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超人”李嘉诚在几年前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中国房地产购买需求已经在枯竭,5年后可能会殆尽。”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这样形容过房子:不过是钢筋水泥,根本不值钱!
而“超人”李嘉诚在几年前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中国房地产购买需求已经在枯竭,5年后可能会殆尽。”
这两位商界大佬给予人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01抄底还是避险?
这两年,随着各地房价持续下跌,关于买房这个问题,网友们也是争论不休。
一方面,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此时的房价已经跌落到谷底,根据历史房价走向,现如今抄底买入是最佳时机。
而另外一部分网友认为,目前人口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刚需买房人群持续萎缩,将来的房价还会继续跌。
这样一来,对于目前真正要买房的人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难以抉择的难题,到底买还是不买?
如果此时购买,万一未来继续降价,那不就是资产白白贬值了吗?
如若此时不买,未来房价会不会反弹?到时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钱去买饭。
这可如何是好呢?
02解读大佬观点
曹德旺是一位保守派的实业家,涉足商界数十年如一日,他只在玻璃领域深耕细作,几乎没有进行过跨行投资。
因此,曹德旺的强项在于实业经营,也就是企业管理、产品研发领域。
但是,在投资领域,曹德旺是极其慎重的,他自己几乎没有涉足,也一直都提倡年轻人要脚踏实地。
因为,对他来说,经营实业所取得的成就感,远远高于投机取巧所获得的资本。
而房子,在他眼中不过就是钢筋水泥的价值,这个观点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李嘉诚,他和曹德旺完全相反,除了早期经营的塑胶厂外,后来几乎都是在做投资生意。
他的做法无非就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获取一手的政策信息,然后提早囤地,等到捂热的时候再高价抛出。
李嘉诚看待房价的观点,纯粹是站在投资的角度去看,也就是低买高卖。
正如一部分网友所说,如今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刚需人群正在逐年减少,因此中国房地产早已在几年前丧失了活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即使某些一线城市个别区域出现小幅度增长,但其中所带来的收益完全不符合投资行业的投资标准。
03个人如何抉择?
中国的房价会不会继续下跌?还是会上涨?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要结合所在的城市,以及这个城市的地块供应情况,以及未来规划和经济动力来判断。
对于广上北深这种高度发达的城市来说,中心区域的地块几乎售空,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这种经济高度发达的地方,房价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就像香港楼市一样,香港的房价早就到了天价的地步,远远超出了普通香港市民的购买力,但是就是因为地皮变成奇货可缺,因此虽然在特定时期出现房价下跌,那大多数也都是边缘区域,中心区域的价格一直都是保持坚挺的。
因此,一线城市的中心区域房价下跌可能性不大,甚至还可能会随着经济增长出现小幅上涨。
反而是一线城市的边缘区域,或是卫星城之类的,比如临深、临京的地区,这些地方的房子反倒是个烫手的山芋。
除了一线城市之外,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会变得十分微妙。
因为这些地方的人口说多不多,经济说发达也不算很发达,但也不落后,所以它们最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造成房价波动。
但是总体来说,这些城市的房价即使下跌也不会跌到哪里去,毕竟人口、资源、经济都摆在那里,每年都有大把的人想要迁移进来,所以城市的持续发展动力还是有的。
最糟糕的就是三四线城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就比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曾经红极一时,如今因为房地产过度开发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
还有十几年前说朝鲜那边要建立个新义州经济特区,我国还全额出资修建了一座新鸭绿江大桥,把新义州和辽宁的丹东连接到一起。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朝鲜这特区建成之后,将会为丹东带来一番新气象,丹东那边的房地产那个壮观啊,多少人挤破脑袋去那边买房。
谁曾想,朝鲜那边的突然没消息了,到现在为止,朝鲜的引桥设施都还没修,我国也就这样砸了几十个亿修了一座到现在还没通车的大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大理、三亚这些旅游城市,在房地产黄金年代也是个发展势头很好的生力军,可是房地产一低迷,率先跌落谷底的反而是这些地方。
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房子的变动很难说,此一时彼一时,我们也不是身家一个小目标的附带二,所以还是理性看待为好。
但总体来说,房子会逐步回归到居住的本质上,而不是一个资产避险的硬通货。
如果真有需要,那就是一个居住的地方,选一个合适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就可以了,一定要量力而行,切莫因为贪心给自己背负了沉重的资产。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报:房子,终究只是一堆砖头罢了
2、中国质量万里行:未来5年,房子会是“白菜价”吗?政府已给出答案!
3、房天下:五年后,房价是继续涨还是跌成“白菜价”?李嘉诚一语中的
来源:历史的红温