭配4人夺得五冠的成绩。

然而,从那时起,男队在这个项目上再也没上过领奖台,且连续7站无冠。

这次北京日报也是给出了犀利的评价:

男双或成国乒最大软肋。

这样的评价虽字字戳心,却是对当下男乒现状的真实写照。

单看今年男队的单打表现,虽不复往日的统治力,但王楚钦的发挥仍算亮眼。

在缺席瑞典站的情况下,他在其余7站赛事中交出4冠1亚、两进4强的成绩单。

更在分量极重的世乒赛上一举斩获男单金牌。

可男双赛场却是一言难尽。

多哈世乒赛上,大头没有参加男双,导致男队没有派出现有最强阵容。

他与孙颖莎的混双倒是夺冠了,可两对男双却是4强都没有进。

而双林组合输给的对手正是年初被王楚钦和林诗栋零封的林昀儒与高承睿。

且最后这个冠军还被户上与大登摘得。

看到日乒时隔64年再拾这枚奖牌,不少球迷心里都不是滋味。

7月份的美国大满贯上,王楚钦罕见在这种级别的赛事上掉链子。

由于几站都没有夺冠,还没有固定组合,男队早已没了种子位。

两对组合早在1/4角色就相遇。

而更有经验的大胖头在晋级后却输给了勒布伦兄弟。

刚刚结束的瑞典大满贯,温瑞博与梁靖崑虽说战胜了林昀儒与高承睿,士气正猛。

却也被阻挡在四强之外。

另一对组合林诗栋与黄友政则败给了香港组合,仅得到亚军奖杯。

那为何会如此呢,或许刘国梁的担忧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作为前任当家人,他不仅会打球,还会管理队伍。

曾几何时,他也可以很骄傲地表示国乒的土特产是冠军。

并且很自信地表示从2005年开始到2021年,男队一直都保持着高峰。

彼时谈及新老交替,他当时也毫不含糊地直言男队这一块比较强。

那个周期中,王楚钦和梁靖崑表现亮眼,林高远和周启豪也表现出了冲劲。

到了巴黎奥运会后,国乒包揽5枚奖牌的亮眼成绩,也让他底气十足地给出判断:

各个协会的选手都在进步,但国乒队依旧有统治力。

但不能忽视他接下来的话。

刘国梁纵观全局后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过去国乒男线的主要对手,多集中在德国、韩国两队。

可如今格局已然不同,瑞典等多个乒协也相继涌现出实力顶尖的选手。

男线赛场的竞争压力陡增。

他更直接点出关键对手 —— 张本智和、莫雷加德等人。

但外协的快速崛起只是一方面。

再结合他说的男队很强大和女队更强大也不难看出问题。

所以,更多的还是自身青黄不接的问题。

而这几站男队几人频频一轮游,也能看出新生代技术迭代滞后于外协。

所以,刘国梁在巴黎后也是多次提及要培养年轻队员。

王励勤上任也是如此。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男队单打赛场,始终没有年轻选手能真正站出来扛起大旗。

林诗栋瑞典站倒是有勇有谋,一冠两亚。

要知道,双打成绩从来与单打实力紧密相连。

若选手在个人技术、赛场心态、关键分把控上不过硬,即便凑成双打组合,也难有稳定发挥。

正如常说的:

“单打强的选手,双打下限不会低”。

如今单打层面缺乏能挑大梁的小将,双打想实现突破自然难上加难。

所以,男队成员还是要提升单打实力,再固定组合,才有机会在男双赛场夺冠。

结语

或许现在的男双让球迷揪心,但我们更该看到希望:

官媒的锐评指明了改进方向,刘国梁的担忧提醒队伍未雨绸缪。

而王楚钦带着不同搭档夺冠的经历,也证明男双并非无夺冠可能。

只要国乒能沉下心来,先抓年轻队员的单打实力,再练双打默契。

像当年培养陈玘、许昕那样,重新打造黄金组合,男双定能突破困境,让王牌项目的荣光再度闪耀。

部分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林诗栋黄友政亚军 20250823

《九派新闻》|刘国梁说世界在进步中国最强大 20250423

来源:锅锅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